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卍”字意义的历史流变与争议

  \

“卍”字有左旋和右旋之分,到底哪一个是对的,众说纷纭(图片来源:资料图)

  “卍”字是在佛像及佛教文物中常见的符号,读作“万”或“室利靺蹉洛刹囊”,是佛陀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据《长阿含经》说,它是第十六种大人相,位在佛的胸前。又《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六说,是佛陀的第八十种好相,位于胸前。《十地经论》十二卷说,在悉达多未成佛时,胸臆间即有功德庄严金刚“卍”字相。

  《方广大庄严经》卷三说,佛的头发有五个“卍”字相。《有部毗奈耶杂事》第二十九卷说,佛的腰间也有“卍”字相。《大般若经》第三百八十一卷说,佛的手足及胸臆之前都有“卍”字。

  这个“卍”字是个吉祥的符号,称为吉祥海云,又称吉祥喜旋。这个符号在佛教之前的印度早已存在,印度教的主神毗湿奴和克里希纳,胸前就有“卍”字相,据说是胸毛。在古印度的传说,凡能统治世界的转轮圣王,皆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这个符号在公元前三世纪始被用于佛典。是以《金刚般若经》中说佛是法中之圣王,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

  “卍”字有左旋和右旋之分,到底哪一个是对的,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谓左旋,是指卍的折曲向左,如“卍”。所谓右旋,是指“卍”的折曲向右,如。现时看见的佛像有些是左旋的,有些是右旋的,究竟哪一个对呢?解答这个问题,要放在较大的脉络中去看。

  首先我们要知道,“卍”字不是在有了佛教以后才有的。在佛教以前的印度早就存在。在印度,这个符号叫swastika,由 Su (吉祥)和 Asati( 有) 两字合成,是一个寓意吉祥的符号。

  此外,在印度以外的地方也有发现。这些地方包括中国、俄国、西藏、日本、埃及、古代的克里特和特洛伊、斯堪的那维亚、苏格兰、爱尔兰、美洲的印第安土著、南美洲的玛雅、阿剌伯、美索匹达米亚、罗马和早期的基督教、拜占庭。由于广泛的发现,因此被视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像来研究,人类学家称之为“十字纹”或“太阳纹”,一般相信与太阳有关。

  在各地的发现中,左旋和右旋的“卍”字皆有。以中国为例,考古工作者发现,在佛教传入以前,在甘肃、青海、广东、内蒙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曾发现过“卍”字图案。而在各地陶器和丝绸上发现的“卍”字,有左旋的,也有右旋的。

  有学者认为左旋和右旋具有不同的意义。一说右旋的“卍”字代表太阳在北半球由东而南,然后在西的方向。而左旋的卍字代表黑夜。在印度,右旋的“卍”字代表父神的力量。而左旋的“卍”字代表母神的力量。还有一说法认为右旋的“卍”字代表生命的力量。而左旋的“卍”字代表邪恶的力量。

  这些都是一些学者的猜测,由于“卍”字的发现相当普遍,而且不像是从某一地方传开的,于是学者猜测它一定与人类的一样重要而又普遍的事物有关。有些则猜是一种古代易于防守的城堡的造型,有些猜是代表太阳运动的方向。

  在霎哈嘉瑜伽,我们知道,“卍”字是神祗格涅沙的符号。格涅沙是永恒的小孩,有一个象头,四条手臂,代表根轮的四块花瓣。衪的代表元素是土,相应矿物是碳。碳是一切生命的起源,亦是大地中最重要的元素。格涅沙是父神和母神创世时所分出来的第一个力量,因此代表生命的力量。现代的科学发现,从一个角度看碳原子的“云子电”,会看见(阿尔发)和(俄梅戛),从另一个角度看,会看见个(唵)字,从另一个角度看,会看见一个“卍”字。

  至于近代德国的纳粹党即“国家社会党”的党徽,由于“国家”和“社会党”的德文字头均为S ,两S交错而成“卍”形。希特勒认为卍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的使命,因而于一九二零年用作纳粹党党徽。应该指出的是,这与上述佛教的意旨没有丝毫的关系,要加以严格区别。

  佛教传入中国后,“卍”字也传入了中国。但这一符号如何翻译,却大伤脑筋。鸠摩罗什和玄奘都把它译为“德”,菩提流支在翻译《十地经论》时把它译作“万”,那是取万德圆满之义。到武则天的时代则乾脆把这个符号的音和义分开。她钦定读音为“万”,意思是“吉祥万德之所集”。至于左旋右旋孰妥,唐代慧琳法师撰《一切经音义》,认定“卍”字为妥,是以中国佛典中“卍”字相以右旋居多。但即使到了现代,这个字是左旋是右旋还是很不统一的,如《辞海》上写作“卍”,而《辞源》则写作“卐”。

责任编辑:yanglan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