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佛教频道 > 菩提路上 > 佛教文化 > 正文

热闻

  • 图片

道坚法师:永明延寿禅师与万善同归论

2013-09-27 17:11:00  来源:宝华寺

  (四)修持万善的具体内容 

  延寿禅师提倡修持万善,或坐禅或念佛,或诵经礼拜,或讲经礼忏,将诸善业,回向净土。他说: 

  经云,如坐禅昏昧,须起行道念佛,或志诚洗忏,以除重障。策发身心,不可确执一门以为究竟。……若睡眠覆障,即须策动念佛诵经,礼拜行道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万行无废,所修行业,回向往生西方净土。 [8] 

  在众多的善行中,延寿禅师最为重视戒律的行持,甚至他说虽然具足智慧而无戒德则如禽兽无异。有的人虽然知识浅薄,地位卑下,但受持净戒而名为“胜士”。他劝导说: 

  而能行此戒者,得生好处及得道果。又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怖畏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舡。 

  又如今末代宗门中,学大乘人多轻戒律,称是执持小行,失于戒急。……故经云,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从定发慧,因事显理。若阙三昧,慧何由成。是知因戒得定,因定得慧。 [9] 

  戒能除诸恶病,除大怖畏,照破昏暗,济渡恶道等,并指出宗门中已经流行以大乘甚深之法为名,而轻视戒律的现象,倡导以戒为戒定慧三学之首,因戒得定,因定发慧,是典型的“以戒为师”的风范。 

  在大乘诸度门中,延寿禅师提出以布施(檀施)为先的理念,布施能真正体现大乘菩萨的度世情怀。《万善同归集》载: 

  又且诸佛化门,檀施一法,为十度之首,乃万行之先,入道之初因,摄生之要轨。大论云,檀为宝藏常随逐人,檀为破苦能与人乐,檀为善御开示天道,檀为善府摄诸善人,檀为安隐临命终时心不怖畏,檀为慈相能济一切,檀为集乐能破苦贼,檀为大将能伏悭敌,檀为净道贤圣所由,檀为积善福德之门,檀能全获福乐之果。檀为涅盘之初缘,入善人众中之要法,称誉赞叹之渊府,处众无难之功德,心不悔恨之窟宅,善法道行之根本,种种欢乐之林薮。富贵安隐之福田,得道涅盘之津济。 [10] 

  延寿禅师将布施一法首推为万行之先,十度之首,是入于佛道的首要因素,滋养色身慧命的重要方法。在修习佛道之路上,以身口意三业的净化为基准,而布施波罗蜜中是清净三业的最好手段,所以他说布施为入道之初因。布施,不仅为十度之首,也是菩萨四摄法之首要行法。布施能使人远离无尽的贪婪,对个人的修持及家庭的和睦、国家的富强、世界的和平、宇宙的和协,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延寿禅师重新拈起达摩初祖“藉教悟宗”的古训,认为语言文字在修持佛道中有重要的地位,所谓“谛入圆诠深探佛意,即多闻而成宝藏,积学以为智海。从凡入圣,皆因玄学之力”。这里说的玄学即是佛陀为化导群生的种种言教,即三藏十二部灵文。虽然真性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所诠表,然语言文字如标月之指,能令人依圣教量而见道起修。所以,“言为入道之阶梯,教是辩正之绳墨”, [11] 不能因为直下见性的说法而覆没佛陀开演的广大智慧法门。这是针对有些禅师执于偏空,否认言教的通用而堕入无知的偏见,甚至自蔽慧光,于甚深的般若法门如聋若哑。其实延寿禅师的这种批评是悲心切愿所发,今日的佛教同仁应当深思之。 

  佛子不但应当深入教理,广学博究,还要学习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精进求法精神,参寻十方,亲近善知识。延寿禅师引《法华经》中佛陀曾经“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来引导众生的向进之心,应广泛地学习圣教,亲闻善士。佛教的发扬和传播,善知识的作用极其广大,是众生成佛的一大因缘,所谓“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可轻视而自甘堕落。

  在薰修佛法的过程中,有人倾向于保守的姿态,以为凡是未证佛地就不能说法度人,甚至于说法有损自行。延寿禅师鲜明地告诉我们,说法度人是代佛宣扬的一大福德资粮,即“以凡夫心同佛所知,用所生眼齐如来见”。讲经说法者应当以圣教量为根本,以种种譬喻开显正道,“其福最胜”。甚至说法之人戒足羸劣,然能说法利人,若有“供养是人者,则为供养十方佛”。可见说法利人是住持正法的基本手段,修习万善利人,当讲经说法。 

  乐修善法之人,应修礼拜供养之法。礼拜供养的对象是“父母、和尚、师长有德之人”及三宝等。为人谦恭谨慎是一个人德行具足的表现,能礼拜供养三宝及父母师长有德之人者,都是大菩萨历劫修因的历程。 

  延寿禅师根据《诸佛福田经》等内容,认为聚集福德因缘的方法应该广泛参与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如修治道路,洁净“佛塔僧房”等,乃至“看病、浴僧、义井、圊厕,扶危、拯急、济用备时”,都是不思议之行。他引《大报恩经》的修福之业说: 

  若以饭食璎珞施人,除去嗔心,以是因缘获得二相,一者金色,二者常光。乃至扫塔涂地,给侍众僧,起恭敬心,成殷重业,发一念之微善,成无边之净缘。 [12] 

  以一念的微善都能成就殷重的道业,何况瞻病施药令众生三业清净,修建浴池净化众生,开凿义井济世饥渴,安设厕所予人方便,甚至济困扶危,救济急难,功德更是难可称计。他还广引经证,开示种种社会慈善事业: 

  经云,若种树园林,造井厕桥梁,是人所为福,昼夜常增长。高僧传云,道安法师感圣僧语曰,行解过人,只缘少福,能浴众僧,所愿必果。或平治坑堑,开通道路。或造立船筏,兴置桥梁。或于要道建造亭台,或在路傍栽植华果,济往来之疲乏,备人畜之所行。六度门中,深发弘扬之志。八福田内,普运慈济之心。……或施食给浆,病缘汤药,住处衣服一切所须。安乐有情,是诸佛之家业。抚绥沈溺,乃大士之常仪。……或施无畏,善和诤讼,哀愍孤露,救拔艰危。福受梵天,行齐大觉,因强果胜,德厚报深。华严经云,又放光明名无畏,此光照触恐怖者。非人所持诸毒害,一切皆令疾除灭。能于众生施无畏,遇有恼害皆劝止。拯济危难孤穷者,以是得成此光明。又慈悲喜舍种种利益,度贫代苦轸念垂哀。及施畜生一抟之食,皆是佛业无缘慈因。 [13] 

  延寿禅师根据《诸佛福田经》所示的慈善事业,从公共、卫生医疗到扶危济困等,关注面非常的广泛。他以为“放生赎命,止杀兴哀”能“续寿量之海,成慧命之因”。以“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的慈悲之心,救护一切生命,乃至斋戒不杀,“或不啖有情,或永断荤血”,以之为长寿之缘,积大慈之种智。因尊重生命及护生因缘,“或代诛赎罪没命救人,或释放狴牢赦宥刑罚,或归复迁客招召逋民,或停置关防放诸商税,或给济贫病抚恤孤惸”,常怀仁恕之心,惠念一切生物,利乐有情。 

  总之,诸福田中,以慈心为本,“或尽忠立孝,济国治家,行谦让之风。履温恭之道,敬养父母,成第一之福田”。或称扬善行,褒扬贤德,“助发勇心,喜他之荣,同兴好事。削嫉妒之虿刺,息忿恨之毒风,起四无量之心。摄物同己,成四安乐之行”。

  三、结语

  佛教是现实的佛教,在重视理性的悟入同时,不能远离人民大众,或脱离大乘菩萨利他情怀,堕入灰身灭智的小乘根性。也就是说,佛教固然有超然的一面,也有社会性的一面,片面地强化或执著某一方面,必然导致一定的偏差,如偏执真性而轻视善行的顽空之见,或执著外在的形式主义而否认佛教的神圣与超然等,都是偏离中道正观的边邪之执。 

  延寿禅师在五代宋初提出万善同归真实的理念,让人们关注人生与社会,在世俗的磨砺中精进修习,在成就他人的奉献中成长。佛道的圆成,本不偏离生活,在世间成就佛道,在世间践行佛法,奉行世出世间圆融不二的精神。 

  若口唱大乘而偏于顽空,实际还不如小乘教有益。现代是多元文化的社会,佛教只是多元化世界的一种价值观,如果中国佛教还偏执于固步自封,以逃避现实人生为终极关怀,该作为时不作为,那么,再优秀的文明也将在我们存在的时空里退出历史的舞台。因此,以延寿禅师的万善同归论为龟鉴,反省中国佛教的现代价值观念,直面人生,在现实的社会作出自已应有的一份心力,则正法住世以济度天下,才不是空口悬 

  [1] 《万善同归集》卷上,收入《大正藏》四十八册,958页下。 

  [2] 《万善同归集》卷上,收入《大正藏》四十八册,958页上。 

  [3] 《万善同归集》卷上,收入《大正藏》四十八册,958页上、中。 

  [4] 《万善同归集》卷上,收入《大正藏》四十八册,958页中、下。 

  [5] 《万善同归集》卷中,收入《大正藏》四十八册,959页上、中。 

  [6] 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故名三十七道品。 

  [7] 《万善同归集》卷上,收入《大正藏》四十八册,958页下—959页上。 

  [8] 《万善同归集》卷中,收入《大正藏》四十八册,963页下。 

  [9] 《万善同归集》卷中,收入《大正藏》四十八册,965页中。 

  [10] 《万善同归集》卷中,收入《大正藏》四十八册,970页下。 

  [11] 《万善同归集》卷中,收入《大正藏》四十八册,965页中。 

  [12] 《万善同归集》卷中,收入《大正藏》四十八册,980页下。 

  [13] 《万善同归集》卷中,收入《大正藏》四十八册,981页上、下。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香港在线 中国 国际 军事 社会 言论 教育 图片 访谈 财经 产经 宏观 食品 金融 科技 娱乐 体育 明星 健康 女人 汽车 艺术 佛教 副刊 历史 电视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