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希望 喜读经典》第六期
主讲人:文化学者韩望喜
金刚经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欢迎回来,这里是希望对话,我是陈希,我是韩望喜。今天我们继续讲《金刚经》。般若就是智慧,空性就是实相。今天我们讲“妙行无住分第四”。韩博士,上次我们讲到,佛陀回答须菩提“云何降伏其心”时,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陀发大悲心,菩提心,灭尽一切烦恼,度脱生死苦海。紧接着佛陀又说了如下充满般若智慧的话,“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您给我们讲讲吧!
佛的大悲心,大愿心。“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灭度,是灭尽烦恼、度脱生死。化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令他们远离轮回的痛苦,进入究竟的涅槃,了断一切苦报、烦恼,渡过生死苦海,到达不生不死之地。这是菩萨的大悲心性。要这样的降伏其心、安住其心,悲愿为本,菩提心才能成就。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字义,有消散的意思,即苦痛的消除而得大自在。所以涅槃最基本的含义是:摆脱生死轮回的痛苦,达到彻底解脱得境界。佛法说涅槃,有“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有余涅槃,通达一切法的寂灭性,远离烦恼而得到内心的解脱,即是涅槃。不再有物我、自他、身心的拘碍,每一众生都得此究竟解脱。
由此可见,发菩提心的开始,就是度化众生的大悲大愿。没有大悲大愿,就没有菩萨,也没有佛道可以成就。
同时不要忘了般若空性。菩提心是当体即空的菩提心。
对于一切众生,“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同时,又深切地体认到“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是《金刚经》的核心思想,即大乘法门的核心宗旨。
佛的智慧,是要彻悟众生缘起性空,这是对般若空性智慧的深切证悟。这种大悲心和破除一切执著的大智慧同时运用,悲智双运,像金刚一般锋利,斩断一切烦恼,不为一切烦恼所无染,这样的大菩提心,才能安住其心,才是金刚不坏之心。
佛陀在说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句话之后,紧接着又说了这样一句话,“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关于我的观念,关于人的观念,关于众生的观念,关于寿者的观念。这四种观念,都是执著于自我或众生而产生的观念,都是应当扫除干净的。
哪里有“我”?修行者,第一应撇开“我”字,要“无我”。人无我,法无我。所谓我,不过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聚合而成,哪里真有一个“我”?瑜伽行派的重要奠基人世亲曾解释说:把色、受、想、行、识五蕴当中的某一蕴当做实有的自我来执著,这种观念叫做“我相”。
没有我相,哪里有人相?哪里有人我的分别执着?认为在一期生命中,由于命根不断而保持人格统一体,这种观念叫做“人相”;
既没有我相,也没有人相,又哪里有这生死流转的,在三界中轮回的众生?认为是生生世世延绵不断、实有自性的连续体,这种观念叫做“众生相”。
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又哪里有对于相续的寿命的执著?认为每个生命体都有一期寿命,这一期寿命结束之后重新在六道轮回中投生,这种观念叫做“寿者相”。
一切当体即空,实相非相。通达了我、人、众生、寿者的无相,即是般若智慧的妙用。我是如幻的,众生是如幻的。众生不知无我而执着实有,把因缘和合的生命体当做是有不变本质的实在的东西,由此产生种种执著与自我的虚妄观念。如能达自性空而离自我的妄执,即能解脱而入无余涅槃。
《金刚经》认为,唯有以般若观照实相,即对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态度,才能认识真相,只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六祖惠能深深领悟这个道理,无念为宗,就是不于境上生心,心不染着,《金刚经》说:“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相为体,外离一切相名为离相。即相离相,即空离空。《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者,即是非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无住为本,“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心住于境,则心为外境所束缚,若不住境,则得到解脱。
江味农居士说:发心为一切众生,此即降服我相。无论人与非人,皆度之成佛,亦本来是佛,此即降服人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心中不起如何能度尽之念,此即降服寿者相。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此即降服众生相。
这四相实际上都是由一个“我相”所开展出来,所以,佛教特别注重破除“我执”。
菩萨如果有此四相的执取,于此就会生起颠倒之心。要怎样远离四相的颠倒梦想呢?先以“我相”的我来说,我的身体是五蕴和合,没有主宰性;是缘生幻有,没有常住性;是业报所感,没有自在性;是处处有障碍,没有普遍性。所以五蕴假聚法的我,实在是缘生缘灭的,如此,我相即除,也就没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结缚。
扫荡四相,要有般若的大雄大力,就如同《般若心经》所言:“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因此,菩萨行者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必先借助般若力,空去五蕴相,才能降伏执取“四相”的妄心。
韩博士,现在我们讲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佛陀继续说道:“再者,须菩提!菩萨了知一切诸法,其性本空,都是缘起缘灭,所以对于世间所有的万事万物,都应无所执着,以不执著的心来行布施。在此无住法中,修行布施,利益众生。也就是六根清净,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而去行布施。
这是什么缘故?若菩萨修行无相布施,没有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福德是不可思量。
“须菩提!你意下如何?你认为东方的虚空可以思量吗?”
“不可思量的,佛陀!”
“须菩提!那么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的虚空,可以思量吗?”
“不可思量的,佛陀!”
“须菩提!菩萨因体悟三轮体空,不执着事相而行布施,不执著于诸相布施而进行布施,其所得的福德,也和十方虚空一样,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只要依着我的教法修行,不执著于诸相,自然能令妄心不起,真正安住于清净的菩提本心。”
所谓“妙行无住”,就是说心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有住即是住相,就是对诸法产生虚妄分别;若不住相,就不为妄境所动;不为妄境所动,则不生不灭。此不住之住,才是真正的奥妙之行。不着相布施,也就是菩萨在行布施时,了达布施者、受施者及所施物都是同一空性(三轮体空),即无能施之心,不分别受施之人,不见有施之物,当然布施后不存求报的念头。
如果因布施而产生骄傲,觉得而有我是能施,他是受施,所施之物如何如何,希望受者的报答或者来生的福报,甚至因此贡高我慢,这都是由于住于法相而产生的,这哪是菩萨行?不但不能成佛,甚至连证得小乘行者的解脱也不可能。不住于相的布施,才能降服烦恼,安住菩提心。无相布施,只是因为同体大悲。
我们在六祖坛经里能见到这样的故事:
《坛经》“疑问品第三”中说:韦刺史问六祖大师:弟子我听说当年达摩大师初到中土想度化梁武帝,梁武帝问道:我一生建造寺院、度化僧众、布施财物、广设斋会,这有什么样的功德?
达摩大师说,实在是没有什么功德。
韦刺史不解,请六祖大师为他解说。
惠能大师说:实在是没有什么功德的,请不要怀疑圣贤的话。梁武帝心中生起邪见,不懂得真正的佛法。
建造寺庙,敕度僧人,布施舍予,广设斋会,只能称为追求福报,不可以将求福认为是功德。功德在真如法性之中,而不在于行善求获福报。
惠能大师说:明心见性就是功,平等无二就是德。每一刹那都不住于相,无所滞碍,时常照见本心自性,真实不虚,发挥妙用,这就是功德。内心谦虚处下就是功,外行合乎于礼就是德。自我本性合藏万物就是功,自心本体超离俗念妄想就是德。不离开自我本性就是功,运用自我本性而无所浸染就是德。如果寻求功德的本性,只要依照这些来做,那就是真正的功德。修功德的人,心中对人就不会产生轻视,而始终奉行广泛的恭敬心。心中时常轻视他人,自我的执着不能断灭,自然是没有功的。自我心性如果虚妄不真实,就自然是没有德的。这是因为一贯以自我为大、我执太重,时常轻视一切的缘故。
星云大师讲过一个故事。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信徒都挤得水泻不通,因此就有人提议,要再扩建更宽敞的讲堂。
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装了一百两黄金,送到寺庙给诚拙禅师,说明是要捐助建筑讲堂之用。禅师收下黄金,就忙着处理别的事,信徒对此态度十分不满,心想:一百两黄金可不是个小数目,怎么这个禅师拿到这笔巨款,连个谢字也没有?于是就尾随禅师的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口袋子装的是一百两黄金呀!”
禅师淡然的应道:“你已经说过了,我也知道了。”信徒更是生气,提高嗓门道:“喂!师父,我今天捐的是一百两黄金呀!难道你连一句谢谢也没有嘛?”
禅师刚好走到大雄宝殿就停下:“你捐钱给佛祖,功德是你自己的,如果你把布施当成一种买卖,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从此你和佛祖银货两讫!”
这虽是一则禅门趣谭,但是也警醒我们布施时要能不住相,不可以把布施当成银货买卖。佛陀把布施福德的果喻为虚空,果亦是从因中来,在布施时心如虚空坦荡无为,没有亲疏好恶的拣择,果报就能像虚空广大殊胜。要如何做到视一切众生如赤子,能内破悭吝心,外行利益事,有三种妙观可以培养我们如虚空廓然的平等心。
深解空性的无相布施,并非否认布施的善性,否则就成了无记布施,失去了明显的善恶特性。所以初发心的菩萨不要会错了意,佛陀以十方虚空为比喻,就是说明无相布施的福德广大而不可思议。佛陀所说的,是要“离一切相,修一切善”。
我们的一颗心,每天纷纷扰扰不已,如经典上所说:“念念如瀑流。”凡夫心住在五欲声色的追逐中;四果圣贤住在寂灭的法乐里;菩萨则以游行教化众生为事业。经文中,佛陀教诲菩萨要明白不住六尘的布施,福德如虚空不可思量。最后并且要菩萨“应如所教住”,如虚空无住而住安住其心。
心住在哪里呢?千古圣贤都在觅求这个无头无尾的“无位真人”。禅门中,二祖慧可立于大雪中,献臂求法,希求达摩祖师能开甘露法门,为其安心。达磨祖师一句:“觅心了不可得,我已经为你安心了。”心,虽然瞬息幻化多变,但佛性不论入驴腹马胎亦不减损半分!心既是生灭迁流,当然觅心了不可得,就像我们被波涛汹涌的外相所蒙骗,见不着海里其实是平静无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