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报》专访明贤法师相关报道(图片来源:中国贸易报网)
关于护法:我把自己豁出去了
记者:一年前从《一位僧人眼中的‘法海你不懂爱’》到现在,您在网络上开展了多次的“护法”行动,这些行动背后的原因是怎样的?
明贤法师:简单来说就是有些事情实在看不下去了,作为僧人有些话要说,是不得不为。本来向社会去喊话并不是我们的职责,而是应该依靠社会自身的良性净化。
前段时间发生的几件事情,人们似乎是在享受着先贤文化的同时,亵渎自身的文化,这是令人痛心的事情。
而做这些事情的人,也是我们的血肉同胞,显得很无知。他们每天都在享受文化的滋养,却在做颠倒的事情,原因在于当今社会的“俗”文化与“雅”文化的脱节,俗文化覆盖了群众,我们自身高雅的文化又很难推广。俗文化绝大多数是舶来品,我们对它无法提升。
我们很多人对自身的文化缺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站在自己文化的土地上挖自己的根,很多诽谤佛法的人,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所以就出来说说话。
某些问题,如果是针对我个人的,倒也罢了,但如果是针对整个三宝和过去诸大祖师,那是不行的。这样可以让一些无知的人有一些知识,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如果让无知无限度的膨胀,会引起一种大众的普遍无意识,这就会演变成一种社会问题。我们的发声,可能会让一些人从肆无忌惮,变得有所警惕,比较公正地来看待问题。
如今佛教已经进入了公共空间,很多与佛教有关的问题成为了公共事件,佛教以什么样的姿态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是躲不掉的问题。
佛教如果遇到重大问题不发声,佛教就会以一种扭曲的形象出现在社会视野中,从而导致一部分人的善根被毁坏。
现代社会极其欠缺佛法知识对大众的普及,当社会事件发生,佛教徒参与其中引导社会舆论向客观公正的方向发展,这应该是一种社会责任。
虚云老和尚曾经讲过一句话:“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如果与佛教相关的社会舆论出现了问题,我们还不拿出佛法中的正理直面,听凭他人的善根被摧毁,那就是我们的责任了。
记者:在护法的过程中,您会不会遇到很多不理解的声音?
明贤法师:那年年初,我第一次听到《法海你不懂爱》这首歌的时候,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忽然之间各种骂声和水军铺天盖地地都来了,那一年大年三十的整个通宵我都在面对这种谩骂,一个人面对成千上万的攻击,不仅攻击我个人,连佛陀、历代的祖师大德都不放过。
开始的时候我自己也会怀疑,一位出家人参与网络上的辩论有什么意义,可是我发现网络本身也是一个社会,很多人会将在现实社会中无法率性表达的话发表到网上,所以网上成为了更直观的社会,这个社会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平台。
所以我只能豁出去自己直接面对,如果不面对反而会更麻烦,还是虚云老和尚那句话:“路逢剑客须呈剑”。
记者:护法到现在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明贤法师:比如兴教寺事件中四方贴出的公开信,如果没有这个举动,外界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而兴教寺事件同时关联到四大祖庭八大寺院,这个寺院的佛门弟子目前平安地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守护着玄奘大师的灵骨,这是佛弟子们都高兴的事。
记者:在这过程中您认为比较困难的地方在哪里?
明贤法师:在面对这些问题(网络论战)的时候,既要把问题说清楚,又不能和人生气,这是很难把握的。面对很多江湖气的无赖语言,始终保持理性和心平气和是考验人的修养功夫的。这也是信息时代对佛教徒的要求,需要更加强大的心力承受这些压力。
后记:采访到最后,记者本来想问明贤法师是否会将护法事业继续下去,但是最终没有提问,因为明贤法师说,他在尽本分,尽一个佛教徒的本分。若是发乎本心的“路逢剑客须呈剑”,那么记者相信,他会一直保护他所珍视的文化和信仰,保护网络社会、信息时代中不可或缺的信仰。
原标题:路逢剑客须呈剑——明贤法师访谈
(欢迎关注大公佛教微信公众平台账号:TakungBuddhism)
自1902年创刊起,《大公报》就密切关注着中国佛教界的动态和发展。1935年,《大公报》刊登了诸位女众依止佛门泰斗虚云老和尚出家受戒的新闻。太虚大师、弘一法师都曾在《大公报》开过专栏。《大公报》网络报道平台大公网开设的网络佛教报道权威品牌“大公佛教”,对佛教文化坚持正面报导、充分尊重、科学解析,欢迎各位佛弟子和佛教文化爱好者及各界社会人士关注大公佛教页面、微信、微博,我们将为您带来及时、权威、正法、客观的佛教文化报道和教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