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中的佛教慈悲精神

2013-05-30 09:31:36  来源:《寒山寺》

   二、对人间社会无缘大慈的情怀

   杜甫身逢战乱时代,诗人时常流露出对人世间和平的祈愿。在唐肃宗乾元二年,诗人作有《凤凰台》一诗,诗中写道: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

   西伯今寂寞,风声亦悠悠。

   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

   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

   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

   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

   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

   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

   所重王者瑞,敢辞微命休。

   坐看彩翮长,举意八极周。

   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

   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

   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


   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处于“安史之乱”时期。诗人托物言志、借景咏怀,愿为“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献出自己的生命,以换得人间的太平。其中“恐有无母雏”以下八句与佛教本身故事有着密切的关系。佛的本身故事中,舍身救鸽、投身饲虎、割肉喂鹰是广为流传的。大悲世尊在因地发了无上的菩提心,为了救度众生舍弃过无数的生命,直到成佛一直精进不退。诗人拟想出凤雏饥寒,因凤“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引”,故而要“心以当竹实”、 “血以当醴泉”以饲瑞凤,愿以己之性命来换取凤凰瑞气降临于人世间。诗人宣扬了佛教的这种自我牺牲的慈悲精神,表现出对人类社会悲惨历史境遇的同情和祈求人间和平的愿望。

   作为佛教徒,杜甫是反对过分使用武力的,而希望天降瑞应,“群盗”自灭。即使对唐王朝发动的战争,杜甫也并不赞成。《兵车行》一诗说的是唐玄宗用兵土蕃,百姓服兵役一事。诗中写道: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苦,哭声直上千云霄。”还写道: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己。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诗人认为明皇开边用兵,劳民伤财,以致村落萧条,夫征妇耕,民不聊生。诗人最后写道:“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战争的结果是令人毛骨悚然、触目惊心的,诗人反对战争、悲悯百姓的情感跃于纸上。

   诗人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表现在平日生活的许多细节之处,例如在《又呈吴郎》中说: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任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诗人的慈悲心表现得十分真切感人,把自家的枣打给邻居家吃,他在为无食无儿的老妇悲哀时,也在为天下的不幸者悲哀。再如《秋野五首》 “其一”也说道: “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说的是自家的枣子熟了,希望别人来采摘,而自家的地并不祈求别人的帮助,只靠自己的辛勤劳作。诗人明显具有自我牺牲精神,行菩萨道,布施于他人。唐代释道世在《法苑珠林》中就说: “菩萨兴行,救济为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法苑珠林》卷六十四)佛教的慈悲观念可以直接导出利他精神。佛家的慈悲观念深深地植根于诗人心中,使他以菩萨普度众生为榜样,悲苦百姓的穷困生活,并热心于乐善好施。

   诗人有一首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有一段广为人知,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达了诗人为天下苍生谋求幸福而甘愿受苦受难的慈悲胸怀。鲁克兵在其博士论文《杜甫与佛教关系研究》中认为,杜甫说的这句话不仅仅具有孔孟思想,更具有佛教誓言的特征。佛教有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此四弘誓愿乃一切菩萨及佛教徒均应发起的誓愿,因此成为佛教修行的通规。杜甫后来信仰净土法门,依天亲菩萨在《往生论》所说,佛之本愿力,能速疾成满如大宝海之无量而殊胜之功德。又据唐代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经疏》所说,一切善恶之凡夫,无不凭借阿弥陀佛之大愿力为增上缘,而得往生净土。故而,杜甫所发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誓愿更具有为了往生净土积聚资粮的意义了。
关键字: 杜甫 佛教 慈悲 诗歌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中国 军事 言论 图片 财经 产经 金融 汽车 娱乐 明星 生活 科技 书画 报纸 香港在线 国际 社会 教育 副刊 食品 会展 宏观 体育 健康 女人 人物 历史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