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佛教频道 > 盛世菩提 > 智言智语 > 正文

热闻

  • 图片

索达吉堪布:佛教人生教育

2013-07-17 11:20:35  来源:大公网佛教

\
索达吉堪布

  【核心提示】索达吉堪布是西藏宁玛派主要的弘法高僧,在佛教上有极高的造诣,曾应邀前往清华、北大、人大、复旦、南大、浙大、中大、华师、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与众多知识分子进行交流,将佛教的真理与当今科学结合起来,引用许多科学巨匠、哲学泰斗的观点,深入浅出地向大家展示了佛教的奥秘,令莘莘学子深感受益匪浅。今天选取他在北师大的演讲,主题为“佛教的人生教育”

  这是我第一次来北师大,心里非常高兴。今天跟大家一起作个简单交流,讲讲“佛教的人生教育”。

  这个题目,好像是学校这边定的。我到大学里跟大家交流,题目有时候是校方定,有时候是自己定。说实话,我今天没怎么去思维这个题目,刚才在路上还在想:“到底要讲些什么呢?”但不管怎么样,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有一点心得,利用这个时间,跟大家谈谈也未尝不可。

  一、要有一颗感恩心

  人生中最关键的是什么?我认为,首先是要有一颗感恩心。

  我们现在拥有的学识和智慧,都源于自己的老师,因此,不管在求学阶段,还是从学校毕业之后,何时何地都要记得老师的恩德。

  刚才与檀教授交谈时,他也讲了自己和老师的故事,我听了之后很感动。从教育界来说,一个人如果对老师有感恩之情,那么他所学的知识,对自己的人生会真正起到作用。从我们佛教界来讲,历代很多高僧大德,一提起上师的名字,就会流露出无法言表的感激之情,甚至泪流满面,这也是源于一种感恩。

  不过,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把老师当成学习知识的一种工具。依靠老师获得了知识后便远走高飞,从此就再也不联系了,对老师根本不关心、不过问。更有甚者,老师到晚年遇到一些困难时,自己明明有能力,却也不愿伸出援手,这就是没有感恩的表现。

  感恩的对境,除了老师,还应该有父母。当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时,不会说话,不会走路,连吃饭都要人喂。而依靠父母的长期呵护,我们才得以长大成人,所以,对父母的恩德也一定不能忘。

  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非常难以想象的。为了孩子,他们付出了所有的青春,倾注了大量的心力、财力。即使儿女已成家立业,父母仍然放心不下。就拿我来说,父亲早已去世,母亲现在都80岁了,但还是每天牵挂着我。前段时间,我去了香港7天,母亲天天给我打不通电话,就特别特别挂念。我想天下父母对儿女都是如此,哪怕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念念不忘自己的子女,一直惦记着。

  但遗憾的是,如今很多子女,有了各方面的能力以后,总是以忙为借口,对父母不闻不问、置之不理,甚至一个月也不打一次电话。有些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行动不便,生活上特别可怜,子女也只是请个保姆照料他们,自己根本不把他们放在心上,这都是忘恩负义的表现。

  所以,作为一个人,不能忘记父母的恩德,以及老师的恩德。在此基础上,按照大乘佛教的教义,还不能忘记众生的恩德,要关爱所有的生命。

  总之,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心。这一点,可能许多人没有兴趣听。因为这个社会非常现实、非常功利,能带来眼前利益的知识,像赚钱的手段、享乐的方法,人们都兴致勃勃,愿意去了解、去学习;而一谈到精神追求,尤其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大多数人都兴趣索然,甚至嗤之以鼻。

  其实,科技再发达、社会再进步,你们学习上再聪明,基本的做人也不能忘。否则,一旦失去了这些,今后在社会中生存,必定会举步维艰。

  现在许多大学生,不缺知识、不缺技术、不缺文凭,尤其是像北师大这样的高等学府,这方面应该都圆满具足。然而,许多人最缺的是什么呢?就是道德教育,是正确的信仰。

  大家都清楚,如今的小学、中学、大学,安排了大量课程,需要学习许多课本,可是学生们从中得到的知识,以后工作时真正能用上的,可能不到20%。当然,我并不是说学校不好、教材不好,而是说,学校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还应该训练学生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

  毕竟他们毕业了以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何与人交往,怎样对待上级、平级、下级,以什么样的态度投入工作……诸如此类的基本问题,假如上学时从来没有学过,那即使是名校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身上也常会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不仅世间需要人格教育,其实从佛教的层面来讲,若想成佛,也要先学会做人。“人”都没有做好的话,“佛”是根本谈不上的。因此,假如不懂怎么做人,无论身处哪一个领域中,都是相当困难的。

  你们北师大,跟全国的教育有着密切关系,这里的许多老师,也经常参与编教材的工作和会议。如今各个学校使用的教材,从小学到大学,乃至博士生的课程,基本上我都看过。里面相当一部分知识非常珍贵,对培养人才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人格教育方面的内容,可能还是有所欠 缺,今后若能增加一些,那就最好不过了。

  我始终认为,人格教育不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非常有意义。这次我去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演讲,发现他们的教育方式,特别值得内地借鉴。这些学校的任何一个部门,对各大宗教都不排斥,他们普遍有种理念,认为有信仰的学生比较可靠,不论信佛教或是其他宗教,一个人只要有了信仰,内心至少会有所约束,不敢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这一点是令人值得深思的。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香港在线 中国 国际 军事 社会 言论 教育 图片 访谈 财经 产经 宏观 食品 金融 科技 娱乐 体育 明星 健康 女人 汽车 艺术 佛教 副刊 历史 电视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