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文化 漂洋过海来看你

  \
国清寺(图片来源:资料图)  

  天台山有座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祖庭。许多去过国清寺的游客,都会看到一块记载着名为“最澄”的日本高僧在天台山求法故事的石碑,还有一座殿堂,专门供奉着韩国高僧的坐像。

  这座古刹,平平淡淡地在山中伫立。然而,它沿着海洋散落开的庞大文化能量,让每一个顺着时间线去探寻的人,都感到震惊。

  一个宗派的传奇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必须得隐藏自己的教义,依附于道教等传统中国宗教来传播。而由陈隋时期的智者大师开创的“天台宗”,意义非常。

  它是中国最具特色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将儒家学说与印度佛学相结合;将道教义理与佛学思想相结合;将南方佛学的义理与北方的禅学相结合;将中国统一的历史需要与佛教的发展趋势相结合,从而产生了天台宗佛教的理论。

  换句话说,天台宗不仅恢复并递进了佛教隐藏多年的本来教义,而且促进了道教、儒学的衍化,让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空间更加立体,从而也增强了古时中国作为大国的文化实力。

  而早在天台宗创立之前的五世纪左右,曾经有一拨中国移民日本的浪潮。移民的路线经由朝鲜半岛,进入日本。佛教文化也因此传入。

  然而学说、戒律、教义的不完整,导致日本国内的佛教界乱象不断。许多僧人不知完整的戒律,喝酒吃肉、娶妻生子的都有。

  公元742年,中国著名高僧鉴真大师,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六次东渡,前五次都历经磨难未能成功,直到754年,第六次东渡才到达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鉴真大师不仅传扬了他所学习的律宗教义,完整了日本僧人的戒律,同时也带去了天台宗、禅宗的典籍。

  鉴真大师此行,除了弘法,无意中也将中医医术传播至日本,他还参与了日本著名寺庙招提寺的建造。这座完全按照唐朝建筑风格、建筑工艺建造的寺庙,被后世称为“唐招提寺”。今天已经成为日本的国宝,也成为我国唐朝建筑在海外的一个活化石。

  后来有一位日本和尚,在鉴真大师生前弘法的东大寺受了具足戒(完整的戒律),出于对佛教天台宗的强烈渴求,决定前往中国求法。他就是最澄大师。

  求法天台山

  最澄大师前往中国同样经历了天风海雨的磨难,他从海路来,经宁波到台州,先拜访刺史陆淳,并暂住在临海龙兴寺。

  到达天台山后,最澄来到国清寺、佛陇寺,跟随当时的天台宗大师行满学习佛法。

  最澄的学习态度十分虔诚、努力,因为来到了心目中的象牙塔,他除了学习,就是抄写经文,以备带回日本传法。他专门雇了几十人和自己一起抄写经文,一共抄了128部345卷。在抄经书之际,最澄无意中又受到了另一中华文化的滋养——书法。

  等到公元805年5月,最澄学成归国,他已是身怀三样“中华绝技”的高僧。这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佛法,另外两样便是珍贵的茶种、茶籽,以及书法碑帖。

  最澄带回的茶种,成为日本茶文化的源头。后世的宋朝时,日本高僧荣西再度访华,带回更丰富的茶种以及饮茶文化。荣西大师还因此写作了《吃茶养生记》一书,让日本的“茶道”正式完满。

  苦学多年,最澄学成归国。临别之际,除了老朋友台州刺史陆淳,还有台州司马吴凯、台州录事参军孟光、临海县令毛涣、乡贡进士崔謩、广文馆进士全济时等达官贤士,以及行满大师等僧人,纷纷作诗送别他。毫无例外的,他们都希望最澄能平安归国,在日本弘扬天台教法。

  最澄没有辜负中国诸师友的期望。他回到日本,在比睿山建立延历寺,开创了日本天台宗。

  天台宗对日本而言,不仅仅有佛教思想的意义,更进一步改变了日本的历史。

  日本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政治人物圣德太子,就是一位虔诚的天台宗信徒。这位聪慧的少年,早在593至622年时,就做过一件奇事。他说十分钦慕佛教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而自己就是天台宗倡导者第三祖师慧思的转世托生。

  圣德太子执政期间,亲自评注佛经,修建佛寺,提倡佛学,大塑佛像,他希望借助在朝野之间影响甚深的佛学,来推进国内政治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他还模仿中国的政治制度,在604年起草了所谓“宪法”,其中包含了佛教天台宗和中国训诫。

  整个唐代,日本前后派了15批遣唐使到中国,入唐留学僧90名,他们大多到过天台山,可见天台山对日本的影响。

  文化滋养,双向而流

  天台宗对朝鲜(古称高丽、新罗)佛法的影响同样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天台山高僧支遁就与高丽国僧人有交往。南朝陈代,新罗国僧玄光来中国求法,谒见台州三祖慧思。隋开皇十六年(596),高丽僧人般若来中国参学,谒见智者大师求得止观之法。

  天台山文化对日本、古朝鲜产生了重大影响,后来,这两国在特殊时期对中国有回向帮助。

  唐武宗时期,发生了在中国历史、佛教史上著名的“会昌法难”。大量的寺庙被毁,典籍失散。天台国清寺、佛陇寺等寺庙都遭受了大规模的破坏。而这个时候,日本、古朝鲜两地的佛教已发展得十分成熟。

  后来,吴越国国王派人到日本、古朝鲜寻求天台教典。日本朝廷得知后,指派当时的僧人抄写天台宗的典籍带入中国。后唐清泰二年,中国僧人子麟前往日本、高丽等国求取天台典籍,也受到热情接待。

  如上面所说,经过千锤百炼、同时杂糅了中国儒道文化的天台宗,所涵盖的意义早已不限佛教。若非当年日本、古朝鲜学习并保存了我国的天台教典籍,在历史灾难面前,许多宝贵的文化将烟消云散。

  天台山文化除了对日韩两国的建筑、音乐、书法、茶道、医学等方面的影响,民俗影响同样很多。

  梁立新编著的《神奇的天台山》一书中,收录了“王子成仙佑天台”的传说。

  相传,东周时,周灵王的太子王乔(名晋,因封地在乔被称为王乔或者王子乔)喜欢吹笙,天性善良。他看到天下战乱频发,民不聊生,多次向周灵王劝谏,但周灵王一味骄奢淫逸,治国无方,王乔十分失望。

  后来,王乔在嵩山遇到了天台高道浮丘公,随浮丘公到天台桐柏山修炼。王乔虔诚修道,感动了玉帝,就让他吹笙骑着仙鹤升仙了,封他为右弼真人。

  这位右弼真人的职责是护佑天台老百姓安居乐业。遇上大旱,当地百姓就会向他求雨。

  这一民俗传到了日本。日本将王乔这位仙人吸收进了本土的“神道教”,称作“山王——实神道”。

  沧海桑田,许多年来,中华文化一直在滋润着我们,也滋润着我们的“邻居”。(文/林立)

  (参考文章:梁立新编著《神奇的天台山》、胡正武主编《台学研究》、朱封鳌著《天台山佛教史》)

责任编辑:yanglan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