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山举办“古刹佛影”——宋代木雕造像展
参观木雕造像
参观木雕造像
由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与厦门上古文化艺术馆、厦门正言文化艺术机构共同合作举办的“古刹佛影”——宋代木雕造像展,于2015年3月28日在云居寺释迦殿南配殿正式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37尊保存完好、造像精美、艺术价值极高的宋代木雕。佛的慈悲、菩萨之美,借木雕形神兼备的表现出来,使观赏之人有“看似动、形似渺、实则静,望似神、近似人,实则像”之感,可深深触动每位观者的审美理念,感受到木雕的魅力、造像的神奇、宗教的情怀。最特别要属展出的两尊自在观音像,姿势相似,但神态却截然不同。其中一尊是木雕彩绘自在观音像(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右手下垂,双目微合,裙摆飘逸,线条流畅,神态自然放松。而另一尊木雕彩绘自在观音坐像(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双目亲和下垂,左手自然搭在膝上,但手指微翘,像是满腹心事,似乎在为如何拔除众生苦楚在静静思索着。另外,还有一尊高110厘米的佛头像(宋代 公元960年—1279年)。双目微合,俯视众生。佛像是用木雕髹漆工艺所制,在黑色大漆外层贴了一层金箔,为表现双眼灵动,眼珠部分特别用黑色琉璃珠镶嵌。因年代久远,金箔已剥落斑驳,反而为佛像增添了一种古拙之美。37尊木雕造像神态各异,每一尊都反映出宋代木雕匠人精湛的雕刻技艺以及在细节处理上的巧妙。
盛唐时期,佛教造像艺术渐趋衰没,唯有宋代木雕佛像别开生面,工绝数代,后无来者,故为后世所珍。又因木质受制于气候、环境,最易腐烂、受损、烧毁,轻巧能移,也易毁难存,故宋代木雕佛像,流失最为严重,少见于世,尤为珍贵。此次展出的37尊木雕造像神态各异,雕刻艺术生动传神,璀璨夺目,具 “静谧之美”、“自在之美”与“动静之美”,堪为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之瑰宝。
云居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建寺史可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时期。寺内珍藏着被称为“三绝”的石经、纸经、木经,还有举世瞩目的佛祖舍利和十余座唐辽古塔,风光秀丽奇特,佛教文化浓郁,堪称“藏经纳宝之地、祈福迎祥之所”。此次上古文化艺术馆与云居寺文物管理处的精诚合作,隆重展出的37尊精品宋代木雕造像,不仅给云居寺的二十余个特色展馆增添了一大亮点,同时为提升云居寺的文化内涵和佛教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