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
在华严经中,处处彰显华藏世界,(又名大法界心 、毗卢性海、一真法界、真如等),而“入法界品” 正是为了证入此华藏法界… 无始无终、不生不灭、横贯十方三世、恒河沙数诸佛的如来证境。此品中的各大善知识教授善财时,都在彰显这一即一切,相即相涉之证境,都从果德而因行。唯一不同的是, 人间道修行者楷模善财童子是在因位中遇到大缘起,蒙文殊菩萨接引指导, 参访各不同功能界别之证道圣者,探本溯源而能逐步证入一真法界本源码,遂于五十三参过程中圆满一切智智,得“海印三昧”,合入法界圆明。
善财童子可说是代表人间道众生,如何从因位步步拾阶前行,证得“五周因果周”而成佛的最佳写照。可以说善财是从因位循序渐进圆成五十三参,顺证至果位之最佳表率,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佛门子弟,悉皆学习其如何“信、解、行、证”,臻至果德圆融。
为了对 “入法界品” 不甚明了的读者,解说什么是五十三参的“修行本源码”,故有必要简介华严经此部大戏的“制作背景”:
华严经是释迦佛在菩提树下的证性成佛、得道后顺应诸天祈请,而慈悲宣说的第一部经典。释迦世尊是时以法身毗卢遮那示现,宣说法界最甚深处的平等了义: 一切佛平等、一切法平等、一切众生平等、一切时劫平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即相入,圆融无碍。世尊宣演最殊妙极致, 函括十方三世如来证性之果德因行,华藏世界(毗卢性海)的真如体相,功用妙行,重重无尽,法界圆明…… 令修学华严经教者般若灵明,叹为观止。故佛门中常有:“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咸誉之为“经中之王” 。
华严经传入汉土后,经北地论师的弘传,于唐朝更进一步发展为华严宗,此宗对平等涉入、事事无碍之玄理, 有了更系统、更独到的阐扬,成为中华大地的法脉,汉传佛教大乘八宗影响深远之一门。
华严经传来中国有三个版本,东晋有佛陀跋陀罗, 首先译出之六十卷华严;唐朝时实叉难陀又汇出八十卷华严;到了唐贞元十二年,再由般若译出的四十卷华严经,被视为华严经浓缩本,而此版本反映“修行本源码”的痕迹更明显。藏传佛教亦重视华严经,藏文版合共四十五品,前四十四品相当于八十华严的前四十九品,最后一品相当于“入法界品”。
汉地华严宗, 开宗明义以华严经为立宗基石;而藏传佛教诸大教派, 全数奉金刚萨埵,又名普贤王如来(即汉地的普贤菩萨)为最胜本尊,承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法旨, 金刚萨埵成为胎藏、金刚两界之首席执行官(CEO)一职,其中法理依据, 很大部分是来自华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