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严格的戒律使佛教具有顽强生命力与特色 佛教的戒律应该说在各大宗教中是最严格的,这是佛教能够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佛教传人中土后,能够迅速扎根成长并融人中国社会,笔者认为这也与其严格的戒律有极大的关联。 据佛典《大智度论》: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它的苦行思想,这种苦行是对世俗生活的否定,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不过度享乐、与人和谐相处。佛教之所以是佛教,不仅因为它能为世俗之人提供终极关怀与现实关怀,还因为它有与世俗生活相左的严格戒律:若佛教没有戒律而同世俗一般,那便没有了宗教的特色,也就不能吸引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什么佛教它会有严格的戒律呢?佛世尊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因见佛性,得成正觉。人人皆具真如佛性,我们本来的真如实性是本真自然、清净圆满、无质无碍的。可无始以来的业力与习气及“自:飞”的积重难返,已很大程度地遮蔽了这个本心与真性,它让我们已经远离了真如本性。因此,我们当然就不能以一种似是而非的无为心态(大妄念),妄自奢谈什么“顺其自然”。这就要求我们有戒行,直至亲证到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 佛学的根本,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说。一切法门都不出戒、定、慧。持戒,是为了避免恶业,培植善业,让身、口、意三业清净,生出定慧力。戒的本意,同世俗生活中法则法规的产生其实是一回事,都是为了止恶防非和扬善。戒永远不是我们修行的目的,而是我们达到真如本位的途径。戒有有相与无相之分,有相即身戒,无相即心戒。身戒较粗浅,但却是心戒的基础。身戒是否毁犯,可以时时让我们觉知“心戒”是否成功。反之,倘若心戒成功,身戒无从安立。无戒也就等于无师或无佛。只有严格的戒律,才能真正了悟佛法,才能培养具有坚定信仰的佛教徒或者说佛教人才,《孟子·告子下》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0】佛教戒律的确能起到磨练人才的效果,从佛教发展史上看,大凡高僧皆经历过重重劫难,在劫难中体会了悟佛法,由戒人定,由定生慧。正是佛教戒律造就了佛学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起到传承佛法的作用,戒律是佛教的特色,更是佛教生命力的保障。 试问世俗之人,又有谁愿舍弃世间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有谁能为他人而奉献自己的一切?有谁能达到如此境界,当你看到佛门高僧为了救赎他人而甘愿坐化时,当你看到僧侣们为了世间和平而奋力祈祷时,当你看到世俗之人追名逐利、尔虞我诈、花天酒地时,当你看到世俗之人空虚寂寥时,你是否会感到佛门戒律的伟大与超脱呢?这些是我们世俗之人望尘莫及的。当今佛教发展应该注重严格戒律,保持佛教的生命力与特色。 佛教之所以能扎根中国,从其自身特点来看,主要是因为其自身严密而系统的理论,为其终极信仰提供强有力的论证,为宗教缺失的中国人提供具有普适性的终极信仰与关怀;又能慈悲济世,普渡众生,给人以现实的爱,现实的关怀;它还有严格的戒律,很多人都难以受如此戒行,让世俗之人油然而生敬意。所以就佛教自身特点来看,它作为一种成熟的宗教完全能够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并发扬光大,加之中国文化本身的信仰层面和理论严密性的缺失与博大的包容性,佛教便更快地盛行于中华大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佛教义理是佛教之所以兴旺发达的根源,佛教义理包括自身哲学和终极信仰的系统的理论论证,佛教哲学是其终极信仰得以成立的基础,终极关怀是佛教之所以迅速发展、信徒众多且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基本原因。人们之所以信仰佛教,在于佛教能给予其“爱”,人们从中也能寻找到爱,包括终极的和现实的爱,佛教是世间的又是出世间的,特别是要在世间得到进一步光大,就不得不注重其对人的现实关怀,即对人的现实的爱的给予,现实关怀是佛教发展、深得人心的直接原因。佛教在强调爱的给予与神秘性同时,也要注重宗教的超世性,注意保持与世俗的区别,注重达到其神秘性与超世性的与世俗有所区别的方法与手段,其基本方法就是戒律,只有严格戒律,让世人看其信仰的坚定,人们才会深信佛教,戒律是佛教生命力保持的保障。(作者:项运良) 注释: 【1】(南朝)范晔,《后汉书·卷四十·班彪列传三十下》延边人民出版社,第183页。 【2】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孝经》,(台湾)大化书局,第5523页。 【3】王宗昱、李四龙编着,《中国宗教名著导读》(佛道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0页。 【41业露华,《中国佛教伦理思想》,上海社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页。 【5】《十三经注疏·孝经·庶人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 9页。 【6】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上),中华书局,第532页。 【7】(宋)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 996年7月版第106页。 【8】汤一介,《早期道教史》,昆仑出版社,26年3月版第42页。 【9】(晋)葛洪,《诸子集成·抱朴子内篇·黄白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6—27页 【10】(清)焦循,《孟子正义》,上海书店1 98(1年7月版第511页。 参考文献 【1】蒋维乔,中国佛教史【M】.上海书店,1989年8月第一版: 【2】吕潋,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2006年4月版。 【3】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高振农,大乘起信论校释【M1.中华书局.1992年4月版。 【5】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任继愈,中国哲学史【M】_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业露华,《中国佛教伦理思想》,上海社科出版社,2001年版。 【9】张志刚,宗教研究指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10】汤一介,《早期道教史》,昆仑出版社,2006年3月版。 【11】(宋)赞宁,宋高僧传【M】.中华书局,1997年10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