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扎塘寺寺僧人为记者介绍壁画
寺庙入口处正在修护的护法像 摄影:张丽娜
近日, 103个装修工人来到西藏扎塘寺,开始了寺庙的修复工作。“国家投资1550万元用于这座924年历史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在维修中我们会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前期主要进行基础设施改善,包括院子、大殿加固、地面整修等。”扎塘寺寺庙管理委员会主任马忠福告诉记者。
马忠福说,在维修过程中注重把寺庙原汁原味的特色保留下来。“比如寺庙地面,我们采用千年流传下来的工艺——打阿嘎的方式进行,耗时比较长,但能够保留住这种古老实用的建筑风格;屋顶仍旧使用藏式寺庙采用的白玛草。”
马忠福指着刚换下来的5根房梁说,“这几根木头已经被虫蛀,根本无法承重,我们正在林芝地区寻找适合的木材。”据介绍,寺庙佛堂内的柱子、斗拱、梁和盖顶短木等木料都是由柏树做成,在选择木料时都要照着原木料采购。
扎塘寺位于西藏山南扎朗县县城内,雅鲁藏布江南岸,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着名的道场之一。1996年11月20日,扎塘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扎塘寺始建于公元1081年,在修建过程中吸收了大量桑耶寺的印度、汉地、藏式三种建筑风格,扎塘寺整个建筑布局按照佛教密宗的曼陀罗(坛城)建造而成。其中壁画组是11世纪西藏本土艺术家在吐蕃壁画风格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印度、尼泊尔、敦煌等艺术风格的杰作。
穿过正在维修的铁架,扎塘寺寺庙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僧人索朗旺久带我们走进了觉康殿。约70平方米的殿堂正中放置着十多米的释迦摩尼大佛像以及几座小型佛像,三面墙壁上依稀可见精美的壁画。“这些壁画共有8组,讲述的是佛祖为弟子授法的故事,共有大小佛像约250余个。”
索朗旺久指着壁画上的佛像人物为我们详细讲解,“透过人物的三叶花佛冠可以推测这大概是阿底峡大师时期的作品,佛像的面部是印度人造型、服饰为汉风、周边佛像为吐蕃时期造型,甚至还有西藏壁画罕见的穿着靴子的佛像。”索朗旺久说,扎塘寺别具风格的壁画,除在同期的夏鲁寺残存外,其他地区还没有发现。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对研究西藏早期的壁画、外来影响、服饰等有极高的价值。
仔细观察壁画,我们可以看见墙体的裂缝以及房屋漏雨石灰水斑驳的印迹。索朗旺久说:“由于我们不懂壁画方面的维修,看见这些印迹也不敢去破坏,这几天将会有专家组来进行考察修复,这些珍贵的壁画能够得到修复是我最大的心愿。”
为了让研究学者、游客更方便的观摩这些珍贵壁画,索朗旺久将这些壁画临摹制作成8幅以50%比例缩放的画放置于寺庙内的扎塘寺艺术博物馆内。
据2014年9月10日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拉萨举行新闻发布会消息,目前,西藏有各类宗教活动场所1787处,寺庙僧尼4.6万多人。西藏同时也加大寺庙文物保护力度,每年落实寺庙危房修缮资金1000万元。
今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玛赤林在各族各界人士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6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西藏利寺惠僧政策有效落实,深入推进寺庙“六个一”、“九有”、“一覆盖”、“一创建”、“一教育”、“一工程”、“一服务”建设,为在编僧尼进行免费健康检查,实现在编僧尼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张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