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化法师: 善心 善愿 善行

  为了与“区域性国际大都市建设”相适应,满足更多信众过宗教生活的需要,突出佛教化世导俗的教化作用,崇化法师2010年5月经昆明市宗教事务局批准,在官渡区宝华寺动工兴建了“须弥讲堂”。该讲堂集会议、住宿、讲经于一体,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一次可容纳5000人听讲,成为昆明讲经弘法的重要场所。

  佛教文化的挖掘、传承是佛教发展的命脉,是建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应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城市化发展、现代化发展相适应。在崇化法师的筹划下,大理崇圣寺成立了佛教文化研究院,旨在挖掘、收集、整理优秀的佛教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料,并以佛教文化研讨会和“崇圣论坛”的形式,汇聚全国优秀的佛教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形成了一些有高度、有深度的佛教文化研究成果。同时法师还在昆明晋宁的宝泉寺积极筹建集佛教艺术、佛学研究和禅修实践为一体的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崇化法师体会到当代僧人的责任重大,以同道为师,以社会为师,以实践为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2010年初,他发愿用5年时间遍读佛教大藏经和历代经论,以丰富自己的佛教知识。为此,法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挤时间学习,常常青灯黄卷到深夜,每天休息不超过5个小时。

  近年来,崇化法师多次出访日本、美国、加拿大、印尼、泰国等国家进行佛学交流。遵守国家的外事纪律,积极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的宗教法规,不仅在国外树立了中国佛教界的良好形象,而且还使出访国佛教界增进了对我国改革开放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了解。2008年崇化法师率团到缅甸腊戍传授比丘三坛大戒,戒子100多人得到比丘戒体,法会庄严殊胜,受到了该国佛教界的一致好评,缅甸汉传僧团认为中国大陆僧团保持了宗风,中国大陆公民完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社会两相宜,文化经济共发展,为了发扬佛教普度众生、救苦救难的慈悲精神,本着人间佛教的理念全面开展社会公益事业,崇化法师于2005年6月筹建了昆明宝华寺诊所,该诊所仅对患者收取药品成本费,对困难群众给予免费诊疗。几年来昆明宝华寺诊所为数万患者解除了病痛,深受各地患者称赞。每每看到患者得到帮助,那一幕幕动人的场面牵动着僧众及医护人员的心。2009年年初崇化大和尚访问香港时,与香港弟子谈及此事,大家都觉得佛教可以在慈善医疗方面为社会做点什么,崇化法师当机倡议建一座有一定规模、具有国际先进医疗设备的综合性非营利性佛教慈善医院,用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以弘扬佛教大慈大悲、济世救民的精神。此事即刻得到广大信众和各国佛弟子的响应。目前正在开展积极筹建工作,现已取得昆明市卫生局《关于六甲宝华寺筹建云南宝华医院的申请》的批复。该慈善医院命名为云南宝华医院。需征建设用地90亩,拟设床位500张,分次分批建设,预计首期开放床位200张。医院开设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老年关怀中心、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等设施。结合宝华寺的有利地理位置,融汇佛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建设具有浓郁特色的佛教慈善医院,旨在引导各类公益组织投入社会慈善医疗救助,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信众见到崇化法师因日渐消瘦而变得宽大的僧袍说:“崇化法师是大家见到过的最忙碌的一位法师,他为修学忙、为传法忙、为利生忙、为修建寺院忙,还为慈善事业和僧才培养忙……唯一没有为自身的安乐忙。”

  的确,崇化法师所建寺院巍峨、佛像庄严,而他依然身着多年前洗得变色的僧衣,信众的供养全数交由常住添补生活,他建广厦、居丈屋,节衣食、弘慈悲,将一切都奉献给佛教事业,因为他的心中有着一个梦,一个矢志不渝的“中国梦”。

  “中国梦”为每个梦想提供了新的活力,也为每个人、每项事业提供了出彩的机会,佛教公益慈善事业也不例外。“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今天,党和政府对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给予了肯定,寄予了厚望,拓展了新思路,开辟了新境界,最重要的是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春在枝头已十分”,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春潮涌起,佛教公益慈善事业也正欣逢各种殊胜因缘,乘势依缘地开展着佛教公益慈善活动,让佛教慈善活动的物质救助与心灵关怀同时运转,让佛教公益慈善活动在“中国梦”的鼓舞下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桑吉扎西)

责任编辑:张玺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