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安住当下 专注当下的所缘境界

\
学诚法师(资料图)

  学佛法就是修行,就是修心嘛。修心就是要修改、修正我们自己的心态。他心态好了,当然我们的行为也就好了。我们的心态有问题,我们的行为也就会有问题,这是相关的。因为我们的心是指导我们身语造作的。那么心态是我们的一个状态,内心的一个状态。内心的状态,尤其是此时此刻、当下我们内心的一种状态。比如我们现在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我们有没有认识清楚?我们当下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我们是专注啊,还是散乱啊,还是在思维啊?但是我们更多的状态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是一种过去的状态的等流。

  过去状态的等流,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听到一个人的名字,你就看到这个人,听到这个人的名字,他就不想看,他就不想听,他为什么呢?它就是等流了。他觉得这个人过去对我不好,在现在呢,尽量我不要看,我不要听,免得他再来伤害自己,他就等流了。那也有可能这个时候,刚好他要来帮助你呢,可能你现在有困难了,他来开导你,你有需要,他给你送东西。那反过来说,你认为说这个人对我好,他过去帮助我,有困难的时候资助我,烦恼的时候安慰我,他现在恰恰他跟过去,跟前几天不一样,此时此刻的对方,不是前几天那种状态,这种状态刚好是相反,他可能来的时候,跟你谈一些非法非理的事情,可能说大家一起放逸,一起做什么等等。但是我们常常就不会去认识,我们当下的状态和对方当下的状态,我们就很容易以我们过去的一个心态来对待,眼前的人和事的这种状态,这些都是不正知,都是不正念,都是很大的问题。都是造成我们生活当中的迷茫,一些工作上面的混乱和我们判断方面错误偏差的原因。

  所以我们佛法非常注重所缘的境,所谓所缘境就是用我们的心,当下去缘外在这个境界,眼前的这个境界。比如我们吃饭一样,那这一碗饭端到我们面前,我们吃下去肚子才会饱,才能够解除饥饿。那如果我们老想说,哎呀,昨天晚上自己吃得多好,自己吃得很多很多美味佳肴。但是呢,这个所缘境已经过去了,这个是昨天的,那么你今天依然会饥饿,你想它不能代表现在的状态。那我们很容易把客观外在的这些事物当成昨天、前天、甚至去年、前几年的这样子的一个结论。

责任编辑:王冠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