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首页
  • 网站导航
  • 新闻客户端
  • 繁體
盛世菩提
  • 要闻
  • 专访
  • 观点
  • 视界
  • 沙门
  • 文萃
  • 学苑
  • 禅茶
  • 素食
  • 艺术
  • 达真堪布:发现问题就是一种“开悟”

      觉得自己没有做过坏事,其实自己是最坏的。一点都没有反省自己,这种人很难改变,很难成就。
    2013-10-17 15:24
  • 慈悲是一种高尚的心态 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慈悲是一种高尚的心态,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慈悲的心可以沟通无限的能量,慈悲的行为可以引发无限的能量。
    2013-10-16 13:09
  • 希阿荣博堪布:不要用神秘的眼光看待修行

      佛法修行的基础是什么呢?贤善的人格,简单一点,就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面对困境不会轻易失掉心中的善意。
    2013-10-10 13:31
  • 明贤法师:佛教禅师临终偈

    2013-10-08 16:47
  • 梁文道:出家人为什么总不被理解

      一个人经历过什么才能变成这样的人?慈悲的力量如此巨大,看似困难,起点却摆在面前,问题是走不走这一步。
    2013-09-30 13:58
  • 妙祥法师:威仪是我们心性外在的表现

      威仪,本身代表了什么呢?代表了我们的心性,威仪就是心性外在的表现,所以说在修行中威仪十分的重要。
    2013-09-27 15:42
  • 宗萨仁波切:什么是真正的出离心

      真正拥有出离心的标准就是,你可以随时抛弃任何你熟悉的东西,你可以走出任何你习惯的场景,不会有犹豫。
    2013-09-26 15:38
  • 济群法师:持戒要立足于解脱的高度来理解

      僧人为戒的精神要立足于解脱的高度来理解、要立足于僧团建设的高度来理解戒律,戒律的意义才能凸显出来。
    2013-09-25 10:48
  • 修行不仅仅是诵经打坐 他贯穿于每一天

      比较得遇佛法前后的日子,我暗自心惊:如果一生都没有机缘听闻并受持佛法,我的生命将是多么可怕的浪费。
    2013-09-23 15:25
  • 星云大师:世界真正的公平就是“因果”

      世间真正的公平,就是因果;无论达官贵人或贩夫走卒,无一能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定律下获得宽贷。
    2013-09-22 08:44
  • 弘一法师:常人就能行的简易修持方法

      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一、深信因果;二、发菩提心;三、专修净土。
    2013-09-18 10:02
  • 猎人与老和尚的故事:何必守戒?

      “戒”要用在日常生活中, “戒”是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不能离开的心念,大家要时时用心,心不离戒,戒不离生活。
    2013-09-17 14:13
582条 上一页 1..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49 下一页

    盛世菩提

    阿弥陀佛在心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梵文

    三宝歌:修行证果,弘法利世

    如视观

    中华僧音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举报投诉须知| 诚聘英才|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014号
Copyright 2012 - 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