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论坛 游祥洲:提升生活禅的可操作性

\
世佛联执委游祥洲 (摄影:姚勇)

  巩固禅修的五个核心动能

  净慧老和尚对于“生活禅”的全体大用,已有多种着作,解说甚详,笔者个人以为,从生活禅的“可操作性”角度来思考,有五个禅修的核心动能,必须予以强调。

  第一,正念,明相应触

  整个佛教的禅修,必须以“正念”为根本。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第十九卷综合论述“三十七道品”的实践体系时,明白地说,“三十七道品,十法为本。”而这十个法当中,又以“正念”为根本。有了“正念”,佛陀在《杂阿含经》中对于“明相应触”的核心教导,才有落实的可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明相应触”着重在“六根”对“六尘”的正念观照,换句话说,这个观照的功夫,并不是“意根”对着“法尘”单独起观照作用,而是普遍地“六根”对“六尘”,也就是说,所谓“明相应触”,必须在“守护根门”(前五根)上多做笨功夫。

  第二,七觉支

  大家熟悉佛陀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觉性,然而,“觉性”是什么呢?佛陀清楚地把我们的“觉性”分析成七个元素(Seven Factors of Enlightenment),这七个元素就是,择法觉、精进觉、喜觉,前面这三个觉支是动态的觉知,还有除觉、定觉、舍觉,后面这三个觉支是静态的觉知。而在动静之间,还有一个枢纽,叫做“念觉”(Mindfullness),这是用来调整身心的动静平衡的觉知力。如何善用这七觉支,乃是禅修相应与否的关键。

  第三,观呼吸

  “观呼吸”的重要性,上文已详。佛陀选择用观呼吸来做为一切禅修的根本法门,这是很有深意的。从生到死,我们都离不开呼吸,甚至于可以说,这一期生命的存在,就是呼吸的开始与结束。在呼吸上保持持续而不间断的正念觉知,正是保证我们从 Part-time Buddha转成Full-time Buddha的全方位指标。[ 这两个英文用词,借自 一行禅师。Part-time Buddha一般的人,偶而觉,大部份时候不觉。Full-time Buddha 则是说二六时中永远保持在觉知状态里的佛。]因此,无论你用的禅修方法是什么,观呼吸永远是基本功。

  第四,行禅

  “行禅”是一种动态的禅修。人的四种姿态中,不能不走路,因此,如何在行走中保持觉知饱满的状态,这是“行禅”的价值之所在。事实上,“行禅”的能量是非常之大的,佛教史上让阿育王感动而皈依佛教的重大契机,就是“行禅”。

  《华严经》有一段经文,深入地谈到佛陀与他的弟子们在入城行乞时,如何善修“行禅”的描述:

  于行乞时,若至城邑,齐整威仪,善摄诸根,一心不乱,谛视徐行,无踰七步,正念安住。

  这一段经文包含了几个要点:

  1、“齐整威仪,善摄诸根”:也就是大众抖擞精神,保持良好的仪态,收摄六根,这是团体行禅的基础。

  2、“一心不乱,谛视徐行”:这是说乞食之际,要收摄心念,绝不散乱,每一步都要谛视前方,不是漫不经心地盲目乱走;而且每一步都要徐徐而行,为的是对治这一颗“匆忙的心”。匆忙是入禅的最大障碍,如果你的心是匆忙的,你的心就是与禅对立的。“徐行”重点不是要你慢慢走,而是要你从容地走,只要有这一分“从容”在,即使健步如飞,也依然是“徐行”。

  3、“无踰七步,正念安住”:这是说步行之际,步步要不离“正念”。“正念”是一切禅修的核心,只要“正念”在那里,禅就在那里。为什么说“无踰七步,正念安住”呢?因为初下手用功的人,当下这一念心,很容易被外境所牵引,往往一步踏出去,一眼望出去,一个声音跑进来,正念就跑掉了。所谓“无踰七步,正念安住”,就是步行时,眼睛望出去的距离,不要超出七步。这是勉励初用功的人,“收心”从“收眼”做起。[ 关于这一点,经常亲近净慧老和尚的朋友都有这个印象,老和尚的眼神经常都是在一种收摄的状态。]随时随地要警惕自己,要保持正念,要保持觉照。

  《华严经》这段经文,文字虽短,却把“行禅”的实践要领,说得十分到位。

  第五,四无量心三昧

  “四无量心三昧”,古印度称之为“四梵住”(Four Brama Vihara),本质上,这是长养慈悲心的禅修方法,但这个三昧法门,传入汉地之后,一般人反而把它当成是“慈悲观”的修持,因而忽略了它在禅修上的严谨次第与实修要领。基本上,我们应该回归到觉音论师《清净道论》(The Path to Purification)有关“四无量心三昧”的明确次第上来实修,包括修持这四种“三昧”的禁忌与实际利益。从实修的角度来看,汉传佛教应该把这一部份放大,因为这“四无量心三昧”的修持,对于降伏我们的“烦恼障”,有了非常直接的对治效果。试想,如果没有强大的慈悲心,我们怎么可能熄灭我们的大瞋恨心呢?如果这一点做不到,我们有再大的佛教知识,或是深厚的禅定力,我们怎么能够保证我们的知识与定力,不会壮大我们瞋恨心生起的破坏力呢?

  唯有巩固以上五种禅修的核心动能,我们要深入推广“生活禅”,才有真正扎实的根。

  提升生活禅“可操作性”的八个参考方向

  笔者认为,下列八个参考方向,将可以有效地提升生活禅的“可操作性”。

  第一,善用定课与唱诵

  佛门的定课与唱诵,十分重要。要提升生活禅的“可操作性”,就必须倡导早晚课诵,而且强调持续性的做好记录,如此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股带状的能量之流。这是非常重要的。不止是出家众如此,在家众亦然。定课中必须包含诵经(或持咒)与打坐。净慧长老主张早上诵《普贤菩萨行愿品》,晚上诵《金刚般若经》。这是很有深意的。诵《行愿品》是为了巩固菩提心,而诵《金刚经》,则是为了提升般若的空性智慧。简单地说,早上强化“生起次第”,晚上则是完成“圆满次第”。

  第二,善用佛教特有的“寂静管理学”

  佛教教团是最长于使用“寂静管理学”的社群。

  寺院里,禅堂里,斋堂里,一切都是听从香板、木鱼、引磬的声音指挥,不用吆喝,不用命令,寂静地,寂静地,一切寂静地进行。寺院如此,在家的生活禅共修团体,也可以如此。

  “禅”的本质乃是“觉知饱满”,而其保持“觉知饱满”的最直接手段,就是“摄心”。唯有“寂静管理”可以成熟这样的善根。

  第三,善用“正念的钟声”(Mindfulness bell)。

  钟、鼓、木鱼、引磬、香板,是佛教道场中绝对不可缺少的调心法器。

  当我们在禅堂中跑香的时候,一个香板“啪”的一声下来了,这是“截断众流”的大好机缘。所有的颠倒梦想,所有的轮回业缘,所有的恩怨情仇,就在这一声香板之中,当下让你体会到“打得妄想死,许汝法身活”的无边清凉!

  香板如此,磬声亦然。

  在一行禅师的启发下,目前在网路上有好几款可以免费下载在智能型手机里的APP软体,叫做“正念的钟声”(Mindfulness Bell),它可以设定为从早上五点半,到晚上十一点,每隔半小时或一小时,自动叩响钟声,提醒您当下提起正念,当下归零,当下放空,当下回到觉知饱满的呼吸上,好用![ 只要在网路上打下” Mindfulness Bell ”,就可以搜寻到这个软件,大部份是免费的。]

  第三,善用口诀

  口诀是一种要领,是一种简单而又易懂、易记的浓缩语。它也是一种密码,对于掌握法要,特别方便。佛门中这种口诀很多,而为了提升生活禅的“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如何开发并善用简明的口诀,特别重要。

  净慧长老留下了许多诗偈,本身就是一种口诀,例如:

  人间佛教生活禅,理事圆融在目前;

  运水搬柴皆是道,即从一念悟三玄。

  又如老人家经常勉励大家的话,其实也都是口诀: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信仰不退休,修行不放假。

  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 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

  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 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 将修行落实于当下

  将佛法融化于世间 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正信佛法僧三宝 勤修戒定慧三学

  息灭贪嗔痴三毒 净化身口意三业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

  以分享的心回报大众 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如何善用净慧长老这些珍贵而实用的“口诀”,是提升生活禅“可操作性”的重要关键。

  此外,佛门中有许多偈颂,大多也是用功的“口诀”,如果能够把它们编集成《生活禅口诀》,肯定十分实用。

  第四,生活作息善用SOP (程序标准化)

  这是一个讲求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程序标准化”的时代,而这个SOP的管理概念,也正是佛教管理学的特长。上文所谓“寂静管理”,正是善用SOP的结果。未来推广生活禅时,如何把这个SOP更简要地运用在现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将是生活禅普遍化的重大助缘。

  举个例子来说,在生活禅的实践环节当中,“环保”是绝对不可忽略的重点项目。那么,生活禅的禅修者,如何能够把厨余、垃圾分类、废物回收这些项目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这是必须讲究的。这个讲究,从个人做起,但个人有时候不容易完成,这个时候就是需要一个团体的合作,需要整个社会建构起一个结构性的“环保”网路,包括拒绝使用保特瓶、拒喝瓶装水、拒用酒店里一次性的拖鞋、拒用保利龙等等,而这些减少地球垃圾的努力,必须在生活禅的广大体系中,成为大众共同的觉知与行动。

  第五,善用右脑

  现代人脑医学已经提供给我们一个非常清晰的左右脑地图,左脑是主管理性和语言的,右脑是主管感性直观与图像的。人类的文明发展,显然地是大量地使用了左脑,甚至于过度地使用了左脑,现代人的左脑大部份的时候,应该是处于超载的状态吧!人之所以不快乐,人之所以压力越来越大,人之所以越来越趋向于身心分离症,就是因为左右脑不平衡。

  学佛者必须对此有所警觉。笔者近年来提倡“不用左脑的佛法”,就是为了回复左右脑平衡的学佛状态。因为现代病出在过度使用左脑,所以从对治的观点来说,就要善用右脑,减少左脑的负荷。为什么佛教到中国来,净土宗与禅宗特别发达?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两个宗的成就关键,都不在左脑。禅宗说“离心意识参”,就是不用左脑。净土宗说“一句佛号到家乡”,也是不用左脑的。《佛说阿弥陀经》讲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说法的方式,叫做“五尘说法”,也都是不用左脑的。

  不过,人有二障,一为“所知障”,要靠左脑来破;一为“烦恼障”,要靠右脑来破:所以完整的佛法,还是要左右脑平衡共享。观世音菩萨的心咒:

  Om Mani Padme Hum

  Mani 代表慈悲心,是右脑管的,而Padme代表空性的智慧,是左脑管的,左右平衡,左右互补,悲智双运,才是中道,才能够圆满观音法门。

  第六,善修第一念

  善修“第一念”非常重要!

  念佛人的第一念,如果能够紧紧靠在“阿弥陀佛”的佛号上,念佛三昧的功夫一定成就。参禅人如果能够坚持“话头先行”的功夫,“明心见性”就在每一个当下。

  生活禅更要善修第一念,因为日常生活中,什么状况都有,什么情绪都有,如果能够把第一念放在正念上面,那就肯定无事不办。2009年, 净慧老和尚在虚云禅林的〈禅七开示〉中,特别点提了“善修第一念”的法门。老人家说:

  我们在打禅七的时候,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保持自我的清醒和觉知,让当下这一念能够清明地呈现。行香的时候,每迈出一步,自己知道,还是不知道,每一步,是不是脚踏实地;每起一心动一念,清楚还是不清楚。如果我们动十个念头,有五个念头能够清醒地觉察到,另外的五个念头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那就说明自己专注的力度还不够。如果打坐的时候,不在这个地方用功夫,每一念都滑过去了,每一念在想什么根本不知道,那还怎么用功夫呢,用一万年还是那个样子,绝对不会有进步。

  清楚地觉知每一个起心动念,这就是我们平常在祖师的语录、禅宗的书籍上面所看到的“当下一念”。禅宗的功夫,一定是要落实在当下一念上。我们学习佛法,学习打坐,总想求玄求妙,总想佛菩萨加持,其实,所有的玄妙都在这当下一念上。我们仔细地体会,当下这一念,可能具有无穷无尽的灾难,也可能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无穷无尽的灾难从当下这一念开始,无穷无尽的智慧也还是从当下这一念开始。人生的幸福快乐,忧悲苦恼都从当下这一念开始。真正的快乐在哪里?清醒地掌握、觉知当下这一念,并且使之保持下去,幸福、快乐就在其中,佛国就在其中,西方极乐世界也在其中。

  当下这一念要说玄,是玄之又玄;要说简单,是简之又简,就看我们自己怎么用心。行香的时候,不要放过自己的念头,从禅堂走到斋堂,也不要放过自己的念头,堂内堂外都是道场,都是禅堂。吃饭的时候,清楚地觉知到我们的牙齿和蔬菜、米粒接触的滋味是什么,和那些热的、凉的食物接触的滋味是什么。这一切都不要放过,都要清楚地觉知。知道是什么,并不等于去分别、去执着、去计较,仅仅就是知道而已,知道了就行了,不要再起第二念,这是一种直觉。如果起了第二念,那就是在打妄想,不起第二念,就不是打妄想,区别极为微妙。只是觉知就行了,只要看住它就行了。

  这一段开示,令人鼓舞!老人家把怎么修“第一念”的方法讲得如此具体明白,让学人更容易“就路还家”,不必蹉跎徬徨。

  第七,养成“欣喧厌静”的习惯。

  来果禅师说,一般的学佛人,容易养成“欣静厌喧”的习惯,只要安静就是好,对于人多的地方,喧闹的地方,总是不耐烦,所谓“静中养成,动中磨练”,你如果不耐烦,你肯定就成就不了“法忍”,那就完成不了“动中磨练”的功夫。来果禅师说得对,功夫还从“欣喧厌静”中做来。阿罗汉初果叫做“入流”,入什么流?就是从耐烦中契入法性之流。

  学习生活禅更必须如此做功夫。

  第八,“动中觉察”的习惯,

  我们的生活,不是静,就是动。动中必须做好“觉察”的功夫。韩国的普照禅师在〈真心直说〉一文中反覆强调,契入真心要从“觉察”的功夫做起。

  修学生活禅,更要养成“动中觉察”的习惯,如此每一个心动、身动的当下,都可以是明心见性的大好契机。什么叫做明心见性?就是明当下这一念心,然后你就有机会照见五蕴皆空,当下直入如如不动的大如来藏!这一切功夫都是来自“动中觉察”的习惯。

  体现大乘佛法的四个究竟

  笔者个人以为,大乘佛法有四个究竟,值得做为推广生活禅的高端目标。这四个究竟就是:

  第一,观照当下烦恼,就是菩提。

  大乘佛教最精彩的修证诀窍,就是“烦恼即菩提”。绝大多数的学佛者,都在这里错过了修证的大机缘。清朝画家郑板桥有两句描述竹子的名言∶“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用这个话来形容正念与正定的力量,真是再清楚不过。基本上,坚住正念与身修禅定,就是做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功夫,然后,真正的功夫考验就来了。在这个阶段里,就必须善用七觉支的功夫,来保持行者本身动静平衡的禅定力,即是“观”又是“止”。再进一步做功夫,那就是观照烦恼实相。这个实际的观照功夫,极其幽微。

  一般人常常误解负面情绪的本质。笔者以为,无论是正面或负面的情绪,其本质都是人类深层觉性的体现。因此,应善用“四正勤法”以及“七觉支”,来引导情绪的正向发展。

  表面上看,一般人会以为,只有正向的情绪才会联结到佛教所谓的“觉性”(佛性),但笔者以为不然。因为就在负面情绪生起的当下,人人与生俱来的“觉性”,并未停止其“觉照”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我们乱发脾气,不管你的脾气发得有多大,我们在发脾气的那个当下,我们自己其实非常地清楚,此所以脾气发过了,然后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回顾”那个发脾气的过程。而这也是为什么人的行为在法律面必须“自己负责”的理由,因为是你自己要发脾气的,无论发脾气的理由是什么,你自己一直都是那个发脾气过程中的“主人”。法律上规定,只有“心神丧失”的人,才享有“行为免责权”。[ 就这一点而言,“觉性”是一切法律责任最重要的前提。]笔者因此以为,对于负面情绪的机转,除了负面的评价之外,还要回到本质上来肯定负面情绪生起之当下那个始终“不昧本来”的觉性本身,这是人类一切道德的根本基础,也是人类“浪子回头”的永远保证。“忏悔”之所以有力量,法律的用刑前提之所以放在“改过迁善”重于“惩罚报复”,都是基于这个认知。

  因此,佛教在其实践体系中,对于行为过失,除了忏悔,还要强调“七觉支”与“四正勤法”。“七觉支”犹如卫星导航系统,而“四正勤法”则是警告系统。

  第二,享受“修证一等”的幸福。

  宋朝天童如净禅师对日本弟子道元禅师的两大核心开示,一为“直管打坐”,一为“修证一等”,笔者以为,后者尤为重要。

  多数人对佛教的理解,总是把“信”“解”“行”“证”四个字看成为四个不同的阶段。但如净禅师则是直截了当地说:修证一如!这四个字是在佛教诸多文献中最能够直指佛陀心要并且极具鼓舞性的表达。

  如果“修”是一段,而“证”是一段,那么从“修”到“证”,到底时间的间隔有多大?尤其是在“修”与“证”之间,到底如何究其内容予以清楚的区隔?然而当如净禅师说“修证一如”的时候,原来即“修”即“证”,你修了多少分,你就是证了多少分。就拿苹果树的成熟来比喻吧,苹果什么时候熟了?用一般的想法,苹果是在红透了的时候才算是熟了,但如净禅师的看法不同,苹果从它生根发芽到它红透、熟透,它就一直是在一个“成熟”的过程之中。如果没有前面这一连串的逐渐成熟的过程,那么“成熟”就根本不可能。换句话说,“成熟”不是某一个定点或终点的到达,而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

  笔者习惯于用一个比喻,就是画圆圈。当我们画圆圈的时候,这个圆圈的圆什么时候画好的呢?是你画到最后一点的时候才画好的吗?不是。它在你画上第一笔的时候,它已经展开了一个画好圆圈的过程。那一个圆,是从你每一笔的移动中一笔一笔一笔串起来的,所以,这个圆的完成,不在最后一笔,不在最后一点,而在每一笔的移动当中。这就是“修证一如”的奥妙。这样的理解清楚地告诉,修行的每一个片刻,每一个看似无聊的细节,都是不可缺少的,都是证悟的一部分。

  明白了“修证一等”的原理,我们就可以非常幸福地享受每一个当下观呼吸,每一个当下的行禅,每一个当下的参禅、念佛。这就是修行的真实本质。

  第三,体现次第与空相应的喜乐。

  “空”的人格化,就是体现在缘起性空的宇宙法则中,人类所拥有次第与空相应的特别优势。这样的优势,在六道轮回中,唯有人间独有。人,应该善用这个优势,在与空相应的次第提升中,充份体现“空乐合一”的喜乐境界。

  从某个角度来说,“空”提供了一种改变的能量。

  因为当下深观缘起,深观法性,因此当下可以看到心性的完全自由。《大智度论》说:

  菩萨大智慧力故,于诸结使不能恼;

  是故能知诸法相,生死涅槃一无二。[ 龙树造‧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15,T.25,p.169b.c。]

  当我们照见烦恼实相本无自性的时候,烦恼已经“烦”不到我们,“恼”不到我们了,这个时候不管我们在那里,那里都是清净无碍的涅槃,这叫做“是故能知诸法相,生死涅槃一无二”。大乘佛教主张“不断烦恼而证菩提”的奥义,正在于此。

  事实上,大乘佛教任何一个法门最后都指向“空性”的境界。“空性”是大小乘佛法的共义,而在“观空”的修持上,观照力特别重要。唯有强大的观照力,才能够深入观察烦恼的缘起。缘起的一切都是无自性的,无自性即是空。此所以一切负面的情绪,到此放下,到此放空,这才是负面情绪的究竟升华之路。

  也唯有如此深观烦恼,才能够把原来被烦恼所消耗的生命能量,还原为“正面”的能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观察到,“贪”的动机与“慈悲”非常相近。或者也可以说,二者常常混在一起。因此你会发现,当贪念在你不断地观察它而慢慢地薄弱下去慢慢地被蒸发的时候,原来被贪念所使用的生命能量,或是与贪念混在一起的生命能量,却依然在那儿,只要你保持如实正观,那些生命能量就可以被还原为慈悲进取的动能了。龙树在《大智度论》第一卷“四悉檀”章解释“对治悉檀”的时候,也曾特别提到,“慈悲”观的修持对贪欲病重的人不适合[ 龙树造‧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1,T.25,p.60a。],因为贪欲的心行与“慈悲”太相似了。意盖近此。

  顺此一义而言,“瞋”也可以还原为追求公义的动能;“痴”也可以还原为一种持续深观的动能;“慢”也可以还原为一种维护尊严的动能;“疑”也可以还原为一种求知的动能。大乘佛教之所以提倡“不断烦恼而证菩提”,这个烦恼动能的还原机制,自是重要的理由之一。法相唯识宗提倡“转识成智”,密教提倡“升华五毒以为五智”,其原理亦当在此。

  深入而论,“观空”乃是观一切法“自相空”[ 参阅龙树造‧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31,《大正藏》册25,页293a.b.c。]。所谓“自相空”,是说一切法“自相”不可得,因为一切相来自缘起,所以,一切的法相,看透了只是缘起相,也就是无自相,这叫做“自相空”。譬如我们观察贪念,观来观去,观察到贪念原来只是匮乏经验的反映,从这里再深入观下去,原来贪念是无自相的,因为它只是反映你对于过去的匮乏经验的恐惧,贪念根本没有一定的形式,所以,贪念根本不是贪念;深观至此,“观贪”其实就是“观空”,“观空”绝对不是离开“观贪”的过程之外,别有所观之“空”。“观贪”如此,瞋痴亦然。

  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就是“当下解脱”。佛教所谓“解脱”,不是等到死后才发生,而是在每一个念头生起的当下,能够不受负面情绪的干扰,这就是真正的解脱。也可以说,任何的解脱,都是在当下发生的,唯有把握到这一点,才可能从生活中处处发现解脱的契机,而同时也能够把握到,离开当下,别无解脱!

  第四,圆满“六度相摄”。

  “六度相摄”是“生活禅”的功夫圆满处。

  扼要地说,当我们行于布施波罗蜜时,它同时也能增益于持戒波罗蜜,因为布施本身可以克服贪吝,如此一来,连带地也就不会去侵犯别人,所以说布施本身已经有持戒的意思。布施中也要有安忍波罗蜜,虽然我们出于善意去跟别人结缘,但有时对方接受的态度十分恶劣,或者是贪求无餍,或者是过河拆桥,乃至于忘恩负义。这个时候安忍波罗蜜就不能少了。布施中也要有精进波罗蜜,因为广结善缘这件事,生生世世,随时随地,都要随缘随力进行,因此不能不精进。布施中也要有禅波罗蜜,否则降伏不了“五盖”,尤其是降伏不了“悭吝”的习气。最重要的是,布施中要有般若波罗蜜,唯有“与空相应”的第三只眼,布施时才有可能打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不破,你布施越多,就好像众生欠你越多,最后你的布施只是把你自己,变成一个超级的大债主罢了,哪里是一种布施呢?有了般若,你才能够进一步做到“三轮体空”,也就是布施者、受施者以及所布施的财物,三个方面都回归到“缘起”之中,在这个缘起中,所谓布施者也不过是你在这个时空因缘当中,你有机会成为布施者罢了。再看看你这个“布施者”,看穿了,还不就是四大五蕴和合相续假有之身?“我”与“我所”,自性俱不可得。所以,唯有布施与般若的慧眼相结合,然后才有完美而清净的布施。少了这个慧眼,一切的布施都是染污的。

  所谓“波罗蜜”,梵文为Paramita,直译叫做“到彼岸”,也就是从烦恼的“此岸”,顺利地度过河流而到达没有烦恼的“彼岸”。如果我们在布施的时候,少了尊重,少了忍耐,少了降伏悭吝的决心,少了三轮体空的潇洒,你如何可以透过布施这件事情来度越烦恼河,而到达那个清凉、放空、自在的彼岸呢?英文把Paramita译为Perfection,[ 近代西方学者如爱德华.孔兹(Edward Conze)等经常以英文的"perfection"一词来翻译波罗蜜的意义。]也很有意思,就是“完成”嘛,因为你把苦集转成灭道了嘛!

  不但布施可以涵摄其他五波罗蜜,事实上,再以持戒等五波罗蜜为出发点,同样可以清楚地看出此一相互涵摄的密切关系。[ 《大智度论》,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二十五册,卷十三。]持戒乃是不侵犯别人,因此持戒本身便是一种安全感的布施(“无畏施”);加上持戒中有一条叫做“摄众生律仪戒”,其内涵便是帮助别人,更是涵摄了布施波罗蜜的精神。此外,持戒本身往往是习气与戒律交战,能够守得住戒律而不犯,这已经是莫大的忍耐。因此持戒也涵摄了忍辱波罗蜜。再者,持戒不但一日持,还要天天持;不但要持下品戒,还要逐步提升至中品戒,上品戒,因此也有精进波罗蜜的消息。而持戒的功能在于约束身口三事,这又与禅定以守心为主,正是条理一贯。至于持戒之际,如何明了戒相、如何克服罪恶感、如何不着戒相、如何回光返照不去轻慢那些犯戒的众生,这又离不开般若波罗蜜了。

  合而言之,六波罗蜜可以以一摄五,任何一个方法,才入手的时候固然有所偏重,但是功夫渐渐深入,一个波罗蜜便能生出其余五波罗蜜。这个道理,就叫做“六度相摄”。

  人间佛教生活禅,契理契机在目前

  开展生活禅,净慧长老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指导性开示。在总结本文之前,笔者想借用净慧老和尚的两句话:“人间佛教生活禅,接引潮流大法船”,换上“契理契机”四个字来与所有认同“人间佛教生活禅”的朋友们共勉。

  净慧长老在《入禅之门》一书中提到“生活禅”时说∶

  生活禅的概念大概是在1991年提出来的,1993年举办第一届生活禅夏令营的时候,才正式推出这样的一个理念。

  净慧长老有一个偈语说:

  人间佛教生活禅,佛祖真宗代代传。

  震旦国中开正眼,环球慧日更高悬。

  人间佛教生活禅,理事圆融在目前。

  运水搬柴皆是道,即从一念悟三玄。

  人间佛教生活禅,演教弘宗应万缘。

  无量法门无量义,真言七字体中圆。

  人间佛教生活禅,接引潮流大法船。

  深浅高低机万品,不离生活是心传。

  净慧长老又提到“生活禅”四个根本:

  生活禅有四个‘根本’∶第一是菩提心,第二是般若见,第三是息道观,第四才是生活禅。这四个‘根本’也就是我这几天所讲的从见地到功夫。菩提心和般若见可以说是见地,息道观和生活禅可以说是功夫。但这只是大致上这麽分,绝对不能这样截然的分开。

  在净慧长老《生活禅钥》〈自序〉中,还有一段重要的开示:

  ‘生活禅’这一命题的意义,在于揭示佛法与生活不一不异。因爲从觉悟者来看,生活就是佛法,佛法就是生活,世间与出世间不二,烦恼与菩提不二,生死与涅槃不二,此岸与彼岸不二,消融了一切对立面,一切处于中道,人生觉悟奉献,安乐自在,欢悦和谐。如果就迷惑者而言,则万法纷然对立,生活与佛法打成两截,世间与出世间水火不容,一切都处于二元对立的状态,人生由此而三毒横生,烦恼不断,生死流转。两种精神状态,两种生活状态,中间只有一字之差,前者得利于一个‘觉’字,后者执着于一个‘迷’字。一字之差其实只是一念之差。佛法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个问题,禅要解决的也是这个问题,生活禅要解决的还是这个问题。人生处在迷与悟得交叉路口,怎样把握这一念之间迷与悟得判断与选择,这就是佛陀说法的一大事因缘。禅是佛法的核心,禅的宗旨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更加直截了当地解决人生的迷惑问题。生活禅是禅在人生日用中的落实与运用,其宗旨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其要领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其着力点是在把握当下一念∶觉悟在当下、奉献在当下、修在当下、证在当下、受用在当下、保任在当下。”

  就“理”上说,净慧老和尚为生活禅所建构的理念基础,已经十分明白,本文之作,是从“事”的角度,探讨生活禅如何更具体地向着可操作性的方向来开展。

  2015年10月15日,写成于北台湾雪山东麓雪山禅茶学苑

责任编辑:王冠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