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人洪应明所著的《菜根谭》中有这么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当风吹过竹林时,竹摇摇晃晃、嘈嘈切切,但风吹过之后,竹林里一片悄然并未留下声音;大雁从寒潭上飞过时,水面上照过它的身影,但是当大雁飞走之后,寒潭上还有大雁的身影吗?这正是事过而境不留的写照。所以,君子要做的就是无心,事来心跟专注事,事去心也就随着空。思想境界高的人,其心就像一面镜子,它不去主动地迎接万物,也不主动地去送走万物,万物来了,它就照一照,万物走了,它自己也不会因此而留下任何痕迹。正是由于能够保持这种“虚“的精神状态,所以才能成为君子、贤者,而在禅宗看来这就是无心道人的境界。所谓无心道人就是对于一切无想、无念、无所求的修行者。
看看那些终日生活得不快乐的人,要么为了已经发生的事在后悔懊恼,要么为了还没发生的事情寝食不安,于是在痛苦无奈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其实,如果我们摆正心态,不执著于事相,做到:事来对事,竭尽全力去做,没有丝毫偷懒;事过无事,成不居功,败也无愧。就如大德所说的那样“终日说事,未曾挂著唇齿,未曾道著一字;终日著衣吃饭,未曾触著一粒米,挂著一缕丝”,这就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