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早期佛教造像
蒙古地区佛教造像
蒙古地区佛教造像的高峰期在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早期,起因于当时最重要的宗教领袖札那巴札尔(Zanabazar,1635~1723年)对蒙古藏传佛教的贡献与对艺术的提倡。他早年改宗为当时藏传佛教中势力逐渐庞大的格鲁派。展品中具有蒙古佛像风格的是这组三件式的莲花生佛及左右胁侍(图10)。莲花生佛是藏传佛教早期噶举派的创立者。另一尊代表蒙古佛教风格的佛像是四臂观音坐像,它是由札那巴札尔所属的作坊所出,风格与乌兰巴托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阿弥陀佛像很近似。 明末的纷乱使得中国佛像的铸造品质普遍下降,佛像的精确程度不如以往。这种情形也发生在其他类项的工艺制作上,直到清代康熙朝(1662~1722年),佛像的制作工艺技术才又获得复兴。中国佛教在后期的发展阶段更加明显地受到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与庶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宗教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更深。展品中的财宝天王坐像(图9)便反映了此种现象。早期佛教中,财宝天王(Vaisravana)又称多闻天王,是四大天王之一。四大天王为护法神,守护四大洲,其中的多闻天王是北方的守护神。佛教发展到后期,多闻天王也是财神,遂又称财宝天王。也因如此,他比其他三方的天王在民间更受欢迎。此尊财宝天王坐于伏地的狮子上,左手托蒙鼠,蒙鼠作吐珍珠状,象征广布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