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条路摆在面前时,选择第三条 在柏林禅寺参禅时,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禅寺的斋堂有三个门,左右两个是为在寺里修行或随喜的居士留出的,而中间的门则是留给出家师父的。有一次,一个初到柏林寺的居士,因为不知道规矩,吃午饭的时候从中门走了进去,当时行堂的师父(吃饭时为僧众服务的僧人)立刻上去制止:“您不能从这里进来。” 饭后,时为方丈的净慧大师把这位师父拉到了后堂,说:“以后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不要再这样做。许多刚到寺里的居士不了解规矩,有情可原,你在斋堂这样的大庭广众下说他,会让他很尴尬。你可以事后在私下告诉他。每个到这里来的人都不容易,我们要尊敬他们。” 对比分析那位师父与净慧大师的做法,就会发现后者做法更好:前者只有原则性,后者在有原则性的同时,也有灵活性。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一)既保护面子,也解决问题 看到他人有缺点,不管是作为一个禅者,还是一个负责任的管理者,应该对他指出甚至批评。但是,有些人一看到别人的缺点,就不顾场合与方式,直接指出来。这样的结果,往往不仅难以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反倒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而净慧大师的做法,既保护了别人的面子,也更容易让人接受,更能让问题解决。 (二)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管好人、理好事。既然是人,就有被尊重的要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甚至把这总结为人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因此在公开场合,人们往往愿得到更多肯定,不愿得到否定。为此,中国传统管理智慧就强调“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即公开场合要多多表扬,如果要指出缺点,最好在私下。净慧大师的做法,就体现了这种智慧。 (三)去掉“非此即彼”的思维,追求“两全其美” 在解决问题时,人们可能会陷入“非此即彼”的“两难困境”:看上去只有两种方法可选择,要么这样做,要么那样做。但无论选择哪一种,都会带来负面影响,不能够做到尽善尽美。 上述那位不懂规矩从中门进斋堂的居士,实际上给行堂的师父出了一个两难题目:要么就任由他犯规,要么就只好让他当众挨批。而行堂的师父就采取了其中当众批评的方式。照一般人的思维,这可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但是,净慧大师的做法,则是跳出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从“两难困境”中跳了出来。这使我想起了犹太人的一句名言: “当两条路摆在你面前时,学会选择第三条。” 是的,“非此即彼”的选择,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对其他方式的思考,可能成为最好的选择。一个更圆通的人,总能从那种机械的思维中跳出来,实现“两全其美”甚至“方方面面圆满”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