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贺饶宗颐教授百岁华诞:一位佛法的实践家


饶宗颐教授切生日蛋糕。(图片来源:大公佛教)

沈祖尧教授代表大学送上一条特别绣有中大校徽的颈巾予饶教授。
(图片来源:大公佛教)

沈祖尧教授向饶教授致送由中大博文讲座教授丘成桐教授创作的对联,并由沈教授亲书。
(图片来源:大公佛教)

中大为饶宗颐教授举办百岁华诞祝寿晚宴。
(图片来源:大公佛教)

中大为饶宗颐教授举办百岁华诞祝寿晚宴。
(图片来源:大公佛教)

  大公佛教17日讯(记者史利伟)2015年3月17日,大紫荆勋贤饶宗颐教授百岁华诞祝寿晚宴于香港中文大学(简称:中大)举行。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教授、金耀基教授、刘遵义教授,及校长沈祖尧教授等百余位饶教授的好友和大学成员出席。饶教授偕女儿饶清绮女士及饶清芬女士、女婿邓伟雄博士,以及外孙女张圆瑛女士出席,接受中大的祝贺。

  中大校长沈祖尧教授在晚宴上表示:“饶公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备受推崇的国学泰斗,更是大家非常尊敬的‘国宝’。中大有幸与饶公结缘超过半世纪,我们十分感谢饶公多年来对中大关爱有加,他惠赠大学的作品,我们全都珍而重之;他对大学的指导及扶助,我们更是铭记于心。”随后,沈校长代表香港中文大学将一条特别绣有中大校徽的颈巾赠予饶教授,祝愿他身壮力健,多福多寿。

  中大博文讲座教授、沃尔夫数学奖及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教授特别为饶公创作了一副对联贺寿,由沈校长亲书并代为题赠:

  “百年吟咏,得孔颜乐处,书画诗词留后世。

  千里传道,拓万古心胸,博学鸿儒惟我公。”

  新亚国乐会一众学生藉此机会,向饶教授献上两首乐曲:《新疆舞曲》及《花好月圆》,以表达尊师敬师之心。

  饶教授与中大的情缘已超越一个甲子,一众来宾在晚宴上透过录像,回顾饶教授在中大的片段与足迹;大家共同合唱生日歌及奉上蛋糕,以表达对饶教授的尊敬和爱护,场面热闹而温馨。

  饶宗颐教授与中大的渊源

  国学大师、大紫荆勋贤饶宗颐教授与中文大学有极深的渊源。饶教授现任中大中国文化研究所暨艺术系伟伦荣誉艺术讲座教授、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荣休教授,以及中国文化研究所顾问。他早于1952年已获新亚书院聘任为教授,1973年出任中大中文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任内带领师生致力研究,建树良多,至1978年退休。多年来,饶教授除惠赠大量书画墨宝予中大,并继续在中国文化研究所及艺术系悉心指导研究工作,作育英才。此外,中大中国文化研究所于1988年成立之“汉达古文献资料库”,在饶教授领导下,于1994年及1996年两度获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以设立竹简、帛书出土文献资料库,及开展甲骨文金文资料库研究计划,採用现代科学技术,整理传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饶教授积极匡助中大推动学术发展,不遗余力,居功至伟,于2003年接受中大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3年中大庆祝创校四十周年,特举办四十周年杰出学人学术讲座,由饶教授主持该讲座之首讲,题目为:“《诗》与古史 — 从新出土楚简谈玄鸟传说与早期殷史”。他更亲书对联“蕴真惬所遇,振藻若有神”送赠予中大作为建校四十周年的贺辞,祝愿中大能继承发扬中国文化的传统。2009年,中大承蒙饶教授厚爱,惠赠由着名雕塑艺术家吴为山教授为其雕塑的铜像,竖立于大学图书馆。2012年,饶教授为善衡书院写下“家”字书法;和声书院亦蒙饶教授厚爱,赐下墨宝,题字“和声书院”,作为书院独特珍贵的标记。2013年,中大为饶教授举行“大紫荆勋贤饶宗颐教授荣任法兰西学院铭文与美文学院外籍院士授职典礼”,与来自海内外学术界、文化及宗教界、艺术界等知名人士,一同恭贺饶教授获此荣誉。饶公更亲书中大校训“博文约礼”致送予中大。

  汪德迈教授分享与饶公亦师亦友的故事

  中大中国文化研究所当天还举行了饶宗颐访问学人讲座,由饶教授的学生、法国着名汉学家汪德迈教授(Prof. Léon Vandermeersch),以“我与我的老师饶宗颐”为题主持讲座,分享他与恩师的故事。汪德迈教授与饶公相识50多年,对饶公异于常人的工作能力、渊博的文化知识,以及永不言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尤其深刻。饶公并没有因其在汉学上的卓越成就而变得傲慢,相反地,他却慷慨地将知识传授予学生。对汪德迈教授而言,饶公是“内圣人,外老师”。

  汪德迈教授是法兰西铭文与美文学院通信院士及法国远东学院前院长,曾于1961至1964年在香港与饶宗颐教授共事,研究中国古文字学和语言学,自此尊饶教授为老师。汪德迈教授着有《新汉文化圈》、《王道》等学术巨着,并于1980年获得被誉为汉学界诺贝尔奖的“儒莲奖”。

  2013年,中大得到饶公及其家人的信任和支持,惠允大学于中国文化研究所设立“饶宗颐访问学人计划”,每年邀请一名在中国文化研究上有杰出表现的世界级学者到访中大,于中国文化研究所从事学术研究、交流及教学等活动,以期促进中西方学术交流及互动,开拓学术的新视野,并启发年青后学,传承国学。

  得此消息,旭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旭日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主席杨钊博士慨允捐赠港币一千万元支持“饶宗颐访问学人计划”及其他文化讲座与活动,积极向学生及大众推广中国历史和文化。对此香港中文大学表示十分感谢。

  饶宗颐与佛教的不解之缘

  饶宗颐先生幼年即对佛教有很深的体验,他曾在《宗颐名说》一文中说,“自童稚之年攻治经史,独好释氏书,四十年来几无日不与三藏结缘。”他的书架上插满了中文、日文版的《大藏经》,以及泰国的《巴利文藏》。饶宗颐先生通晓多国文字。60年代,饶先生在印度以40多岁的年纪开始学梵文,至今他还能朗朗上口。而在国外的3年中,他还向印度学者学习梨俱吠陀,足迹遍及印度南北;后又游历缅甸、锡兰、泰国、柬埔寨等地,并着有《佛国诗集》。对于佛教研究,饶老不仅在宏观上有《佛学渊源论》,在微观上,他甚至会对佛教中的六字真言做研究,并与《文心雕龙》的心做对比解读。

  饶宗颐先生在十几岁时就开始学习打坐,实践佛家的参禅法。而且每天坚持,对于禅,他也有自己的见解。他曾说,惠能禅与印度禅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禅是可以活活泼泼地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平时生活的一举一动,都内涵着一些禅理,而印度禅则不同,印度流行禅窟,是要人们在深山古洞里,去修习苦行,有一种苦行僧的味道。

  在美术实践上饶先生也有很深造诣,尤其是他的白描佛像,有汉简笔法的遗韵,充满了“古拙浑厚的意态,真可以说是白描的新发展。在饶先生的诸多画作中,观音画是画得比较多和有特色的,画面庄严而透露出婀娜美丽。

责任编辑:张玺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