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龙华寺佛像鉴赏(15/22)
龙华碑(包括碑帽)
龙华寺遗址发现。道光二十年(1840年)《博兴县志》载:“龙华寺,在城东北二十里崇德社。隋时敕建也,有半截碑,篆额曰‘奉为高祖文皇帝敬造龙华碑’”,说明当时有碑,且为残碑。民国二十五年《博兴县志》载:“隋龙华寺仁寿残碑,十年前博兴县出土,仅存碑之上半,字体风华靡丽,宛然新刻”。可见龙华碑在道光二十年之后后被埋于地下,直至民国十二年才又被挖出来。解放前夕龙华碑曾被充石料用于黄河防汛,后被有识之士发现后截回,置于原处。1952年,运到县文化馆,后因馆址变更又为草垛覆盖,未料因祸得福,使其免遭“十年浩劫”之难。1979-1999年先后年藏于县图书馆、文物管理所,2000年藏博兴县博物馆。
龙华碑原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现只余碑首、碑身,碑座遗失。碑身下部残缺,残通高2.36、宽1.06米。碑首为螭首,四龙缠绕,碑首下部正中有圭首形平面,正面背面雕刻相同,只是背面圭首形平面上平素无雕刻,正面圭首形平面上刻飞白篆书:“奉为高祖文皇帝敬造龙华碑”。。
碑身残高142厘米,正文27行,行存50字,楷书。碑身上文字有人为毁坏的痕迹,民国二十五年《博兴县志》上记载:“隋龙华寺仁寿残碑,……有燕估打碑数日,临去,将仁寿三年以下二十字击坏,意以所拓为旧本,可以居奇”,
龙华碑对于对于研究龙华寺遗址的规模、历史及当时的书法、雕塑等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因而被有关专家、学者称之为是博兴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龙华寺遗址发现。道光二十年(1840年)《博兴县志》载:“龙华寺,在城东北二十里崇德社。隋时敕建也,有半截碑,篆额曰‘奉为高祖文皇帝敬造龙华碑’”,说明当时有碑,且为残碑。民国二十五年《博兴县志》载:“隋龙华寺仁寿残碑,十年前博兴县出土,仅存碑之上半,字体风华靡丽,宛然新刻”。可见龙华碑在道光二十年之后后被埋于地下,直至民国十二年才又被挖出来。解放前夕龙华碑曾被充石料用于黄河防汛,后被有识之士发现后截回,置于原处。1952年,运到县文化馆,后因馆址变更又为草垛覆盖,未料因祸得福,使其免遭“十年浩劫”之难。1979-1999年先后年藏于县图书馆、文物管理所,2000年藏博兴县博物馆。
龙华碑原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现只余碑首、碑身,碑座遗失。碑身下部残缺,残通高2.36、宽1.06米。碑首为螭首,四龙缠绕,碑首下部正中有圭首形平面,正面背面雕刻相同,只是背面圭首形平面上平素无雕刻,正面圭首形平面上刻飞白篆书:“奉为高祖文皇帝敬造龙华碑”。。
碑身残高142厘米,正文27行,行存50字,楷书。碑身上文字有人为毁坏的痕迹,民国二十五年《博兴县志》上记载:“隋龙华寺仁寿残碑,……有燕估打碑数日,临去,将仁寿三年以下二十字击坏,意以所拓为旧本,可以居奇”,
龙华碑对于对于研究龙华寺遗址的规模、历史及当时的书法、雕塑等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因而被有关专家、学者称之为是博兴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幻灯播放
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