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佛教频道 > 菩提路上 > 佛教文化 > 正文

热闻

  • 图片

佛教思维法:三条途径到达心理平衡的状态

2013-07-11 09:15:01  来源:闽南佛学

\
 

  二、心理平衡与自我暗示的表现方式

  阿Q精神充斥着在这个社会每一个角落,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这种自我精神调解。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受着心理上的打击与冲刺,而在承受外来冲刺时总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使自己有理由活下去。

  心理上的不平衡导致人们从外在的东西来弥补内心的缺失。一个小孩看别人吃“糖”自己非常想吃,可是没有人给他。在他以后的日子里,他会为了弥补想吃“糖”的愿望,去吃很多“糖”,并且非常有这方面的嗜好。一个人在小孩时心理哪方面受到挫伤,他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知不觉主动去弥补这种心理挫伤。当官也好,发财也好,读博士也好,都是基于一种心理上的内在的基本要求。从好的方面来看,它是上进心的表示,社会的原动力,也是人的本能的需求与自尊心的需要。美国许多优秀人才,在他们积蓄到亿万财富的时候,不知自己要做什么。有些人采取了自杀,因为他实在想不出活着还有什么可供他去追求的。他的自尊心、自我成就感已经得到极大满足,更深一层的心理上的空虚感,令他生不如死,他只有以自杀的方式向天国报到。在他的自我心理暗示下,活着就是追求成功,成功后他的任务也完成了。

  经常有人为了求个心安,在佛祖面前念念有词:“佛祖啊!你保佑我吧!保佑我升官发财吧!保佑我子女平平安安!”仅仅在于求个心安,保个平安,并没有真正理解佛的教法。他们只知道给佛捐钱可以消灾免难,没有更上一层的追求。他们时刻处在心理不安稳的状态,在他们的心态里,老是怕发生意外,于是用一点点小小的钱,图个心安。在这种心理自我暗示下,认为“佛菩萨会保佑我的,我会没事的”。实际上,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自心的无穷能量。

  这种心理上的自我暗示是在自己欺骗自己的前提下发生的。一个人的情绪,在接受人的主观意识的暗示下,可以产生快乐或痛苦的感受。只要你每天早上起来,告诉自己许多遍“我很快乐,我很快乐,我真的很快乐!”并且确认自己真的很快乐,人的情绪受自己主观意识的影响,马上会变得快乐起来,并且长期以往,快乐的性格会慢慢增长,会活得越来越快乐。情绪是假的,你只要欺骗它,告诉它,就会随着你的意愿所转变。追随着你的意愿忽高忽低,或者痛苦,或者快乐。人世间一切的东西都是假的,因为世间上的一切存在是因为人的存在,没有人的存在,万物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万物的存在与否与你的存在和情绪感受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一切的感受与情绪都是虚假的,是在人的情绪意识作用下,才产生了诸如快乐与痛苦的感受。是假的东西并不是不存在,而是你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你看到了问题的实质,出现了万物虚假性的思维框架,那么你就不会为感官世界的乐而迷失本性,也不会为痛苦感受而怨天恨人。你的心处在平平坦坦的一望无际的空际中,不起任何怨憎爱恨的念头。因为一切的感受都是情绪在起作用,而情绪在人的自我意识暗示下,或在固定模式的思维下,产生了忽明忽暗的意识流。

  树立这种假的、空的思维观,是为达到最佳心理平衡状态。最佳心理平衡状态是谁?那就是佛陀,他已根除了一切无明烦恼。心理上达到最佳状态是要去除贪嗔痴等种种无明烦恼,直达生死根本解脱。而达到根本上心理平衡的最佳状态,就要走三条途径,那就是戒定慧三种思维。

  三、从戒定慧的思维观来看心理平衡的途径

  戒律是约束人的恶性宣泄,培养人的善性流露。佛教提倡不杀生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培养我们正常的人生心态。一个小孩如果喜欢残杀动物,暴力倾向明显,他长大了多为心态不正常,常为社会带来黑暗面,入狱机会多多。而一个爱护动物的小孩长大后,与社会比较合群,显得有爱心,能助人为乐,心态比较正常,不会有过激的行为出现。戒的作用在于防非止恶。人如果具备宏观上的防非止恶的思维观,那么任何事情来临之时,他都不会破坏他本有的那种不为恶的心态。佛教讲恪守五戒得人道或者天道,以持五戒功德殊胜,可以生天享福。生天者当念佛、念法、念僧、念布施功德、念天德清净、念戒行清净。世尊开示:“欲修天随念者,应独居静处禅思:有四大王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

  他化自在天,及上界诸天;彼等诸天,因具备那样的信,故死后得生彼处。”只要具备生天的信德,深信我六念功德可以生天,具足信心,心系天德,心念自然正直,伏烦恼盖,便发生近行之禅支,可得生天之愿。这一切的行为过程,都是在自我暗示下完成的。首先心理自我暗示,我一定可以生天,有什么作为理念支持呢?便是六念功德,如念佛功德,深信佛德清净不可思议,心中希慕佛德向佛学习,内心自然具备伏断烦恼盖能力,便生五禅支,心与天人同样清净,便具备生天的能力;如果此心已断欲界念头,具备色界禅定,便生色界天;具备无色界禅定,便生四无色天。

  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恪守道德观念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是个干净的人;或者出于信念,或者自我暗示自己是个高尚的人,这样,他会活得比较开心。把高尚情操作为自我体现的时候,人的心理就平衡。宗教的作用往往如此,它能激发人类美好善良的一面,来体现一个人生存的价值。作为一个佛教徒,不管他要成为菩萨也好,罗汉也好,首先要激发他真善美的一面,以利他为要务,实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以期能积功累德。当福德与智慧圆满的时候,他的佛道也就完成了。这个过程是心理自我期许、自我暗示的过程,也是心理平衡的过程。

  佛教经常提到业力不可思议,福德不可思议,定力不可思议。在三学中,定学是通于外道的,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人,一定要从定力才能得到往生。不具备色界、无色界禅定力的人,是无法生到天上的。至于佛教禅定是通向涅槃寂灭的,就像木柴被火燃烧后,只剩下一堆灰烬。木柴就如我们的身体,火就像是禅定力,经过定力的烧炼,闪烁出寂灭的智慧火花,这智慧的火花荡尽一切烦恼覆障,完完全全化作烟尘,向十方法界无尽空间遁逸而去,再也不会有任何牵挂、贪恋。在他的心理上,无须回头再望一眼世间,就此与尘世脱离。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香港在线 中国 国际 军事 社会 言论 教育 图片 访谈 财经 产经 宏观 食品 金融 科技 娱乐 体育 明星 健康 女人 汽车 艺术 佛教 副刊 历史 电视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