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的时候,难就难在一个认识上头。我不是跟大家讲过吗?我们一个老修行,住山里头,在那修道。他有个护法弟子供养他,他在山里头,受人家供养十来多年了。自己感觉到道业没什么成就,他就跟他老护法告假:“我下山参学参学去。”他那个护法两母女了,就连夜给师父做个棉袄。像冬天冷了,做个棉袍。完了那师父要走路了,要参学去,要钱哪,给了四个小元宝。
白天供养他之后,晚上那居士家里头,那个马就生了个小马驹,生下来就死了。死的时候肚皮有那个老和尚的引磬,那引磬的把把露到马肚皮外头去了,老居士的女儿就跟她妈妈说:“妈妈你看那马肚皮!怎么有个东西啊?”老居士把肚皮划开一看,是师父的引磬。她很奇怪,说师父的引磬怎么跑到马肚皮里了?第二天就问师父。
这个师父,就那个居士送来之后,那天他在修行的时候,突然间座前现朵大莲花接他来了。他想:“不对啊,我是从来没念佛,没求往生的,我也不想生极乐世界。怎么会现莲花?”他拿起引磬来就丢到那里,那莲花就合了,就没有了,就到那马肚皮去了。
赶到居士来问他的时候,老和尚就说首偈子:“一件棉袄一张皮,四个元宝四个蹄,”那个棉袍就是那马皮,四个元宝就是马四个蹄子。“若非老僧定力好,”如果不是我的定力很好的话,“险些变了汝坐骑。”就变了你的马了。那就说明他有定力、有智慧。看见莲花很喜欢就跳下去了,走吧,就麻烦了。
在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或者在你病重的时候,往往有些境界相,这就叫境界相。你有智慧判断没有?判断错误,堕落。有智慧,判断的正确,得解脱。这仅是一个考验,并不是他就成道了。给你这个故事讲,就是他定力还好,自己能认识自己。我们所以修行,就要认识自己。
我们有一种什么毛病呢?念久了,念久了生烦了,什么也得不到,总想得个什么,这是我们众生的心理,我们现在出家为了得道。今年跟去年差不多,乃至我来这出家了,就在这普寿寺住了八年了。我们好多道友有住八年,有住六年,还有住十几年的,好像跟以前差不多,这是你的观念。实际上你已经在变了,你自己不认识自己,最难的就是自己不认识自己。
念大乘经也好,一天修道也好,好像平平常常的,一天都如是,也没什么突出的,你开悟吧?也没开悟。造罪吧?当然你在这里造不了什么罪,只是思想想,行为是绝对没有的。就在这个平淡当中,你业障不发现就是胜利了,要懂得了。业障没找到你,找到你,业障发现了,你就不舒服了。有了,我们看很多因病离开普寿寺的。那叫什么魔呢?病魔,病的魔。把你魔的不能在这住了,这也是障道因缘吧。还有其他的魔障,但是你要认识它。
我刚才不跟大家讲:见,是那个认识问题,看问题的看法。遇见一些事了,你怎么体会,怎么认识?完了最后你怎么处理它?最难的是处理。你要处理什么事都有个方法了,看有智慧的处理方法,没智慧的处理方法绝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