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老法师:提倡孝道 促进和平

  2017年9月26日至28日,由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简称世佛联)主办的"国际和平会议"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来自中国、泰国、韩国、日本、法国、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尼泊尔、印度尼西亚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名代表出席会议。

  第三天的会议主题为:“放弃恶性竞争、斗争、战争,人类会有享不尽的福报”。此一主题乃是针对人类冲突的主要根源来提出劝谏。这场会议由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以及澳洲净宗学院联合主办。以下是净空老法师发言全文:

\

  在26日的这场缅怀大会上,净空老法师于泰王的遗像前诚敬致哀

  尊敬的各位大使代表、各位宗教领袖、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今天是众神欢喜的吉祥日子!在各宗教神圣的保佑下,我们怀着无比喜悦、感恩的心情,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首次举办庄严隆重的“全球祭祖大典”,缅怀世界各族万姓先祖。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盛典,值得铭记与怀念。

  世界各民族都有纪念祖先、表达对祖先敬爱的方式。今天所展示的,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典。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特别注重祭祖,从皇帝到平民,每年春秋两次举行祭祖典礼。那么,祭祖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一、缅怀祖德 提倡孝道

  祭祖的意义,首先是缅怀祖德,提倡孝道。正如树木有根,才能枝叶茂盛,开花结果;流水有源头,才能源源不断,滋润大地;人也一样,有祖先的筚路蓝缕,开疆拓土,才有后代的繁荣昌盛,安定幸福。不忘祖先的恩泽,缅怀祖德,是做人的基本德行。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将对祖先的爱发扬光大,利益当代,惠及后世,则是报答祖先恩德的最佳表现。

  世界各民族、各宗教都注重“孝”,注重对祖先与父母的亲爱;将这种爱逐渐扩大,去爱一切人,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孝”是平等的大爱。中国古代经典《孝经》上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个能使天下人心和顺、人人互爱和睦、尊卑上下和合无怨的道是什么呢?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先王的至德要道就是孝道,这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就从这里产生。

  本次教科文组织国际和平会议的主题之一,是追念(已故)泰王普密蓬•阿杜德陛下;这位深受国民爱戴的国王,一生爱民如子。他使我们想起印度历史上的一位佛教护法——孔雀王朝的阿育王。阿育王为了弘扬佛法,教化国民,在石柱上刻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等三十三条法令,称为“阿育王石柱”。这个石柱上的教诫,与今日祭祖大典的宗旨不谋而合。

  《圣经》上说:“孝敬父亲的人,必能补赎罪过;且能戒避罪恶,在祈祷之日,必蒙应允。孝敬母亲的人,就如积蓄珍宝的人。敬畏上主的人,必孝敬父母;奉事生他的父母,犹如奉事主人。”(德训篇3:3-5, 8)

  《古兰经》上说:“欲从最善之门入天堂者,他必得令父母欢喜。”

  犹太教典籍说:“不尊敬父母的,子女亦不会尊敬你。”

  锡克教典籍说:“背弃父母者,拜神无用。”

  巴哈伊教典籍说:“与上帝交流时能不忘为父母代求的,将亲蒙慈恩。”

  印度教典籍说:“毋轻忽敬神明敬父母之责!奉母如神!奉父如神!奉师如神!”

  在道教,《太上感应篇》说:“忠孝友悌,正己化人。”

  由上可知,与“仁慈博爱”相同,“孝”也是世界各民族、各宗教共同的语言。

  中国文字是智能的符号,这可以从“孝”字体现出来。在中文,“孝”字是由两个字组成的:上面是“老”,代表上一代;下面是“子”,代表下一代。“老”与“子”合成一个“孝”字,代表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不能分离。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显示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互相关联、互相影响,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不仅在时间上如此,在宇宙的空间上扩展,也是“一体”的。在这个一体的生命中,“父子有亲”的亲爱,正是人人自性本具的“爱”的原点,所以《孝经》上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正是因为知道整个宇宙是一体的,所以必须爱宇宙的万事万物。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仁爱”精神,是由父子有亲的爱,扩展到爱老祖宗、爱家庭、爱族群、爱社会、爱国家、爱全人类、爱千秋万世的后代子孙。如此将“孝”的一体精神发扬光大,世界就能永续和平。这就是《孝经》说“孝”是使天下和睦的至德要道的理由。所以《孝经》明白地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世界之所以乱,主要原因在于自私自利:大家只爱自己的国家、政党、族群、宗教,不爱他人的。如果能够深切体会全人类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就能使国家与国家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就能实现世界和平。

  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的话,值得我们借鉴。他说:“在弥补道德缺失方面,佛陀的教育与中国的古圣先贤孔子、老子,乃至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及芝诺的教育并无分别;亦与从公元前八世纪的先知阿莫斯到耶稣等,所有希伯来先知们的教导没有分别。”

  

  汤恩比博士还语重心长地告诫世人:“这些精神领袖很明显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现在也一定要听从他们的教导。”汤恩比的话提醒我们,应该把东西方老祖宗、古圣先贤的教诲找回来,好好落实,才能恢复世界安定和平。

  二、礼乐教化 以和为贵

  祭祖典礼的第二个意义是,它是礼乐的教化,能够陶冶人和平的气质。《孝经》上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显示“礼乐”对促成和谐社会与善良风俗的重要性。

  “礼”,代表天地自然的秩序,能规范人类的行为;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应该怎样相处。中国传统的“音乐”,是指德音和雅乐,不是指靡靡之音。“乐”,代表天地自然的和谐;优雅的音乐能够调和人类的七情五欲。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由五欲又生出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七情。“乐”的作用就是让七情五欲,“发而不逾规矩、不过度”,使得人们懂得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自我完善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

  祭祖典礼是礼乐教化的充分体现。典礼分为“预备、迎神”“祭祀”“送神、礼成”三大部分;从“典礼开始”到“礼成”,共有二十九项步骤。中国自古讲究“祭神如神在”“事死如事生”,整个祭祖过程都是贯彻这样的精神。典礼从头到尾,都是以最恭敬隆重的仪式进行:开启大门,提着灯笼、香炉、扇、伞的仪仗队走出大门,迎接世界各族祖先进入会场。进到会场之后,虔诚地上香,恭请祖先们享用各式各样的饮食。还三次正式地敬酒,表达真诚与敬意。读诵祭祖文,表达对祖先德教的怀念,与继承德教、促进和谐与和平的决心。祭祀完毕,还以最隆重的仪仗队恭送祖先们离开。然后焚化祭祖文,敬献给祖先们。

  祭祖过程所使用的乐器也很特别:击鼓与叩钟的作用,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力,提醒大家祭祀礼仪必须诚心正意、毕恭毕敬,尊敬祖先文化的传承;另一个作用,则是体会钟鼓里面是空空如也,但是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以此表示心清净至极则生智慧,有智慧就能应万变。演奏的乐器是用中国传统的古乐器:古筝、古琴、笙、笛、箫等。演奏的乐曲有《咸和之曲》《宁和之曲》《安和之曲》《景和之曲》,都是安稳祥和的乐章,体现出中国人自古“以和为贵”的精神。

  礼乐教化,不但成就个人良好的品行,也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它强调,人人各安本分、各得其所,形成文化自觉。“礼乐之邦”是圣贤君子的理想国度,不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都“好让不争”。这也与本次国际和平会议的另一个主题相呼应:选择恶性竞争、斗争、战争,人类会有受不尽的灾难;放弃恶性竞争、斗争、战争,人类会有享不尽的褔报。

  今日,我们恭逢盛会,以虔诚恭敬的心,共同致祭世界各族万姓先祖,这是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崭新的一页。通过交流互鉴,让人们看到: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们是可以团结、互融的,这将为世界和平带来一股强大的正能量。

  在此,我们虔诚祝愿世界各国国运昌隆、国泰民安!祝愿世界各民族、各文化、各宗教都能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祝愿世界和平、永续大同!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

好让不争 和谐寰宇 | 二〇一七年九月国际和平会议在巴黎举行

学诚会长: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国际和平会议上的致词

净空老法师:爱民亲民的国王

净空老法师:发扬宗教教育 促进安定和平

责任编辑:yanniwu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