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所谓的因果报应,并不是让人屈服于前世的安排,而是主张今生的命运要由自己掌握。 明代一位文学家叫袁黄,字了凡。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身体很差,母亲建议他放弃仕途,学些医术,这样既可以养家,又能为人治病,于是他努力学习当上了医生。一天,了凡在路上遇到一个道士,告诉他你有做官的命,应当好好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同时还告诉他,你何时会中举,何时会当官,一辈子都不会有子嗣,在53岁那年必死。袁了凡听后信以为真,便回家苦读,果然中了举又当了官。 一次他去庙中探望云谷禅师,与他一起坐禅。云谷见他定力很好,便夸奖他心境平和。他说因为自己的命运早已注定,再如何努力也无用,所以心境反而平和。大师说:“原本以为你是个了不起的人,现在看来你再平凡不过。命怎么能让人算住了呢?”于是便向他讲述了佛教的因果教义是“命由己造”,如果是不平凡的人,就一定会突破束缚,创造更好的命运。袁黄听后改掉了自己的坏习惯,做了很多善事,最后不仅生了两个儿子,还活到了74岁,突破了所谓命运的安排。 说起命运,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佛教宣扬的因果理论不就是告诉我们前世种因、今世得果吗?一切好像都是“业”和“报”,既然今生都是前世注定,那我们还需要努力吗?这不正是一种宿命论吗? 其实佛教是告诉我们要超越自我,要学会在今生造新的善因、结新的善果。这正是改变人命运的好方法。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自己努力付出,就一定会有丰硕的回报。佛教中常讲“自作自受”和“自性自度”,就是说因和果都是自己造成的,出现了恶果也必须由自己去解决,所以必须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来解决问题。这么看来,佛教宣扬的正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