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长老:生活禅的四个根本

\
净慧长老(资料图)

  在讲生活禅的时候,我逐步地把它归纳为几个核心的内容。生活禅有四个“根本”:第一是菩提心,第二是般若见,第三是息道观,第四才是生活禅。

  这四个“根本”,也就是我所讲的从见地到功夫。菩提心和般若见,可以说是见地。息道观和生活禅,可以说是功夫。但这只是大致上这么分,绝对不能截然地分开。不能说菩提心就只是见地,因为菩提心发起来以后,要见诸行动,那么它也是功夫。般若见好像是偏重于见地,是大智慧、圆满的智慧,也要运用于生活、指导于生活,所以它也是功夫。息道观、生活禅,也是如此。

  佛教的一切,特别是大乘法门的一切,都以菩提心作为开端和根本。离开了菩提心,修一切的法门不是堕入二乘,就是堕入外道邪见。

  概括起来讲,菩提心就是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是菩提心的具体体现,也是菩提心的实质内容。还有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这也是菩提心的内容。没有菩提心的人,智慧慈悲不能具足,特别是慈悲心生不起来。因为他没有度众生的心,没有为社会、人类、大众奉献自己的心,没有想到要为一切众生来舍自己的头目脑髓。这种心发不起来,那么他学禅不过是为了一己的安乐、一己的自由自在而已。

  就个人而言,不论他怎么样重要,与广大众生比起来,个人都是非常次要的。但对于这个问题现代学禅的人很难突破。我们往往一想到要学禅,就想到我该怎么样,对我会怎么样,没想到学禅是要发起菩提心,没想到学禅是要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我在其中矣。”——这样地来学禅,菩提心就发起来了,这样地来学禅,心量就广大了,这样地来学禅,大家彼此之间的关怀、帮助、理解、同情就会建立起来。因为大家的目标一致,愿望一致,利益一致。菩提心是前导,菩提心是目标,菩提心是我们发心的动力、修行的动力、做事的动力、弘法的动力。所以学禅者一定要先发菩提心。关于发菩提心的内容,佛经上俯拾即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内容?就是因为诸佛菩萨、历代祖师都在反复地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

  第二是般若见。菩提心发起之后,还要用般若智慧来衡量我们的言行,用正见来衡量我们的言行。破除了我执法执后所显示、所证悟、所获得的这种正智,就是般若智、般若见。现在学禅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是不是破除了我执法执?我们的见解是不是就是正见呢?可以这么说,我们学禅的人,虽然不能每一个人即刻就能达到这样一种境界,但是我们要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思想。要认准这个目标,不能偏离,一偏离就不对,你心向往之,总有一天会达到。

  般若见是眼目。比如说戒定慧三学叫“戒足、定身、慧目”,戒是我们的两条腿,定是我们的身躯,慧就是我们的眼目。有戒有定没有眼目,你往哪个方向走啊?如果只有眼目,没有身躯也没有两条腿,那么正见就没有依托,没有载体,没有办法去落实。所以戒定慧三学,缺一不可。一切的修行都离不开般若见,都离不开正见。八正道中,正见居第一位,最重要。六度之中,般若在最后,是统率,这也是显示它的重要性。

  第三是息道观。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是一言半句能够讲得清楚的。从释迦牟尼佛到历代祖师直至现在,息道观一直都是一个基本法门。息道观又叫“安那般那”,数呼吸的意思。禅如此高妙,如此了不起,最后还要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来修,这就是越高深的东西越平凡,可能越平凡的东西也是越难做到。就像数呼吸这件事,呼吸离我们最近,于我们最亲切,我们时时刻刻可以感受得到。我们人是怎样生活的?生命是怎样延续的?就是因为我们有这一口气。老和尚们总在说,“一口气不来,转眼即是来生。”可见这口气、这个呼吸对于我们人的重要性。但是这么重要、这么简单、与我们这么密切的事情,我们要把它管好数好,不容易,非常难!

  讲息道观讲得最好、讲得最详细的是天台宗。天台宗有五六本书专门讲禅波罗蜜,而禅波罗蜜的重点就是讲数息观。我们的修行目标很远大,知见要正确,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方法上,一定要非常非常地实在、非常非常地稳妥。只有这样,修行才不会出偏差,修行才不会成为空谈。《瑜伽焰口》里召请和尚的亡灵时说:“黄花翠竹,空谈秘密真诠。”我们不能空谈,空谈不能了生死。我们要从实际的修行中来落实所有高深的理念,在修行上使意识得到净化,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根本。

  我们的身和心是不可分离的整体,净化心念、净化身心的方法很多,数息观是一个最简便、最亲切的方法。对于我们现代的人来说,学禅也好不学禅也好,这个方法没有宗教色彩,你只要去做就会有利益,有受用,这是个很实际的东西。你不学禅也可以修这个观,修了以后你也会得到受用,得到受用了你才晓得释迦牟尼佛的说法真实不虚,这样你再来学禅也不迟。佛法告诉我们,要净化我们的心念就要用数息观。

  数息观属于最古老的方法“五停心观”。“五停心观”这个停,不是停止,而是安定,就是使心能够安定下来的方法。散乱心的众生要修数息观。数息观的要领是什么?就是要使我们的意念和呼吸紧密结合起来。佛教的禅定功夫是指一些共性的东西,不是说光哪一门禅定重视呼吸,禅宗也同样重视数息。四祖五祖的法语当中,也多次提到要怎样来调呼吸。达摩祖师的禅法“内心无喘”,从功夫上来讲也是在修数息观。修数息观,就是要使我们的呼吸从不调相变成调相。“风”、“喘”、“气”这三者,为“息”的不调相,只有到了“息”这个阶段,才是调相,所以要“内心无喘”。当然,这个“内心无喘”既有功夫上的意思,也有见地上的意思。从功夫的意义来讲,达摩祖师也是修数息观的,“如是安心者壁观”,壁观者就是使内心无喘。

  学禅首先是在一呼一吸的转折上做功夫。呼出来吸进去,叫一呼一吸,它的中间转折是什么?就是息所住的那一刻。息可以分为出息、入息、住息三个阶段,要在住息上做功夫,心才能够真正安定下来。对禅修比较成熟、比较有功夫的人来说,住息的时间越长,得禅定的可能性就越大。或者是说,这样就离得禅定的时间很近,就很有可能将这一呼一吸的转换之间的息住在那里,当下就入定。所以要使我们的意念和呼吸保持一致、保持同步,就必须要非常清楚地知道入息、出息和住息。

  我们数呼吸数什么呢?可以数入息,也可以数出息。一般来说,以数出息比较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面有许多浊气,这些浊气应该让它呼出来。你把意念放在出息上,就能有意识地把五脏六腑的浊气吐出来。你在出息的时候数数,入息就不要管它,住息也不要管它。但是你要明明白白地知道,息在进来、息在住。住在什么地方?这有一个次第。开始的时候不可能真正使息达到丹田的部位,丹田就是我们脐下二指或三指的地方。练习的时间长了,功夫纯熟了,你就能够慢慢地使呼吸由浅到深、由粗到细、由短到长。开始可能在胸口这个地方,慢慢下来一直到气海(丹田),到这里就不要再往下边走。要注意这个,往下边走就走不下去了。想做到一步到位不大可能,要想能够真正把气息慢慢引入丹田,专门练习的人也要经过三五个月才有可能做到。不能一下子把息引到丹田怎么办呢?引到哪儿是哪儿,不要勉强,勉强会出毛病。要慢慢地来,使呼吸深、细、长,还要慢慢地使整个气息引到丹田。引到丹田后气还要扩散到全身,那样你就可以不用鼻孔呼吸了。八万四千个毛孔都可能成为呼吸的管道,它本身就是呼吸的管道,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地去修炼去训练,所以不能把八万四千个毛孔的优势都调动起来。

  修到一定程度后,全身的优势都可以调动起来,其结果就是心变得安定,身体的潜在功能就会慢慢发挥出来。身体健康了,精力旺盛了,智慧开发了,还可能出一点小神通。如果出了一点小神通,你必须很好地去运用它,不要人家荷包里的钱有多少,你看得很清楚,就学搬运法把别人荷包里的钱调出来。这个方法我们不要,我们可以看得见,但是不要去用,一用你就失去神通了。这当然是开玩笑的话,最重要的还是要得定、要开发智慧,逐步地使烦恼淡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烦恼淡化了,有没有智慧、有没有禅定你不要问,那是必然的结果。只要烦恼淡化了,就会有定、就会有慧。烦恼盖覆了智慧,因此智慧不能发挥出来。一旦烦恼能够得到淡化、得到清除,那么我们本自具足的如来智慧德相就会显现出来。

  刚开始在进入数息观的时候,我们的呼吸可能会很粗很粗,有时候鼻子不通气,呼吸像拉风箱一样,那个时候就是风,不是息,这是息的不调相。经过一段时间,这个风相会消失,就出现喘。喘就是我们呼吸出入不均,快一下、慢一下,结滞不通,这也是息的不调相。当每一呼每一吸之间的距离基本上趋于稳定,只是在呼吸上比较粗,感觉得很明显,这就是气。风、喘、气这三者叫“息不调相”。息的调相就是息,息是“若有若无,绵绵密密”,出入比较均衡,而且又没有声音。这就叫做“若有若无,绵绵密密,为息调相”。

  把呼吸调好,把前面的三个不调相逐步地排除,调到息的调相,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调呼吸这种方法不一定只是修禅宗、修禅定的人使用,修一切法门,调息都是一个前提。念阿弥陀佛也要调息,调息调得不好,念阿弥陀佛就很吃力,心就定不下来。

  关于息道观,我想不能够太细地来讲。

  下面讲生活禅。

  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总结出生活禅的四句口诀。

  第一句是“将信仰落实于生活”。

  这是我们学禅的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们往往不能够把信仰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往往不能在生活当中去落实信仰,往往是把信仰与生活打成两截,以为我到寺院里去的那一刻是信仰,回到家里就是另外一回事。在家里的打坐是在学禅,上街买菜、待人接物就是另外一副面孔。这就是信仰没有落实。如果是一个真正把信仰落实于生活的人,那他一天二十四小时分分秒秒都在禅修。

  第二句是“将修行落实于当下”。

  你不要认为只有寺院里才是修行,只有坐禅才是修行,只有到寺院里来烧香拜佛才是修行,早晚诵经才是修行。如果是这样,我们修行的时间就太少了,一天二十四小时,学禅不过一两个小时,其他的时间怎么办?年纪大的人可以一天拿着珠子念阿弥陀佛,年轻的人要上班、要工作怎么办?有办法,只要你每时每刻观照自心,每时每刻观照当下,就能够把修行落实于当下。一切从现在开始,永远都是现在,永远都是起步,你永远都在修行。一天二十四小时分分秒秒都安住在当下,就是分分秒秒在修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禅者,才真正能够与禅融为一体。

  第三句是“将佛法融化于世间”。

  佛法不能关在寺庙里,佛法不能跟世间法打成两截,佛法与世间法不能分家。要晓得离开世间法没有佛法,世间法只要用佛法的观点加以净化、加以超越,它本身就是佛法。六祖慧能大师有四句话:“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就是说离开世间法要来觉悟佛法、找到佛法,就等于在兔子头上找犄角。兔子本身没有角,它如果有了角的话就不成其为兔子了。佛法离开了世间就没有依托了,就没有教化的对象了。

  佛法在哪儿呢?佛法就在平常的穿衣吃饭日用施为等一切具体事务当中。这一点很难理解。我们往往觉得这不是佛法,是世间法。但什么是佛法?表现出来的东西都是世间法,但也都是佛法。世间法也是佛法,只要我们用佛法来理解它,就是将佛法融化于世间了。

  第四句是“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这是我们每个人要记住的,因为离开了大众就没有个人。这个道理,大家应该说都是能够懂的。但是往往懂得道理,不等于能够按这个道理去做。怎么叫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呢?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在团体中,这个社会像网一样,我们是这个网上的一个小网孔,如果我们离开了这个网的整体,到哪里去找个别的网孔呢?我们个人就好像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一样,如果把这一滴水从大海里孤立出来,不到一个小时,这滴水就干涸了。个人是非常渺小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想到我是众生的一分子,我不能离开众生,不能离开大众。佛都说“我在僧数”,说“佛在僧数”,佛是僧团里面的一分子。佛说法的时候也有一个比喻,就是说那一滴水不能离开大海,离开大海那一滴水就会干掉,个人不能离开集体,个人离开集体是一无所用。

  禅修的目的,不外乎是要使我们的痛苦得到止息。痛苦从哪里来?痛苦来自无明和迷惑。因此只要有明、只要有智慧,就不会有痛苦。明是什么?明就是觉性,明就是正见、正知、正念。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不断地培养这种觉性,以观照当下的方式来培养我们的觉性,使这种观照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禅修无非就是要这样,做到在日常生活中打成一片。打成一片,用现代话说,就是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使之绵绵密密。这种禅修,便是在生活中修行的生活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地观照自己身心的实相,对自己的一举一动念念分明,分分秒秒在在处处提起正见、安住正念、观照当下,这便是生活禅。

  在行住坐卧当中,能够时时观照当下,使自己的心与佛相应、与法相应、与戒相应,我们当下便是身居乐土。这种觉性形之于语言,必然是清净语、慈爱语、柔软语,由此而达至我们的口业清净,这种觉性见之于行动,必然是慈悲、道德、奉献,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由此而达至我们身业的清净;这种觉性能使我们的心保持灵明不昧,照破内在的贪嗔痴三毒,养成慈悲喜舍的心态,成就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精神,由此而达至意业的清净。勤修三学,化解并淡出三毒,净化三业,是我们禅修的全部任务,而所有这一切,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去落实完成。

  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法的任务就是要净化世间法、提升世间法、超越世间法。同样,禅修也绝不能离开世间法,绝不能离开生活。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世间法,禅修的断、证——禅修要断什么证什么便成了无的放矢、空中楼阁,没有一个着落之处。所以我们要深刻地认识,佛教要适应当前的社会,要适应当前大众学佛修行的需要,佛教要契理契机地弘法、利益众生,必须要调整我们的步伐,大力提倡人间佛教,提倡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的生活禅。

责任编辑:DN019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