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之谜

  核心提示:诸葛亮(181年-234年,东汉末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中国文化影响极大,是中国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象征。

  本文以一位高僧的角度揭示了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卧龙先生其智慧出神入化的真正原因。

\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诸葛孔明(图片来源:资料)

  ◎宣化上人 讲述于一九八六年五月三十日

  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隐居南阳,躬耕读书,淡泊明志,结庐而栖,号称卧龙,闻名于时。刘备跃马潭溪时,得司马徽先生之指引:“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于是三顾茅庐。先生感知遇之恩,誓死以报;故有六出祁山之举。于“隆中策”预知鼎立,不过尽人事听天命。出师表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忠报国,万古流芳。

  赞曰

  淡泊明志 躬耕南阳 与世无争 高卧草堂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礼贤下士 出师无方

  又说偈曰

  空城妙计司马慌 一生谨慎誓兴邦

  运筹帷幄知彼我 决胜战场分弱强

  大骂王朗落敌魄 三气公瑾损周郎

  才华盖世身先丧 造物弄人不久长

  白话解

  诸葛亮是我们中国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天文、地理、预言、和军事家。他能未卜先知,未出茅庐就已经知道会“三分天下”了,他料事如神。说他未卜先知,料事如神,这个事情怎么来着呢?他并不是念一个什么咒,怎么样子有神通会知道这个事,而是这个人静极光通达,能以心静到极点了,没有那么多妄想,他自然就智慧大开了。你妄想多,什么事情也记不住了;你要是没有什么妄想了,什么事情也不会忘了。因为你里边没有那么多的私欲杂念,所以智慧就充满了;你要是私欲杂念多,那就愚痴充满了。

  诸葛亮,我们中国有复姓,“复姓”就是两个字在一起叫复姓,好像夏侯、东方、司马、诸葛都叫复姓。“丞相”是他一个官的名字。大概西蜀的时候,做国家的丞相。这是管理国家大事,善于治国。他能把国家治得经济也充足,人民也快乐,地方治安也太平,所以这种治国的方法和治军的方法都是他的特长。那么他这个人不是随便乱讲话,很沉默寡言的。

  他的号是孔明,这是他一个别字。古来有这么一个事情:两个人打赌,为什么打赌呢?一个人说是“诸葛亮”和“孔明”是一个人;一个人就说“诸葛亮”是“诸葛亮”,“孔明”是“孔明”,是两个人。那么说“一个人”这个人是认识字的;说“两个人”这个人是一个不认识字的人,可是他听过三国,他以为“诸葛亮”和“孔明”这是两兄弟,是两个人。所以他就抬杠。抬杠,这个认字的人说:“好,我们这儿有个老师──教书的先生。我认字比你多不了多少,你根本也不认字。我们问这个老师去,看看老师怎么说?诸葛亮和孔明是一个人、是两个人?要是一个人,你要请我喝酒;要是两个人,我就请你喝酒。”那么两个人打赌,就去请问那位老师。这个认字的说:“老师!我知道诸葛亮和孔明是一个人,他说是两个人,你倒说是两个人、是一个人?”这个老师说:“哦,诸葛亮和孔明,他们是两个人!”那么这个不识字的人就赢了;赢了,是这个老师给证明是两个人的。那么赢了的这个人,大概胜利了后就走了。走了,这个认字的人还不服气说:“老师!你怎么……,我知道这个诸葛亮是孔明,你怎么说是两个人呢?”老师说:“唉,你真是笨!他说是两个人,你说是一个人,证明他是不知道。可是他和你打赌,我如果说是一个人,你虽然赢了,可是他也明白了,他也懂了。那么现在我给证明是两个人,叫他 糊涂一辈子,叫他一辈子也不认识诸葛亮是谁、孔明是谁,糊涂一辈子。他到什么地方一定就用这个理论去讲他赢了,以这个赢酒席。”所以这个老师也是很坏的,不给人家讲真话,人家叫他给当公证人,他也不说公道话,现在这样的老师是很多的。

  这位孔明先生,他自耕自食,自己在那儿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在那儿读书,在那儿隐遁,隐遁他说什么呢?他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我就保全我的性命于这个国家离乱的时候,我也不求哪一个达官贵人、国王来知道我。所以就在南阳(注1)那儿“结庐而栖”,就一个草造的房子,很不漂亮的、马马虎虎的。他住在这个用茅草造的房子,所以叫“茅庐”。他曾经说过这么一首诗: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大梦谁先觉”,这个人生像一场大梦似的,谁先明白、先觉悟这个梦?

  “平生我自知”,我这一生,我知道人生好像梦似的。

  “草堂春睡足”,春天气候宜人,我在草堂里睡的这个觉很够的。“春睡足”,不会那么忙忙碌碌的,那么样得奔奔波波的。为国为民事转团。所以古人又有说:“生不愿为上柱国,死更不愿做阎罗;阎罗点鬼心残忍,柱国忧民事更多。”说我生来不愿为丞相──这是隐士说的话,所以说:“生不愿为上柱国”。“上柱国”,就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能把国家在被克服时,把它支立起来。“死更不愿做阎罗” ,我死了之后,也不愿意做阎罗王。为什么?因为“阎罗点鬼心残忍”,阎罗王点那个鬼的名字的时候,心很残忍的。一定要把人送到油锅里头去炸,一定要把那个鬼放到刀山上,用刀来刺他;这么样子,心里很残忍的。所以“阎罗点鬼心残忍”。“柱国忧民事更多”,当国家的丞相,常常是忧国忧民的,事情也是很多的。所以古来的人愿意淡泊名利,不为财、色、名、食、睡所迷,不像现在这样愿意竞争。这位诸葛武侯,他在当时自在隐遁,隐居南阳,恭敬读书,他自食其力,做一个劳苦的大众这么样子,他也不贪、也不争,所以很淡泊的。这个“淡泊明志”就是不贪,很平淡的,不求名、不求利这么样子;就是不那么追红摒白,不像一般人那么颠倒。他在那儿淡泊明志,他的志气是很高尚的。“高卧草堂”,他在草堂那个地方,常常在那儿休息,不那么忙碌。可是他这个智慧很大的,学问也很渊博,所以他看当时国家的形势也都看得很清楚;他可以“隆中策”,未出隆中,他已经定了三分天下。这时候他在这儿隐居,自得其乐。

  因为刘备那时候骑着马到外边去闲游,就遇到一条溪流,这匹马也没有避着河流,就一跳,跳过去了。在这条溪的那一边,就走到一个别有天地的环境里头,遇到一位司马徽先生(水镜先生)。三国时代最高的人物是司马徽,因为他能认识“卧龙、凤雏”这两个人,可是他自己本身却不出去贪名、贪利,司马徽真正淡泊名利。

  那么司马徽和刘备谈起话来,刘备就请问他当时这些个英雄豪杰有大智慧的人是谁?谁可以帮助他复兴汉朝的基业。司马徽先生就告诉他说:“现在有两个人,一个叫卧龙,一个叫凤雏,这两个人你得一,而可以安天下。”你要是得到,不用说两个,得到一个,你的天下就可以平定了,你可以把天下都治理得很好了。因为这两个人都是足智多谋,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他们可以治理国家,可以帮助你。那么当时刘备也没问清楚这两个人在什么地方,就心里知道有这两个人的名字,于是乎就走了。

  得到司马徽指点之后,在刘备军营里头有一位徐庶,这徐庶也是一位博学之儒,也很有知识的。可是徐庶有个母亲,被曹操给骗去了:因为徐庶的母亲也很聪明的,那么曹操就说徐庶在他军营里有事情要见她,她不相信;不相信,以后就被曹操硬给抢去了。到了曹操的军营以后,曹操就叫旁人伪造一封书信,伪造徐庶母亲的字迹,说她在曹操这个地方住,她有病,叫徐庶赶快去见她。那么这位徐庶当时听说母亲在曹操这个地方,恐怕有什么意外,就赶快和刘备告辞,到曹操那儿去。为什么徐庶的母亲给抓去了呢?就因为曹操想要拢络徐庶,他知道徐庶是一个有才干的人,所以把他母亲抓来啦!

  徐庶走的时候,刘备亲自送了他一程又一程,送得不知道有多远,十分依依不舍。徐庶心里非常感动,就指点刘备到南阳去访求诸葛亮。刘备回去后,就专程到南阳 卧龙冈拜访诸葛亮,于是“三顾茅庐”,前后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诸葛亮被他的诚心所感动,终于答应为他效力,和他一起回到新野,并献出“隆中策”(注2)的计划图,一心一意帮助刘备恢复汉室天下。

  诸葛亮虽然比刘备年少,但刘备始终尊称他为诸葛先生,对他十分的尊敬、礼遇。凡是诸葛亮的建议、计划,他一律采纳,于是逐渐建立西蜀。诸葛亮为感知遇之恩,虽明知三国鼎立已成定局,还是六次带兵出祁山,想平定中原,以尽人事。他在出师表中就曾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来终于积劳成疾,年五十四岁就病死于军旅之中,谥号忠武,有诸葛亮丞相集流传后世。他这种不顾自己的性命,尽忠为国的精神,千万年后仍将为世人所称颂。

  赞曰

  淡泊明志,躬耕南阳:他以淡泊的生活,来表明自己不追求名利的志节。他隐居在南阳,自己种田来维持生活。

  与世无争,高卧草堂: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在草屋里高卧,不问世事。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他随着时序的变迁而作息;秋天到了就收割,冬天时就储藏,自耕自食,一切顺其自然。

  礼贤下士,出师无方:他很爱惜有才华的人,用很优厚的礼仪来招揽贤良之士。虽然明知无法统一中原,但为了报答刘备,实现他的心愿,还是尽力,勉强地去做,六次出祁山想平定中原。

  又说偈曰

  空城妙计司马慌:司马懿进攻蜀地阳平时,阳平城内正好没有军队留守。正在危急时,诸葛亮想出个空城妙计:他自己坐在城头悠哉悠哉地弹琴,并命人在城门外不慌不忙地扫地。司马懿一看他如此镇定,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疑以为城内有埋伏,而令军队撤出四十里外,不敢贸然攻城。

  一生谨慎誓兴邦:诸葛亮一生做事谨慎,司马懿想也想不到他会冒险地摆空城计,所以才会上当。他忠诚地辅佐刘备,一心想恢复汉朝的天下。

  运筹帷幄知彼我:他在筹策兵事战略时,一定将己方及敌方的优劣情势分析得清清楚楚,所以百战百胜。

  决胜战场分弱强:因为他知己知彼,知道怎么用自己的优点,去攻击对方的弱点,所以能一开战后,就抢到先机,强弱、胜负的局势,马上就决定了。

  大骂王朗落敌魄:有一次,他将曹操的说客王朗,义正辞严地大骂了一顿,把王朗气死。

  三气公瑾损周郎:他和周瑜斗智三次,连胜了三次,把心高气傲的周瑜给活活气死。

  才华盖世身先丧:他的才华超过与他同时的所有人才,但可惜命不长,享年只有五十四岁。

  造物弄人不久长:天地生物,造化弄人,往往没有十全十美的,总有点缺陷。这也是在为我们说法,叫我们对境发心,正如《金刚经》上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上没有永远存在的东西,知幻即离,才是不迷。

  注 1:诸葛亮祖籍琅琊郡 阳当(今山东 沂水南)人。诸葛亮父亲诸葛珪早逝,少年时随叔父诸葛玄去江西 南昌。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隐居在南阳 卧龙岗躬耕十年(今河南 南阳市西南部)。

  注 2: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十七~二十七岁)隐居的地方。历史上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和兴汉蓝图“隆中对”或“隆中对策”就发生在这里。“隆中对”也称“草庐对”,是刘备首次会见诸葛亮时纵论天下大势和统一国家根本大计的一席谈话。──出自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

  “隆中”和“南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小地名与大地名的关系:“南阳”是郡名,东汉时期是荆州的一个大郡,治所在宛县(即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隆中”则是一个小地名,行政上属于南阳郡 邓县管辖,地理位置则在今湖北省 襄樊市城西十三公里。

责任编辑:张玺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