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玄奘大师与唐太宗
佛教作为世界公认的三大宗教之一,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经过短暂的碰撞,就迅速融入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与原有的中国文化——儒、道文化相辅相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主要力量。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也与中国的政治文化相交织,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政治文化。可以这样说,自两汉以来,无论是王朝的更替,还是社会的变迁,在中国政治生活中都能看到僧人的影子,都能感觉到佛教的色彩。
一、 佛教与中国帝王
从佛教的发展来看,佛教与中国国家的命运是经常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佛教与帝王的关系上。从佛教传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它就与中国的帝王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这种缘表现的或深或浅,但是,可以肯定地说,自三国两晋南北朝,在中国的帝王中,还没有一个人能绕过佛教而治天下。下面是涉足佛教较深,并且对佛教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几位帝王。
1、汉明帝夜梦金人,法轮初转中原大地,汉明帝起了重要作用。汉明帝刘庄是中国东汉时期的第二位皇帝,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公元57-75年在位,年号永平。相传,汉明帝在公元64年前后曾做一个梦,“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第二天,传问群臣,问:“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于是,就有了蔡愔、秦景出使天竺(今印度)寻佛的史实。因为蔡愔、秦景的出使,最后就有了天竺高僧摩腾、竺法兰来中国,就有了白马寺,就有了第一部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由于汉明帝的一梦,从而促成了中国向西方求法,佛教也开始在中国展开了新的一页。可以这样说,佛教第一次与中国结缘,就是先通过帝王开始的。
2、梁武帝虔心向佛,不做君主,做法王,推进了佛教的中国化。梁武帝萧衍是中国第一个信佛的皇帝。他活了八十六岁,在位四十八年,以佛法治国。不但修造了大量佛寺,而且还翻译和撰写了大量佛教著作。他礼请达摩祖师东来传法,不仅促成中国禅宗的产生,在佛教僧制的中国化和佛教素食方面也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位期间,多次召集佛法大会,并亲自讲经说法。晚年,甚至还抛弃位高权重的皇帝不做,四次舍身同泰寺为佛子,自愿服务众生。成就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景象,可以这样说,没有梁武帝,就没有江南大地佛教的繁盛。应该说,在中国历史上,与佛教渊源最深的帝王,就是梁武帝。
3、唐朝武则天少年出家,当政后崇信佛教、广修寺院,使佛教在中华大地迎来了鼎盛时代。武则天十四岁时,曾经在感业寺出家,后来再度入宫,并于公元690年,当上皇帝,独揽一国大权。武则天对佛教有很大的贡献,她敕令开凿敦煌石窟,敦煌巨大的弥勒佛石雕,就是在她的执政时期完成的。另外,武则天对于僧团的敬重,也是历代皇帝无可比拟的。华严宗的祖师法藏、禅宗的北宗祖师神秀,都被武则天敕封为国师,甚至禅宗的南宗祖师惠能大师也受过她的礼敬。另外,武则天在佛学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佛教徒常念的《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就是她撰写的。武则天对佛法有极深的造诣,还为经典做过注解。佛教在唐朝能被如此地发扬光大,与武则天的大力推崇不无关系。
4、宋太祖赵匡胤遣使求法,《大藏经》初刊问世,为佛法在后世的弘扬奠定了文字基础。宋太祖即位(公元951年)之初,即对后周世宗的废佛令予以停止,一反前代的政策,给了佛教以适当的保护。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为恢复被北周重创的佛教,他首先度童子八千人为僧,并建立译经院,并制定一些规章,如译场人员设译主、证梵义、证梵文、笔受、缀文、参详、证义、润文(后更设译经使)等,组织比较完备,第一次将佛典翻译列为国家事业之一。宋太祖赵匡胤对佛教的最大贡献是命内官张从信赴益州(今成都)雕刻《大藏经》。《大藏经》的刻制历十三年,总共完成四百八十函(也就是有四百八十个书套),五千零四十卷。这是用木刻板印制《藏经》的开始,它后来成为中国一切官私刻藏经的范本,来传到高丽、日本,成为朝鲜、日本刻藏的共同准据。宋太祖木板印刻《大藏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印刷佛经,它为明清更大规模地印刷《藏经》开创了先河。
佛教与中国帝王的渊源当然不限于这些。隋文帝广兴佛事;李世民玉华宫赞法;一代天骄马吉思汗“以佛治心”;和尚皇帝朱元璋把法事视为国事;雍正自称和尚和野僧;慈禧太后号称老佛爷。可以说,与佛结缘的帝王曾出不穷。当然,缘有善恶,与佛结“善缘”的帝王兴教弘法;与佛结“恶缘”的帝王带来法难。比如:“三武一宗”灭佛 (北魏太武宗、北周武帝、唐代武宗、五代周世宗)。总之,佛教与中国帝王之间关系,大体表现为“既冲突又相辅”的格局,一致的部分表现为:弘扬佛教,拉拢僧侣;冲突的部分表现为:对佛教毁灭与对佛教徒的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