明基法师:出六道轮回是最伟大的科学试验

\
明基法师

  每次法会活动期间,四祖寺方丈明基大和尚几乎全程陪同,言传身教。从讲解日常的行住坐卧、生活禅的核心内涵和行持方法,到亲自示范过堂、搭缦衣、带禅修、讲开示,让学员们受益良多。以下是在双峰禅堂关于禅修的开示。
  禅修要调五事,调五事之前有加行,预备资粮,如呵五欲,去五盖。因为我们的五根牢牢抓住五尘不放,禅修做功夫就是转化这种强烈执持的过程,从而真正放下分别妄想执着。禅定是戒、定、慧的枢纽,没有定力很难持戒,没有定力也难以生慧。因此,禅修是基本功。

  调五事,要不断地调,要像做科学试验那样,要千万次地试验。禅修的目的是要出六道轮回,这是最大的科学试验,最伟大的事业。过去我们在累劫的生命中没做成功,那么今生继续做,所以说每一次打坐都不是小事。

  南怀瑾老先生也说过,静坐是不花钱的灵丹妙药,我们要把自己身体的药开发出来,脱胎换骨,彻底改变身心不健康的状态。很多人都知道虚云老和尚在终南山入定的故事,老和尚打坐前煮芋头,结果入定了十几天,煮的芋头长了毛,同参们找到他,才用引罄让他徐徐出定。这样的功夫,并非天方夜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都能有份。

  禅修就是把心专注在所缘境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对自己的心不断地有了解,才知道佛说的每一句话都真实不虚。

  调身:注意饮食、睡眠、姿势

  饮食、睡眠很重要,不吃饭无法维持色身,不睡觉,精神无法恢复。这两事调好了,身体健康,就能在打坐时达到轻安的状态。轻安就是坐得住,坐得舒服。越健康,轻安的质量越好,两者互相关联。轻安就是整个身体系统协调下来了,这是真实的改变。

  打坐的姿势也特别重要,因为如果不正确,坐不正,坐不直,会导致气息不通畅。最好的姿势是跏趺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单盘或双盘,尤其是双盘,能速生轻安。跏趺坐是佛佛相授的方法,当年五百位修行人迟迟证不了果,佛陀教他们七支坐法后,速证罗汉果位。

  打坐时要结禅定手印,双手四指并拢叠在一起,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大拇指一定要“中”对“中”地对在一起。手结禅定印,是有大秘密在里面的,它叫法界定印,一结禅定印,整个法界都静定下来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啊!

  现代人普遍有严重的脊椎、颈椎病,很顽固,打坐时会感觉到很疼痛,甚至痛得无法提起正念,对此,我们首先一定要有信心能改变。同时,每次打坐不要太久,不要超过病灶部位的承受力,否则会造成损伤。可以增加打坐频次,缩短打坐时间,每一坐觉得舒服时就下坐,

  这样对打坐有信心。还有,两眼一定要平视,这样颈椎会在一个自然的曲度上,慢慢会复位。如果不去改变它,让它长期变形,将来就干不了重活。

  另外打坐时不能塌腰,这是昏沉相,也不要挺腰,否则会紧张,口干,上火。上火了,眼睛充血,呼气是热的。这时,可以把手放在膝盖上,让气血降下来,或者走路时把注意力放在脚掌上。

  调息:守息则定

  “风、喘、气、息”,这是我们通常所说呼吸的四种相状。刚学打坐时一般都是气息不畅,我上初中时学打坐,也是这样,平时不觉得呼吸有问题,一注意呼吸,反而不通畅了。

  随着打坐进程的深入,呼吸越来越细微、深长,有一句话说,凡夫呼吸在喉,智人在踵,如果达到这个地步,整个身体都是畅通的。

  打坐时,能量在气脉中运行,它有正常的运行轨道。道家喜欢导引气息,其实不用导引,只要专注于所缘的佛号或呼吸上,积累下来的能量发动后,就能自动运行。专注力增加一分,轻安质量就增加一分。

  守气则劳,守息则定到“息”这个阶段,呼吸若有若无,小腹微微动一下,就完成了呼吸。当然,这种调整不可能短时间达到,往往需要好几年。

\
明基法师

  调心:宁静安详

  打坐是让我们一直散乱、烦躁的心静下来,如何静下来呢,调心最关键,心要专注于所缘境上。

  打坐一定是宁静安详的,是正受,正确的感受。

  因为我们有牢固的身见,心总想找个地方放着,那么很多人问,打坐时我们的心,也就是注意力,放在哪里比较合适?这也是很有讲究的。

  我们的惯性以为,人都是用头部在说话和想事情,因此打坐时不知不觉注意力就抬高了,抬到头部这里,容易导致头痛。但是如果注意力放得太低,心就沉没了,会昏沉。女性千万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下丹田,会让气血集中在腹部,如果有妇科病,会加重。最好把注意力放在中丹田,也就是心口,不上不下,最好。心口这里是脾胃,把注意力放在这里,有利于改善脾胃功能,没有负作用。

  初用功时,“身体是自己的”这个观念很严重,身体哪里不舒服了,心就马上被抓住了。或者突然心里想起一件什么事要办,认为这件事很重要,恨不得马上蹦起来去办这件事。其实,这只是心里的一个念头,这件事并不是那么重要。

  如果坚持用功,比如念佛,慢慢地,当佛号越来越能抓住你的时候,身体这个念头就越来越弱。佛号犹如净水珠,放在浊水里,很快会让水清下来。正念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心对这些法执持的力量就会淡化。

  第六意识所对应的是法尘,心里的每一个念头都有一个图像,像看电影,这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想蕴,覆盖我们的心。但我们心里应当清楚,这些图像是假的,不是真实存在的,绝对不能当作是真的。这时候特别要提起正念,以一念代万念。就用这一声佛号,其它念头都不理它。正如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

  打坐时默念佛号,是非常好的用功方法,但念得不正确,会伤心力,会消耗,念得好则是养生。佛号要不急不缓地在心里念出来,学会自己慢慢调节和掌握合适的频率。念到一定程度,心如晴空,佛号历历孤明,像水银,无论摔在哪里都能团起来。现在因为我们的功夫不到位,所以心到处乱窜,像猴子一样到处乱抓。往往是昏沉和妄想同时袭击,就像我们在浅睡眠状态时,既迷迷糊糊的,又念头很多,像放电影。

  调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年憨山大师在五台山打坐,溪水声让他烦躁得不得了,又无法阻止溪水的声音。他就问一位同参,怎么办?对方简单地回答四个字:境不碍心。意思是,声音是个声尘,只是个境,障碍不了自己的心。憨山大师明白了,继续打坐用功。到后来,他想听溪水声就能听见,不想听就听不见。这是有道理的,打比方说,如果你是个画家,正全神贯注看齐白石的画,别人喊你就听不见,因为你的注意力全在眼识上了,耳识就没放在这儿,有声音也听不见。心完全放在佛号上时,也是这样。

  打坐并不是像一般人所误解的那样,什么都不知道了,禅定有百千三昧,各种各样的。

  还有人打坐时喜欢做观想,其实观想跟妄想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妄想是心里做不了主,而观想则是心里能作主。观想是用第六意识在作意,就像绘画,动一个念头就有一幅图像。比如大家观想七宝莲池,这就叫作意。

  我今天还在这里告诉大家,什么叫“带业往生”,什么叫“净业成熟”?就是当念力大于业力,大于一切让我们轮回的力量时,我们就决定往生净土。那么打坐时观想七宝莲池就是在成就我们的净业,就是同时具足信愿行。一心十法界,如果心里缘念嗔恨,就是修地狱。当轮回的力量牵引不住我们了,这就叫净业成熟。

  精进:调伏业习

  打坐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要害怕,遇到问题,说明在进步。不发现问题,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就改变不了自己。

  人身难得,我们这一生很短暂,能够拿来用功的机会太少了,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要一遇到腿子疼等等问题时,就不耐烦,就轻易放弃,那我们就永远打败仗。

  古时有位大德,打坐坐烂了七个棉花垫,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功力呀。记得我当年受戒时,在福建古田,有一个老师父,拜《妙法莲华经》,把一块厚木板拜穿了,又换了一块,又拜穿了,那是什么力量?!老师父不识字,但《妙法莲华经》倒背如流。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天上不会掉馅饼。

  有句话说,久参有禅,要耐得住烦。现在怕腿痛,死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巨痛?!在轮回苦海中,我们不知死了多少次了,现在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人临终时四大分解像生龟扒皮,比打坐时不知要痛多少倍。如果我们打坐时好好念佛,当念力到一定程度时,虽然痛,但心里不烦,就像痛跟你没关系一样。

  居士们在家做功课,也经常会不耐烦,对于自己的定课像背个大包袱,觉得人被困住了,绑住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心浮躁,没有定力。心里烦,这是一种业气,也可以说是五阴炽盛,管不住自己。有时候心情会起伏,心好像浮起来了。我们的心理也有周期,就像身体有周期,这也是五阴炽盛的反应。对付的办法很简单,不理它,该干啥干啥。如果随它走,就永远做不了住,就永远打败仗。如果学会压住这种习气,慢慢地就越来越宁静了,心不为所动。

  我头一年打禅七,佛号念三声就没了,妄想打得怎么也停不下来。后来看到关于禅修状态中的“九住心”,才明白,那是一种“初住”,仅仅只是收心,但没有力量。就像我们只是听别人讲了,听了法,但没有产生力量。念力增加后,想错乱都错乱不了。当进入“九住心”所说的三住、四住时,就对佛法产生胜解,决定见,不可动摇。就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的,“念念不生疑”,就会了解到自己有无限的生命,别人也有无限的生命,那不就是佛吗!(本文根据明基大和尚在2013“十一”短期出家禅修班上的开示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王冠 DN019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