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首页
  • 网站导航
  • 新闻客户端
  • 繁體
盛世菩提
  • 要闻
  • 专访
  • 观点
  • 视界
  • 沙门
  • 文萃
  • 学苑
  • 禅茶
  • 素食
  • 艺术
  • 道坚法师:佛教养生文化略说

      佛教养生,重在养心,以法养生,就成了佛教特色的养生法。所谓以法养生,即重视佛法之修习,令正法长住于心。
    2013-06-04 15:01
  • 内心的和平是世界和平的坚实基础

      内心和平是世界和平的坚实基础。本质上,世界安宁和谐的基础是由我们每个人创造的,需要寻找内心和平的方法。
    2013-06-04 12:32
  • 明海大和尚同北大校友谈佛法

      一个偶然的机缘,看了一本介绍弘一大师的书,从而接触到佛教,一下子明白了,人生应该着意的地方在那里。
    2013-06-04 10:15
  • “中国妈妈”爱里缺少的三样东西

      “中国妈妈”都是极爱孩子的,甚至会爱得死去活来。但是,在我看来,“中国妈妈”对孩子的爱里面,缺了三样东西。
    2013-06-03 09:24
  • 柏林禅寺早晚课:无上妙音唤醒失忆的佛性

      100余位法师以及数十位居士都乐当“配角”,紧跟维那师,发出无比美妙的和声,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海潮音!
    2013-06-03 09:06
  • 明奘法师开示:最优秀的人才来做和尚

      释迦牟尼当时长得最帅,受的教育最好。家里的漂亮太太起码就有三个,他觉得没意思,不开心,去做和尚了。
    2013-05-31 15:19
  • 佛教对浙江茶叶和茶文明的影响

      茶叶与佛教有着迷惘之缘。浙江茶叶作为中国茶叶的重要组成局部,更是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13-05-31 14:05
  • 民国年间柏林禅寺的得道高僧格应大师

      格应大师是我们柏林禅寺民国年间的得道高僧。他本来的字号现在已无从查考,只大略知道他是赵县本地人。
    2013-05-31 12:49
  • 丰子恺:我的老师李叔同

      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好比全能的优伶: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小生像个小生,起大面又很像个大面……都是“认真”的原故,说明了李先生人格上的第一特点。李先生放弃教育与艺术而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迁于乔木,不是可惜的,正是可庆的。
    2013-05-31 09:52
  •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佛学回答

      从佛法的角度看:但有名言都无实义,只是戏论而已!
    2013-05-30 15:47
  • 佛教艺术当代风采──《华严经》公演礼赞

      我说,《华严经》的演出,是香港演艺史上的一座丰碑、一个里程碑,就因为它体现了中国两千年来“写意”这一美学传统。本剧的创作者、编导者,最显着的美学追求,不在故事,不在情节,不在人物塑造,而在华严艺术的意境,这就抓住了“牛鼻子”、抓住了最本质的东西了。
    2013-05-30 13:48
  • 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

      佛教在我国的传播,是与佛教经典的翻译同步进行的。传说最初见于东晋成帝时的《支敏度录》中的《四十二章经》是我国第一部汉译佛经。
    2013-05-30 10:13
661条 上一页 1..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6 下一页

    盛世菩提

    如视观

    中华僧音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举报投诉须知| 诚聘英才|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014号
Copyright 2012 - 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