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文化人信了佛教,反倒没文化起来,相信宿命,其实佛教并不强调笃信神灵,而是强调自强自立。 有个人苦恼极了,走到一个地方喝茶,想清静一会儿。茶开始很热不能喝,过一会儿就慢慢凉下来了。看到茶不管怎么热,最后必会凉的现象,他从中悟到了佛教万法无常的道理,悟到了一切执着其实都是自寻烦恼。真所谓求不得也苦,舍不得也苦。 一次我和一位电视台主持人聊天,他告诉我:“现在有很多人,本来是很有文化的人,怎么信了佛教以后反而变得没有文化了?” 这是个奇怪的现象,我觉得一个人信了佛教以后应该变得更加有文化、有品位、有智慧,可的确有一部分人,信了佛教反而陷入了某种误区,变得迷信起来。也许,他们只看到了人生的痛苦,因此把希望寄托在虚无飘渺的神灵身上。 很多宗教的人文关怀都是通过神灵的方式来体现的,而佛教倡导的是自立,强调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智慧和毅力来超越生死、超越自我。佛教是一种理性的、充满智慧的宗教,这并不是我在美化佛教,我们回顾一下佛教的历史,就能看到这一点。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当时在印度占统治地位的是婆罗门教,此外还有很多其它的宗教和哲学学派存在着。这些学说,释迦牟尼把它们归结为两类:“邪因说”和“无因说”。前者认为一切事情的原因都是神灵决定的,后者则认为任何事情的产生都是毫无原因的。而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目的就是为了纠正这两种观点,并非宣扬神灵主宰一切。而现在很多人却以为膜拜佛像,就能够带来好运,这是不符合佛教根本教义和精神的。 针对上述两种观点,释迦牟尼提出了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因果的关系不是外在的,是每一个生命体自己的行为言论思想所种下的因所结出的果,这就是“业”和“报”的关系。它并不强调神的力量,而认为完全是生命体自身的。从这个角度,佛教认为人是可以掌握和改变自己命运的。 佛教认为,如果抱着苦不放,人生也必将非常痛苦。中国的禅宗把这方面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认为人要把握当下,这样人才是充实的,用禅宗的话来说就会“日日是好日”,如果把握不住,那么日日是烦恼。 如果我们对佛教没有正确的认识,不是依靠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去求得解脱,而想依靠外在力量,这样就会变成没有文化。佛教提倡“求人求神不如求己”,所以根本的问题是开发自己的智慧,磨练自己的毅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科技越发达,宗教也会随着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