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 方立天
核心提示: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享年81岁。净慧长老是当代禅门高僧,他恢复丛林,培养僧才,大力弘法,所倡导的“生活禅”是中国传统佛教最成功的现代转型之一。长老圆寂后,社会各界展开了一系列的缅怀活动,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方立天也是长老的学界良友,近日特撰写文章一篇,缅怀长老的杰出贡献与地位,内容如下:
净慧法师的杰出贡献与历史地位
2013年10月30日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方立天
净慧法师于2013年4月20日圆寂,迄今已有三个多月了。在这期间,法师的为人行事、音容笑貌、道德文章、创举贡献.....一直盘旋在我的心头。净慧法师的成就是怎样形成的,与所处的历史时代关系如何,与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法师佛教文化素质和人格特质又有什么关系,法师在中国佛教领域作出了哪些贡献,他在中国佛教史上又应当怎样定位?在净慧法师圆寂的悲痛日子里,我曾写过一篇《学习净慧法师的创新精神和慈悲情怀》的短文,表达对法师的悼念之情,然意犹未尽,今再另撰专文比较全面地评价法师的业绩、贡献和地位,也作为再次表达对法师的深切怀念和深情追思。
一、一个特定时代造就的佛教历史人物
净慧法师,俗姓黄,湖北新洲人。1933年生,至2013年圆寂,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夏。法师的一生,历尽坎坷、挫折,而又成就突出、显著。总结他的一生,似可以概括为成长,挫折和成就三个阶段。
净慧法师自幼至1963年离开中国佛学院的三十年间,可说是他的成长期。法师的成长极富特色:一是身处在日本侵略中国和国内战争的社会动荡期,随后是由旧中国转变为新中国的社会转型期,所处时代的深刻变化,给法师带来诸多社会体验和人生感悟。二是自幼就长期在佛门生活、学习。法师因家贫在一岁半时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长期接受寺院生活的熏染。十四岁在武昌三佛寺拜师学经。1951年十八岁赴广东云门山大觉禅寺,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次年,承虚云老和尚的殷勤付嘱,净慧法师一身而兼承禅宗五家法脉。1956年又由虚云老和尚推荐入中国佛学院深造,从本科到研究生班,学习成绩优异,收获丰硕,打下日后弘法利生的坚实基础。
1962年,净慧法师因编辑《虚云和尚法汇续编》被划为右派分子,次年被迫离开中国佛学院,辗转于京、粤、鄂等地接受劳动改造,饱受磨难,备受歧视,精神极为痛苦。后来随着政治形势变化,净慧法师于1987年摘掉了右派帽子,命运出现了根本转机。
净慧法师于1979年初重返北京后,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的各项恢复工作。1984年始任《法音》杂志主编,达二十年之久。1988年,应河北地方之邀,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后又应本焕老和尚之邀,继席湖北黄梅四祖正觉禅寺方丈。在1979年至2013年的三十多年间,净慧法师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在寺院建筑、僧团管理、僧才培养、法务活动、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表现突出,贡献巨大。有一次和法师聊天,我根据法师弘法活动的地区说,看来法师活动的天地是在“三北”地区:北京,尤其是河北、湖北,都是法师弘扬佛法的宝地,也是法师事业有成的福地。法师听后笑而不语。
净慧法师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具备了优异的佛教文化素质,他既有先师虚云和尚的禅宗传统和遗风,又有中国佛学院系统学习和研究的学养,两者的融合,利于从事佛教弘法事业;他既有佛门生活的滋养,又有世俗生活的磨练,利于将出世间法和世间法加以沟通;他既有在中国佛教协会工作的经验,又有在地方寺院任住持的经验,利于宏观视野和具体实践的结合。法师所具备的这些佛教文化素质有力地推动了他的佛教事业的开展,保证了他佛教事业的成功。
与净慧法师具有优异佛教文化素质相适应的是,法师的人格特质是他对佛教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重要主观因素。法师沉稳冷静,长于潜心思考,对中国佛教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法师心量广大,具有宏观把握和圆融处事的能力;法师能敏锐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和人心的需求,大胆创造弘法新形式;法师天赋很高而又勤奋不懈,与时俱进。净慧法师的人格特质和人格魅力应该是我们研究和总结他成功一生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