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贫僧有话说”:星云大师说的都是做人道理

\
佛光山星云大师 (图片来源:资料图)

  文/纪硕鸣

  佛光山开山长老星云大师一生喜爱写作,着书立作不知多少册;他也喜欢说话,每天都在人间福报发表他的小文,藉以和读者说说心里话;他经常出现在公众场合,登台演讲,将人生的心得告诉大家。星云大师倡导人间佛教,他讲佛教却不深奥,说的全是做人的道理。

  今年四月一日开始,星云大师又以一款新方式和我们说话。以“贫僧有话要说”为主题,每周一至周五刊登一篇,原本讲20篇,但要说的话太多,有些要讲清楚,又怕互联网时代不接受太长的文稿,拆成二至三篇不等。年近九十,星云大师与时俱进,“说话”也跨入新时代。

  因为眼睛不好,无法自己动手写作,只能以口说请文书代笔记。这已经是星云大师多年不间断的“写作”方式,说出来的文章平铺直叙一气呵成,说出来的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星云大师一生奉行“以无为有、以退为进、以众为我、以空为乐” 的人生观,他本身就是一个清贫思想的实践者。他清贫却又是那么富有。

  佛光山在世界各地有几百寺院,大学、中学、小学,还有每天都吸引几万甚至几十万游客的佛陀纪念馆,少说也值五百亿。但这一切,星云大师说,一切都不是我的,都是大众和社会共有的。所谓“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这一切与我都没有关系,我只是其中的一点因缘而已。

  虽然星云大师并不喜欢“贫僧”这两个字,“在过去,中国大陆的出家人都自谦叫“贫僧”,我非常不喜欢这个称呼,出家人内心富有三千大千世界,为何自甘堕落要做贫僧呢?”不过,佛光山的财物为十方财物,星云大师孑然一身,他自我解嘲:不是“贫僧”又是谁呢?

  其实,星云大师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和我们说“名”并不重要,他在“贫僧有话要说二十二说”中说到大师的缘由。佛光山的法师、老师众多,好多次他都被找老师、法师的人搞错。徒众们就研究排位,星云被提议称为“大师”。但星云认为,称一声“大师”,无论是小大师或大大师,都没有什么好计较。就例如我们中国人经常称人“先生”,你是教授、学者,我称呼你王先生、张先生;你是农夫,甚至你都不识字,我也可以称呼你陈先生、林先生,但没有人计较这个先生称得对与不对。

  星云大师告诉我们,在称“大师”上,也没有所谓对与不对。如果我们明白“大师”的意义,便知道它只是一个假名,还代表“你”的含意。他还幽默的表示,其实,你不要称我大师,你要称我小师,也没有什么不好,表示年轻,我可能还更高兴。

  星云大师的别名很多,世界各个大学给了他几十个荣誉博士、名誉教授,还有人甚至称他“政治和尚”。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有这个称唿,没有那个称唿,星云大师说,贫僧也不介意了,就是成佛,也是一个假名,心、佛、众生,本来就是叁无差别,何必在这个假名里面去计较得失?有什么意义呢?为人一生无须为名利纠缠不清,星云大师把名利都说的很清楚了。

  星云大师在银行里没有过存款,也没有储蓄过金钱,荷包里面、口袋里面没有钱;他没有保险柜,也没有保险箱,更没有把钱存到哪一个人的户头里去。在佛光山,星云大师也和大众一样,在常住的福田库,也领有一个号码,常住给少许零用金,都存在那个福田库里。

  有一年,浙江民营企业家协会组织民营企业家拜访星云大师,企业家们要求星云大师给大家一句话。星云大师说:你们都是成功人士,很富有。我想说的是,人生在世,不在于拥有,而在于享有。他指着桌上的一盆鲜花,鲜花不属你的,同样可以欣赏,企业家不在要一味追求财富,而要懂得享有。一席话,让企业家们都茅塞顿开。这句话,几年后都在浙江民营企业家们中间盛传。大家觉得,道理都明,但由星云大师说出来,尤如得到真传。

  十多岁就出家,以当和尚为终身职业,星云大师做人的原则也一以贯之,终身不变。他信守的是为大众,为社会服务至始之终不变。即使是出家人,一生中遇到的困难无数,但星云大师一生不曾送过官员红包,也没有请过客,也少动用人情。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我用道理据理力争,因此,与政府、社会解决了不少的问题。如果道理不能解决的,我就用时间解决。在我想,他们是官员,我是出家人,横竖我一生做和尚,时间对我比较有利,也就慢慢的把困难解决了。总之,解决困难的方法,还是要靠勇敢和智慧。”

  虽然,我们和星云大师不一样,无法横竖一生做和尚,但大师“我们只想给人方便,没有想到困难”,“要靠勇敢和智慧”的真理是值得我们一辈子追逐的。

  发心,是佛教用语,星云大师简单的说,就是开发心地。开发心地为什么?星云大师通过说话告诉我们,发心,必须要身体力行,好比发心苦行,发心修持礼拜,发心救苦救难等等,要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发心。用佛教的理论,星云大师是在告诉我们人间的生存之道。

  星云大师每日还在“贫僧有话要说”,每一次说话都充满哲理,字字成金句。星云大师以自己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

责任编辑:胡月冉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