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使比丘:禅修中心应以正行为榜样 不期盼任何回报

\

  从各地来的访客言谈当中,大致可以做出下面的结论:大部分禅修中心都有它的特色,就如同标帜、商标一样,刻划着个别的特征,许多中心因此常会介绍一些与众不同的事物,使自己看起来比别处更好、更神圣。

  禅修中心越多,自我标榜、自我抬举的情况也越多,导致各个中心彼此竞争、敌对而难以协调。若竞争的派别有好的观点并能依其专长与经验做有益的事,则竞争本身是非常好的;但如果他们只是想让自己微不足道的特色显得比别人好,整个宗教就会遭殃。我想这就是大部分禅修中心的修行水准停滞不前的原因,而无可避免的,它将会使这一类志业的形象或尊严受到损害。

  禅修中心应该洗刷这种污垢,同时以正行为榜样来宣扬佛陀伟大的教法。若中心作这种努力,最后终将得到报偿,也一定会比投资兴建另一座道场更令人欣慰。

  对个人来说,在禅修中心的人,应该要求自己勤奋地思惟、修学;在团体中,敞开心胸包容异己;教导别人时,以诚挚的心尽力而为,而且不期盼任何回报。

  这么一来,不用浪费信徒或国库太多的赞助,修持就能进步,而宗教也会兴盛。最后,禅修中心将是一个个开支很低、生活清苦的小地方,而生活在其中所获得的法喜,将数倍于反其道而行的大道场──虽然心情其实是无法比较的。

  目前我的期望为什么这么难以实现?我猜想是因为这种工作对一般大众而言太难以了解,以致于无法合作推动。甚至僧团的长老群也未尽全力协助推展或踏实地处理这种事,只把它当作是个人的事情,让有志于此的人自动发心。

  更糟的是,有些长老们误会这种活动专属于自私的、离弃社会的人,或是想借着证涅槃来占他人便宜的人,这也是这活动应该受到一般社会关注,但是大部分的人郄不关心的原因之一。可见我们的宗教在某些方面做得太过,某些部分则显得不足,这一点证明了佛教的甘露尚未完全普降全体国民。

  由于长老们尚未设法鼓励或表扬这种特殊的工作,它就变成那些碰巧热爱这种工作的人的个人责任,而有学问的人偏偏很少能够默默的承担起这种工作。另外,这种工作也无法吸引刚毕业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倾向于从事管理和行政方面的工作(这类工作显然会使他们名利双收),既不期望得到涅槃,也不想先尝试严格而深入地实修,以便日后能以真正高超、宽广的心利世。

  基于以上的原因,导致没有多少人热爱修行,好修行的人既然很少,想提升自我的当然更稀有,甚至可能没有。因此,任何已成立的或即将成立的禅修中心,如果发现想修行的人太少或甚至没有,负责人不必诧异或难过。目前禅修中心虽然乏人问津,但终有一天会激发勇敢的青年佛子来表现他们的勇气,而且禅修中心的存在会提醒人们,佛教也有实修的一面。若中心的行者人数太少,可以先把它提供给一些习惯独立思考或想成为行者的人,作为聚会的场所,这也相当有价值。至少,它可以做为需要独处的人偶尔研讨聚会的好地方,这也很有意义。

责任编辑:王冠 DN019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