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与科学:中国佛教徒的古今科技成就

  二

  长期以来,众多中国佛教徒奉“慈悲为怀”为圭旨,广种福田,建桥修路,开渠造堰,功德无量。于此之中,在建筑及水利诸科技领域建树出众,典型事例甚多。

  仅据清同治年间版《泉州府志》记载,泉州历代造桥260余座,宋元之间僧人参加建造的就有60多座。宋绍兴八年(1138),释祖派、智渊等与乡绅黄护等共同建造平桥。竣工之后,乡民在桥亭上镌一联,云“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由此可见佛教徒对此桥建筑所做贡献。在建桥施工中,广大佛教徒发挥聪明才智,于建筑科技中大显身手。宋代,福建妙真和尚主持建造下津桥,当时江面宽有110丈,在缺师可求、无例有鉴的情况下,妙真和尚手指口授指挥施工,使工程圆满完成。虽然今天无法了解当时施工的详情,但事实已证明妙真和尚于桥梁建筑科技中身手不凡。

  在佛教徒主持建造的众多桥梁中,影响较大,工程复杂,保存时间长的例子有许多,庐山观音桥可为典型之一。此桥建筑在风景秀丽的庐山南麓,横跨在栖贤谷的峭壁石峰中的三峡涧上。桥西有栖贤寺,故又称栖贤桥。

  此桥建于北宋祥符七年(1014),长19.42米,宽4.33米,高10.67米,系单孔卷拱结构。拱圈由七行长方形,每块重约一吨的花岗岩石并排而成,每行各有桥石15块,全桥共计桥石105块。桥卷篷行刻铭文云“维皇宋大中祥符七年,岁次甲寅二月丁巳朔建桥,上愿皇帝万岁,法轮常转,风调雨顺,天下民安,谨题”,两侧拱圈分别镌有“福州僧德朗勾当造桥”、“建州僧文秀教化造桥”,以及“江州匠陈智福、弟智海、智洪造桥”等字样。

  观音桥竣工通行迄今已有千年历史,其中经历了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明嘉靖元年(1522)、清宣统三年(1911)等数次地震,以及千年的风袭雨蚀,至今仍屹立在危岩深潭之上,除桥面曾在清末和新中国成立后略加修缮外,其他构件均为宋代原物。现在还是栖贤寺、太乙村等景点及周围村民通往星子县城南康镇的必由之路,并可以通行载重5吨以下的汽车。这座由僧人勾当、教化,由能工巧匠施工完成的石桥,之所以能历千年而不坏,拿今天的话来说,在建造上有很高的科学技术水平。

  首先,观音桥选址很为精当。此桥址选在整个三峡涧中最窄的地段,且比较平直。这样,不仅缩短了桥长,而且涧水流向较为稳定,自然减少水流对桥的冲击。特别是两端均为变性岩石。施工采取桥台直接砌筑在基岩上的处理,因而承载能力较强,不会产生荷载沉降,性质稳定,抗风化,因而至今基本上无风化剥蚀。

  其次则是此桥结构设计精巧。全桥为半圆形拱桥,应力分散,且直接传输至桥台的基岩上。同时,拱圈、桥石全部选用强度高、耐风化的花岗岩,按设计确定的长、宽、厚和弧度都配合和谐,丝丝相扣,有天衣无缝之妙。桥石造型有母、子之分,母石为略呈弧形的条石,两端各凿有一方凹形榫槽;子石体重与母石相同,但两端各有一个与母石方凹榫槽相啮合的方形榫头。全桥桥石以子、母石榫头、榫槽相互啮合形成拱圈,七列拱圈相衔成拱列。而后,在相邻的拱列之间浇入生铁水,待铁水冷却后将其紧扣成一座牢固无比的桥体。

  从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建造史来看,观音桥所采用的结构设计十分罕见,有着很高的科技水平。正因为这样,观音桥自宋迄今近千年,保存完好,得到世人好评。古代名人苏东坡、黄庭坚等多有咏诵。民国方志专家吴宗慈在所纂《庐山志》中誉曰:“我国千年前之工艺已臻此境,今欧美人士游此者常称之。”

  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亲临考察后,赞之曰:此桥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技术,是“南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桥的保护十分重视,1957年即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7月17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由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等陪同,亲自来到观音桥上,仔细察看后,高兴地说:“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古代劳动人民有崇高的智慧,有高度的造桥技术,值得我们研究。”

  如果说庐山观音桥以其结构精巧,选材精当而坚固不坏著称于世,那么四川大朗堰则以其肇建之艰,惠福之远广而名闻天下。大朗堰,又称“大朗渠”,指自温江刘家濠所辟导金马河水至西凤桥和沙子河的一条渠及诸堰。是堰的修建,始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主持者乃双流县三圣寺住持大朗和尚。

  大朗和尚(1616-1689),渝州人(州治在今重庆)人,俗姓杨,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饱承家学,稍长以诸生入邑庠。中举未几,因战乱家室被毁,愤而往梁山双桂堂礼破山禅师为师,剃度出家,法名大朗,法字今玺。顺治十六年(1659),应双流知县袁景先之请驻锡三圣寺。

  晋院之后,在主持法务的同时,关心百姓疾苦,目睹县内数万亩地干旱缺水,向袁景先提出从温江刘家濠开挖一渠,引金马河水灌温、双、新三县,将数万亩旱地改为水田。此举得到允肯,但官府无资可助,大朗即以为民兴利之心,登芒鞋,戴斗笠,背挎缘簿,一面勘测线路,察看地形,审度水势,绘制草图多份,以为开凿之计划,同时,所到之处,向民众宣传兴修水利的可行和受益规划,并且募集钱款。开工之后,大朗和尚乃结庐金花桥畔,每日在工地上指挥施工,夜则在灯下织草履,每夜六双,以赠民工,为此在庐屋门口悬联“贫衲别无相助力,草鞋无价任君穿”。

  顺治十七年(1660),新渠竣工,主渠可灌溉双流农田15000余亩,其支流设堰19道,灌田8300余亩。百姓为颂其德,名此渠曰大朗堰。到清光绪四年(1878),丁宝桢督川,温、双、新三县百姓,联名呈请川督转奏朝廷为大朗和尚请求封赠。丁氏顺应民心,转投朝廷,封大朗和尚“静惠禅师”之号。大朗和尚以超人的智慧,倡议、组织开辟新渠,变万亩旱地为良田。此渠至今仍惠福于民,大朗和尚之功德不可没也。

责任编辑:张玺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