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要

2012-12-03 10:02  来源:中国佛教网

  二 提教纲

  甲  教

  古来的佛教大德,对于佛的教法或开或合,其见解各有不同。在施设教法之能诠的方面,除有经、律、论三藏之外,还另有杂藏。溯此教法之源流,推观流传转变种种差别之分判,可作如下的观察。这教法源泉,是释迦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在菩提树下觉悟证得的证法。因有利他觉他本愿之心力,故以所证的法应众生机宜,方便善巧而说。然法性无差别,诸佛所以出现于世现身说法者,无非开示诸众生令入佛之知见;觉佛之觉,证佛之证,以显现诸法实相。故虽所说法有千差万别,从佛的立场上看,无非令众生辗转得无上菩提的妙法。但从众生立场上看,却有大小、顿渐、显密的差别了。再从教法原则方面去探讨,都是以佛智所证诸法相性为本质。如是教法,因为众生根性及时地因缘之不同,故在流传上有转变差别的形态,遂成了佛教中分宗判教的风尚。

  在佛灭度后不久,有迦叶、阿难、优波离、富楼那等,结集经、律、论三藏圣典,为宏扬教法之中心人物。在此初期五百年的教法大势上看,一切大乘显密的教法,都隐含其中。此时为三乘共法的时期。第二五百年,有马鸣、龙树、无著、天亲,他们都是主张大乘,对破二乘。故三乘共法,有附属大乘法的形势。到了第三五百年,在教法本质上愈形发达。对于教理研究得已很精细,信佛者和佛弟子趋求实验修行,乃有龙智等以真言密咒的行法昌明于世。整个佛法,完全在真言密咒中生活著,大乘、三乘都附在密法中。到此密法发达时代,大乘尚可同时流传,而三乘共教却完全隐没了。此为佛灭度后在教法的本质上、外表上有这三阶段的分别,这是印度佛教的史乘。

  第一时期的三乘共法,流传在锡兰、暹罗、缅甸。现在整个国家政教之设施,仍多以佛教为标准,而国民与佛教徒有同一之步骤。第二时期的大乘性相法,流传到中国,而朝鲜,而日本,而安南,现在也还有蓬勃的气象。第三时期的真言密咒的教法,传入西藏、蒙古、西康、青海,也都能发挥种种的特征。所以、这三个时期的教法,可考之于以上三处的流布区域。

  由流以溯源,西藏、中国、锡兰三处的教法根源,都是佛运用善巧方便应机而说的。判定这是什么教,那是什么宗,是没有绝对性的。因为在佛法流行的时代和区域上,虽有大小、显密之不同,而教理都是互相关联的。

  乙  理

  佛法中最普遍共同之理,就是五乘共法。破邪因果,明正因果,世出世间人天四圣善因果,皆从此建立。于此先要明白人天十善法,以二乘贤圣、菩萨、佛果,均由此法做起。此人天乘法,讲明善恶因果之俗谛理,教人止恶行善;由此以建立真谛理的基础。故明白了五乘共法破邪因果、明正因果的人天善法,然后才可以此为根基而建立出世圣人之三乘共法。三乘共法是什么?即知三界有漏因界皆是变迁无常,皆是苦,一切法无造作者、亦无受者,毕竟是空的、无我的。有漏法是苦,有为法是无常,一切法空无我。以解脱生死烦恼的涅槃寂静为究竟。这、比较前面的五乘共法是进了一步。

  再进一步说,大乘教理明一切法不离一法,一法不离一切法。众生与一切众生亦然,平等同体不二。故以一切众生皆得离苦得乐为原则之大慈大悲心为根本,起正信解,发大誓愿,同证究竟真如。这就是所谓大悲菩提心。不以个人超出世间、脱离生死为满足,这是大乘学佛人对于佛法之根本观点。如能于诸法如理如量普遍觉悟,随顺法性,断除烦恼;修行菩萨六波罗密,四无量心,修到所谓“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满足。因此、诸佛之所以能成佛,我等之所以要学佛,不为自求个己解脱,是要度尽一切众生。大乘教理就是如此。

  丙 行

  在佛法里所谓修行,有种种底型态和种种底方法,可归纳为数种如下:

  1.戒律行,或曰律仪行:包括三皈、五戒、八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和真言密戒。普通人都知道佛教要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此三皈依由师传授。既受三皈,进而受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或短期加受八关斋戒。或进至沙弥等出家戒,再增上为通于在家出家之菩萨戒。真言密戒,是密宗特殊底戒条。比丘戒为具足戒,依此戒行而生定发慧证果,为锡兰等处佛教徒修行之特色。

  2.禅定行:由四禅、八定、五停心,以至如来禅、祖师禅,总名禅定行。修五停心观,为声闻乘入道之最初法门。一、不净观:观身不净之相,对治贪欲而心得停止。二、慈悲观:对治嗔恚而心得停止。三、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三世因果相续之理,对治愚痴而心得停止。四、数息观:应用计数呼吸,对治散乱而心得停止。五、念佛观:念佛功德,对治业障而心得停止。由心得停止,而发色界之四根本禅,或无色界之四空定,则为修习禅定的过程。更有三乘大乘所修之种种三昧。至于如来禅,如楞伽经里说:“云何如来禅?谓入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圭峰在禅源都诠序也说:“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来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此以如来禅为至极之禅法,即是达摩所传的宗旨。到了唐末,仰山更于如来禅之上立祖师禅的名目,以祖师禅为达摩所传的心印。祖师禅又是什么?不立文字,心心相印,祖祖相传。以如来禅为教内所传之禅,别以祖师禅为教外别传之禅。传灯录仰山章云:“师问香严:“师弟近日见处如何”?严曰:“某甲卒说不得”。乃说偈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无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仰曰:“如来禅,许师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祖师禅,是中国佛教徒修行之特色。

  3.密咒行:这是真言秘密之法。中日所传的以毗卢遮那成佛经、金刚顶经等为依,立十住心统摄诸法,建立曼荼罗;以修到三密、三业相应,即身成佛为旨。但西藏所传则于此之上,更立无上瑜伽之五大金刚,而统以金刚大持为究竟。故密咒行为西藏佛徒修行之特色。

  4.净土行:普通一般人,认为净土,必就是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然这不过是十方净土中之一种净土。凡十方诸佛、诸大圣菩萨都有摄化有缘之净土,故有西方弥陀净土,东方药师净土,乃至兜率内院弥勒净土等。依诸佛菩萨依正庄严而起信发愿修行者,皆名净土行。于弥陀净土行弘盛修习者,遍于中国、朝鲜、日本,而尤为日本佛徒修行之特色。

责任编辑: 谭雪叶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中国 军事 言论 图片 财经 产经 金融 汽车 娱乐 明星 生活 科技 书画 报纸 香港在线 国际 社会 教育 副刊 食品 会展 宏观 体育 健康 女人 人物 历史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