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天”“你是狗” 印度佛教史上最诙谐的一次辩论

\

  圣天(Āryadeva,约3世纪)音译为提婆,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观派代表人物。因为他有一只眼睛失明,所以又被称为“片目天”(梵语音译为迦那提婆)。早期中观派代表人物,龙树弟子,著有《百论》、《四百论》、《摄行炬论》等。

  据说,当提婆自南印度北上,抵达钵罗耶伽国时,在此国中有一位外道婆罗门,辩才无碍,声名早着。其特长是循名责实,从事物的名字开始推究,探求事物的本质。世人之中鲜有能与之论辩者。当他获悉提婆来到的消息后,立即高兴万分,庆幸自己总算遇上了一位论辩高手。

  为了击败提婆,这位婆罗门立即找到提婆,见面便问:“你叫什么名字?”提婆回答:“我的名字叫天。”

  提婆的名字梵文写作Deva,翻译成汉语就是“天”,所以提婆说自己的名字叫“天”,那是据实而答的,并没有任何不实之处。那位婆罗门也知道这点,但却不满意提婆取了这个名字,便展开他循名责实的拿手工夫,顺着提婆的回话又问:“天是谁?”提婆回答:“是我。”在印度,“天”与“神”是相同的东西,都指神而言,比如梵天、大自在天等都是神的名字。那位外道婆罗门提问天是谁,是想把提婆引入神的问题之中,进行讨论。提婆回答他一句天是我,便是以自己的名字作答,轻巧地避开对方的提问,未堕其术中。

  那外道婆罗门一计不成,便又顺着提婆所答的“我”字进行提问,问:“我是谁?”提婆只回答他一个字:“狗。”

  这一来,便等于提婆当面骂了那位外道,但那位外道却并没明白过来。因为,“我”是印度哲学中经常讨论的问题,意思是指事物的自在主体,或自性、本性等。提婆回答一个狗字,包含着狗也具有自己本性的意思。所以,那位婆罗门外道不但没有发现自己已经受辱挨骂,还以为提婆正老老实实地回答自己的提问呢。他又接看问:“狗是谁?”答:“天。”问:“天是谁?”答:“我。”问:“我是谁?”答:“狗。”问:“狗是谁?”答:“你。”两二人这样问来答去,总是在“天”、“狗”、“我”、“你”几个字之间来回循转,那位婆罗门外道才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头,仔细一想,原来自己已经被提婆骂了,禁不住放声大笑,对提婆的幽默风趣佩服得五体投地,无以复加。

  严格地说,这则故事所说的并不是一场真正的辩论,而是一次兴之所至的即兴回答。由于提婆的诙谐幽默,这个故事在钵罗耶伽一带曾长期流传,并一直保存到现在。

  那位婆罗门外道的提问所指向的完全是形而上的玄学领域,而提婆的回答则皆以眼前事物应对,禅心直指,回到当下一念,关注此时、此地、此人,而没有空洞不切实际的思辨上纠缠,即事而理,事理无碍,把佛法中六道轮回,众生平等法义的融入机锋,而了无痕迹。从提婆现存的著作中我们了解到,提婆把全部世界仅看作一种因缘和合的现象,除了现象之外,不存在一个超越现象的真实本体世界。现象是是各种条件因缘和合的结果,如梦幻泡影,在这种现象世界中,更不存在一个恒常、真实的自性,更不用说“天”、“大我”、“本我”,这是提婆“性空”思想的表露。

责任编辑:DN019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