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佛教频道 > 菩提路上 > 佛教文化 > 正文

热闻

  • 图片

佛教为何能够扎根中国延续至今

2013-06-26 16:14:21  来源:《甘露》

\

  佛教是产生于古代印度,经过西域传至中土而在中国大地卜发扬光大的一种宗教,它从传人到扎根中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任何一种外来文化,都会受到输入围文化的抵制,佛教也不例外,它遭受了中华文化的排斥与打压,但由于其自身的优势特点与其宗教的成熟性,从几千年前延续至今,即便是历史上三武一宗的排佛事件,也未能将其消灭,随之而来的却是一次次的佛教复兴,佛学也一次次的被弘扬。这些与其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笔者试图从其自身特点来理清佛教兴盛于中国的线索。 

  一、佛教传入背景

  一般认为佛教是西汉哀帝冗寿元年(公元前二年),大月氏使者伊存授博士弟子景卢以佛经的材料,这是佛教的初传。后来又有“明帝求法”,尔汉明帝遣使去月氏求佛法的事,据《后汉书》,“永平八年,……先帝圣德远览,瞻前顾后,遂复出使,事同前世。以此而推,未有一世阙而不修者也。今乌桓就阙,稽首译官,康居、月氏,白远而至,匈奴离析,名王来降,三方归服,不以兵威,此诚国家通于神明自然之征也。臣愚以为宜依故事,复遗使者,上可继五凤、甘露致远人之会,下不失建武、永平羁縻之义……”【1】文中甘露即指佛法。从这两点来看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传人中土。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强汉时期,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文明,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在文化方面,早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就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已居主导地位,形成了以“儒家”为中心、其它文化为辅佐(特别是道家文化)的相对严密和系统的文化体系,并且有政府的支持。所以佛教传人时,它所要面对的是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文化圈,是和自己一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中华文化,而不像哥伦布到美洲,所面对的是一片寂静与不毛之地,更谈不上什么文化,印第安人是未进化的野蛮人,不论印第安人是怎样的善良,丝毫也打动不了殖民者,接之而来是血腥屠杀。佛教则不然,它的传人是为弘扬佛法,教化众生,而不是掠夺。面对异常强大的中华文化。在文化的冲突中,刚开始佛教是。与不到任何优势的。由于当时儒家文化居主导地位,道家文化也居一席之地,诸子百家之争鸣余音未了,更为重要的是西汉实现了比秦朝更为安定的国家统一,各种文化融合更为深入并成相互辅佐之势。所以佛教传人根本不可能是强制性的输入与文化侵略。所以它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与中华文化融合,找到与其共存的结合点,找到适合中华民族的传播方式,并在义理上做一些发展与深化,与中华文化相适应、协调发展,使自己能更快更好地在中华大地上扎根光大。

  这样佛教传人后同时也就开始了它的中国化历程。因而中国佛教学者汤用彤、方立天等均认为中国佛教的根在中国。善于应变,与时俱进,随时随地改变自己的传播方式,结合文化实际深化发展自己的义理,从这一点我们看到佛教的博大精深与顽强的生命力。

  二、加强自身改造与中国文化融合

  佛教传人中国时,与中国文化有极大的冲突。一是由于其本身理论的特殊性,与中国传统伦理的冲突,如“孝”的观念的冲突;一是由于中国繁荣的文化对于外来文化的排斥,中国当时正处于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期,且中国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中心,有一种优越感,外来的文化是不易被接受的。这里我们试以“孝”为中心来探讨一下佛教为适应与融人中国文化而进行的自身改造。“孝”的观念在中国可以说是南来已久、根深蒂固,孝在起初只是家庭伦理的概念,是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后来扩展到社会政治领域,如臣民对君主的忠孝。而在佛教中并没有关于与中围一致的孝的观念,只是后来将“孝行”进行了中㈦化的孝的解释。中国是一个以孝立困的曰度,注重伦理道德,如j纲五常,但传人时的印度佛教却是提倡出离与超脱。如佛教要求剃度、出家、不婚配或弃妻绝嗣,这与中国的传统伦理有极大的冲突,《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2】,所以剃度是不孝的表现,也是中国人难以接受的,所以佛教传人中国很长时间内并没有人真正皈依佛门。对于出家也与中国文化有极大的冲突,中国人是极力反对的,中国人认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3】,所以出家也不能为中国人所接受,而且政府是不允许人们出家的。对中国人影响到最大的是不婚配与弃妻绝嗣,中国社会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历来重视家庭传承,认为多子多福,力求香火不断,《孟子·离娄上》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4】,可见,不婚配是大不孝的表现,是为中国社会所唾弃的,因而,佛教的不婚配与弃妻绝嗣也不能为中国人所接受。从这里的分析来看,佛教传人之初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冲突是激烈的,那么佛教是怎样化解这一冲突的呢?佛教认为出家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普渡众生,出小家而人大家,让天下人都能够孝顺父母,这是一种“大孝”的表现,而不是庶人之孝。《孝经》有云:“佛教之孝乃I叶l世间之孝,以救渡父母出离生死为要.并观此为孝之大者,为孝道之根本”【5】。对于不婚配,佛教认为父母在世劳苦万分,子女未能报答全恩,哪能为自己的贪欲而娶凄生子,但在世俗世界中又会受到伦理的束缚,只有入佛门才能救渡父母.所以m家、不婚配都是一种大孝。最重要的足,佛教“移孝为忠”,这在《沙门不敬于者论》中有明显的体现,“出家则是方外之宾.迹绝于物。……是故内乖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岂况与夫顺化之民、户’禄之贤,同其孝敬者战”?【6】佛教不仅能辅助君主,还能劝喻百姓效忠于困家。因此,从家到国的“孝”的观念逐渐在佛教中确立起来,并积极地融人了中国社会生活与文化,佛教也因此而翻译和编写了多部关于孝的佛教经典,如《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等,此外还有牟子《理惑论》、孙绰《喻道论》、契嵩《孝论》等一系列著作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卜.促进了佛教对自身理论的改造,加速了自身的中国化进程,更深层次地融入了中国文化。

  佛教与中土文化的冲突是多方面的,孝道观的冲突是最直接的,佛教通过对义理的新的解释,翻译、编造佛教典籍,使其越来越中国化,建立起了从伦理道德领域至国家政治生活领域的忠孝观念,从而打破了儒、道等中国本土学派的围追堵截,这样佛教就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中土之人也开始出家为僧尼。这是佛教融人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其各种冲突,也多是通过此等方式来化解的,即自身理论的发展与完善。这向我们表明,任何一种外来文化,首先必须与输入国的本土文化相适应,才能在输入围深深地扎下根。佛教深谙此理,通过自身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将中国本土文化来比附和解释佛教经典,从而使佛教在中国深入人心,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儒道等本土文化融合而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香港在线 中国 国际 军事 社会 言论 教育 图片 访谈 财经 产经 宏观 食品 金融 科技 娱乐 体育 明星 健康 女人 汽车 艺术 佛教 副刊 历史 电视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