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评六国丞相苏秦

\
苏秦六国封相荣归故里图(图片来源:资料)

  选自《水镜回天录——古人篇》 ◎宣化上人讲述于一九八八年三月十一日

  苏秦:战国时洛阳人,字季子,倡议纵横说。师鬼谷子,隐士也。苏秦游说秦王,分析天下兴亡大势,多次不用,无奈归家。形容枯悴,面目黧黑,状有愧色。父母不与言,妻不下机,嫂不为炊。苏秦悬梁刺股,发愤读书。三年后,往说赵王,使合纵以抵强秦。六国联盟,互相援助,若一国违约,五国攻之。为六国相,使秦十五年不敢越函谷关。自赵至楚,经过洛阳,回家省亲,父母张灯结彩,清扫道路。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如迎圣驾。秦问:“为何前倨后恭?”曰:“季子位尊而多金。”后至齐,被刺。临终对齐王曰:“祈大王告示百姓,苏秦奸人,刺者有赏。”刺客果至,欲领赏金,被捉斩之。

  评曰

  贪慕虚名 智奇谋宏 名利未泯 六国封荣

  纵横天下 任运西东 终被刺死 遗计捉凶

  又说偈曰

  轮回六道任浮沉 功名利禄盖真心

  游说战国封宰相 敌对强秦求升平

  智者千虑有一失 仁君万代无祸根

  因果循环须谨慎 善恶报应莫怨人

  我们讲古今中外这些个伟人哲士,把他选出来讲给大家听。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善者我们可以为法,我们可以效法他;不善者可以为戒,不好的我们就不要学他那个样子。所以我们有知道的必要,这也是我们做人应该“择善而从,不善而改”,所谓“寓褒贬、别善恶”。这是他值得我们赞叹的,我们赞叹赞叹;这并不是讲是讲非,因为有的人已经都过去了。好像这个关公,是几千年以前的人,这按表面上来看,我们赞叹他,他也不知道;我们毁谤他,他也不知道;按着一般的人来看,是这样的。可是实际上,说是他不知道,他都有他的这种灵性,他是天地的精英,是古今中外的一股正气,所以嘛,我们现在赞叹他,他也知道;我们毁谤他,他还是知道;因为这个不是“人死如灯灭”-人死了就没有了。

  我们赞叹他和毁谤他,是根据什么说呢?就根据我们所见所闻,对他的品性、他的人格,我们来说几句批评的公道话。因为这样子,所以这个文章都是我拟的,周老师写的;那么在书上你找不着,没有什么历史书上可以找得着的。方才有一位吴同学和林同学走的时候说:“您们什么时候讲经哪?”我说:“现在就讲啊!”他说:“那不是就尽讲历史吗?”这不是历史!我们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呢?叫水镜回天录,在水里头的“水中的月”、“镜中的花”,希望能把人心挽回来,唤醒了──唤醒人心。但是这种的工作就像什么呢?就像“水中的月、镜中的花”,只可以有这么一个期望,能不能达到,这不管了,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这儿讲这个水镜回天录。

  水镜回天录的宗旨像什么呢,就像春秋史;春秋就是“寓褒贬、别善恶”的。正因为春秋文字太深了,有的时候一个字就代表很多的字,时间太久啦,人看见了也不懂。所以我现在拟一篇短短的文章,然后用八句四个字的“赞”来说一说,最后再用八句的“偈颂”来说一说:说明白这个人的个性、人格、品德、学识,或者他一切所长。他的长处我们给他提出来,值得我们纪念的也提出来说一说;他的短处是什么,我们也要说一说。这个古今中外的人物,我们都来给他下一个评价,说他们是怎么回事。所以我们讲的东西是没有一定的,因为你在书本里头找不着的,这是我们新写出来的。我这个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写一篇很浅显的这么几句小文章,这个短引,来说一说古今中外这些个伟人哲士。

  白话解

  今天,我们讲战国时代一位辩才无碍的说客。春秋 战国这个时候,是逞干戈、尚游说的时代。这位苏秦是战国时候的洛阳人(洛阳就是河南),姓苏,名字叫秦,他的字叫季子;因为古代的人取名字,都是用“孟、仲、叔、季”,伯、仲、叔、季四字(注1),这个“季”是最小的。那么苏秦是个最小的,所以就养成一种很骄傲的,学东西都学得一知半解的习惯,不太注意。但是他自命不凡,自己觉得他自己比谁都聪明、有才智。

  他拜一位隐士鬼谷子(注2)做师父,学“纵横说”(注3)。他读书读了很多,一定没有真正消化,所谓“食古不化”,所以他读书还没能消化就想去出锋头,大露头角。他看当时的情形,觉得秦国是最强的,于是就想去游说秦王,说他这个“合纵”政见。他说这个政策的见解,可是因为他读书还没有精通,他到那儿说,秦王也不听从他。他分析当时国家的形势,怎样的能把国家治理好的,怎么能把这六国都吞并了,可是秦王当时觉得他所说的道理似是而非,不圆满。因为不圆满,他说什么,秦王也不采纳他的政见,于是他就怀才莫展。

  他去的时候,把家里所有的财产都变卖了,买的高车驷马,乘肥马、衣轻裘,衣冠楚楚的、相貌堂堂的,到秦王那儿去作说客,说来说去,见秦王多少次,秦王也不用他。不用他,他就会蚀本,把自己的本钱也都丢啦;把皮袄也卖了,驷马高车也都当押出去了。大约回来的时候,这穿的衣服也都很平常,面黄肌瘦,好像没吃饱的那个样子,所以面“枯焦”。这“枯”就是枯干了,面一点血色也没有了;“焦”就是很憔悴的,就是面上没有血色,形容饥饿的样子。穿的衣服也都破的,好的衣服都卖了,就剩一些破衣服。

  这个样子他回到家里,他爸爸就大不高兴;妈妈说:“我们供你读书,供得你倾家荡产;把我们家里所有的财产给你买狐狸皮袄、给你买驷马高车。你出去说可以做官,可以有一个荣华富贵,可是你把所有的本钱都亏了!啊,你这还回来干什么?”所以爸爸妈妈气得连话都不和他讲,就在那儿坐着别气,话也不同他讲了。他太太一看他这个穷酸丁的样子;虽然他觉得有一种惭愧心,可是他还很骄傲的,还以为他太太会对他客气的,可是他太太也还照样在织布,不理他,也连看都不看他一眼;你说这个样子是多尴尬!那么他的嫂子看翁姑伯母连话都不同他讲,他太太还是照常在那儿织布,嫂子也不理他了,也不去做饭,所以“嫂不为炊”。

  这个苏秦平时是很骄傲的,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读的书也读得多,辩才也会,辩才无碍这么样子,回来受这样的侮辱,觉得受不了。受不了又不能自杀,于是就发愤读书,把自己的头发拴到梁上;拴到梁上,自己一要睡觉,头发就被牵得痛,所以就不能睡觉,那么这样忍着不睡觉来读书。但是时间久了还是要睡觉,就算头发拉得痛也要睡觉,他就又想出一个坏法子来。这个人可能是走极端的人,又想什么法子呢?他拿一个锥子,说:“你一痛,大概就不睡觉了!”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扎,用锥子扎下去。那么头发痛还是照睡觉,这回腿痛得厉害了,比那个拉头发的头痛更痛了,所以他就睡不着觉啦,睡不着觉就读书,这叫“头悬梁、锥刺股”发愤的来读书,这么样经过三年。这三年,也就锻炼他的忍耐心。在这三年,他父亲也是一定不怎么睬他,妻子对他也不礼貌,嫂嫂也看不起他,所以他才能这样发愤求学。那么,这样子以后,他就读好书了。

  他以前跟着所学的师父是谁呢?就是鬼谷子,鬼谷子是当时一个隐士,就好像水镜先生司马徽(注4)差不多的,那么他想要教化出来几个徒弟去治理国家,所以就教出来有苏秦、张仪,又有孙膑、庞涓这么多的杰出的人才;苏秦、张仪也就是其中的两个人。

责任编辑:张玺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