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文化论坛 王军: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
博山文化论坛(摄影:姚勇)

  企业文化的研究对一个企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形成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企业文化是有个性的,它与企业本身的状况、企业所处的环境等息息相关,一种企业文化在一家公司有推动力,在另外公司却不一定有。虽然企业文化无法复制,但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尤其是在传统文化的视角下研究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揭示这一规律有着非常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建立的思考

  一、《易经》中“道与器的关系”对企业文化建立的思考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出自《系辞.上传》12章: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是有记载以来对“事业”最早的解释了,意思说只有将所做的一切上升到为了天下、为了人民的角度,所做的事情才能称得上事业,这与《礼记.大同篇》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目标是异曲同工的。

  对于企业来说“道”指道理、规范、企业文化等,“器”指器具及管理软、硬件等,依据符合“道”的企业文化与“器”(管理工具、制度)相结合、通过根据实际情况变通进一步推广应用。采取这么多措施,最终的目的是举而措之天下之民,即为人民服务,这才可以称作事业。这就要求企业在追求利润满足企业和员工需求的同时,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创造社会效益。从企业文化建立上讲,企业只有站在发展的长远战略上,才能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最终以实现社会效益为目标。

  二、佛教中“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对企业文化建立的思考

  “诸行无常”指的是一切有为法,皆生灭变异,不可长往。也就是说世界万事万物每一刹那都在变化中。佛教揭示这一永恒发展变化规律,对于企业文化建立来讲: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员及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技术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按照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莱维特研究:这四个变量是相互依赖的,任何一个变量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变化。活下去的企业不一定是最大最强的,但一定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今天,单一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员、组织结构及技术支持不匹配,都不会给企业长久稳定地带来管理的提升及效率的提高。只有将这种 “诸行无常”的发展观借鉴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才能够使企业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以变应变。

  “诸法无我”与前面的“诸行无常”出自出于《大智度论》卷二十二:“通达无碍”者,得佛法印故,通达无碍;如得王印,则无所留难。问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 也就是说,三法印即“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

  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所谓我的存在只是相对的生理和心理幻象。唯有放下我执,方可觅得真我。唯有了知无我,始能与世界和平共处。

  诸行无常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说的,诸法无我则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说的,只有无我,才能突破自己,也就是佛法讲得“无我利他”“普度众生”。

  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竞争空前激烈,每天都有许多企业崛起,也每天有许多企业倒闭。每个企业都在致力于扩张实力,应付危机,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奋力拼搏。企业家们有了工厂担心没有工人,有了工人担心没有订单,有了订单又担心安全质量,有了安全质量保障企业又没有了利润,没有了利润就保障不了工人工资福利,保障不了工资福利又没有了工人……。上述问题都解决了,还得考虑国家政策的动向,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企业家们一刻也不得消停,惶惶不可终日者不计其数,生存的危机感使得企业家无时无刻不在算计如何才能战胜对手,取得成功。

  这些都是从“有我”上做功夫,既不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又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作为一种企业文化的建立,要以“诸法无我”的精神,突破自己,外部有利于社会大众,内部形成共同的愿望,共同的价值观。

  如何在传统文化思想下构建企业文化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企业文化的构建首先是一把手工程,文化的建立实际是一种影响,一把手亲自参与、亲力亲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职工,所以企业文化与领导人的格局素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

  成功的企业文化是一定要得到实践检验的,员工的普遍参与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员工在参与中的行为、表现又将文化的效果反馈给一把手,使得企业文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企业文化又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反馈过程。

  比如“海尔”总裁张瑞敏经常说的一句话,“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就是将“诸行无常”这一永恒发展变化规律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清醒判断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竞争对手及自己员工的变化,信息化技术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海尔人始终保持的创业激情,这就是一个企业文化制定与反馈的良性案例。

  由此,只有从做到上下同欲的企业文化,才会使企业员工有亲近感、归属感、有执行力;才会实现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社会发展的多赢局面;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动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物有本末时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要求企业文化的构建要先抓主要问题,再抓次要问题,做事情要考虑因果,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则。这项原则对人的格局及智慧要求极高。多数的企业、乃至国家社会都是从这里出问题的。

  比如中国封建社会从西汉朝开始大规模在西北地区发展屯田开垦,到了唐朝,按照唐朝的规定,大屯50顷,小屯20 顷计算, 唐代在西北的军屯面积当在11640-29100顷之间。而其屯田总量要远远大于此数。据有人研究, 仅开元年间, 唐代在河西走廊就有屯田49万亩, 其中凉州有18万亩,甘州为25万亩,明朝则更为泛滥,推行奖励垦荒、移民屯田政策。这项当时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 取得了巨大成效。据研究, 明代在西北之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地区开垦耕地高达40 多万顷。

  这在当时看来是非常好的一项政策,也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了下来,至今还有人研究它的重要意义。而实际是人们在种植过程中得到了充足的资源,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最初的破坏,如古代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就像现在的长江流域一样,空气湿润,植被繁茂,湖泊遍布。在黄河中上游,“由六盘山以东,直抵山、陕两省间的黄河谷,其间千数百里,都曾经被称为沃野,农牧兼宜。……黄土高原上罗列的群山,那时,这些山上都是郁郁葱葱,到处森林被覆。而山上的林区还往往延伸到山下的平川原野。这些茂密的森林间杂着农田和草原,到处呈现一片绿色,覆盖着广大的黄土高原。战国至秦汉时期, 西北地区无论是自然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都要比现在优越得多。如当时的关中平原, 不仅“河湖纵横,水网密布”而且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灌溉条件及温暖湿润的气候。

  使得大片森林草原变成了村庄与农田。由于森林草原的减少使得黄河中上游许多地区造成水土流失,地表沟壑纵横,洪灾和干旱并存,许多土地变成不毛之地。在现在看来当时政府推动制造业发展-屯田,利在当时殃及子孙。这就是不按事物发展规律办事的一个典型案例,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这也要我们在构建企业文化时,要有高人指点,时时检查我们的动机,要站在未来看现在,才能打造百年企业乃至像佛教寺院一样的千年老店。

  三、“自利利他”:这一思想是优秀企业文化构建时的哲学基础。自利和利他像是企业的两个轮子,单一“自利”为指导思想的企业,典型的表现就是“利润最大化”,这类企业在本文第三章“部分企业文化的现状研究”已经描述过,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虽然可能在某种条件具备下,短期内获得一些利润,但是其经营却如同饮鸩止渴,轻则受到国家政府处罚、舆论的批评甚至企业倒闭,重则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单一“利他”思想来指导企业,其企业文化看起来是冠冕堂皇的,而实际则是昙花一现,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犹如无源之水,枯竭也是必然的。

  我们都知道“自利利他”已成为“京瓷哲学”的基本理念,是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是京瓷长久发展的根。京瓷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持续繁荣,高度成长,步步走向胜利,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次赤字,由此可见“自利利他”的企业文化是京瓷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引京瓷持续繁荣的经营秘笈。。

  稻盛先生提出自己的口号后,每天下班后,便将员工召集起来,向他们阐述工作、生活的意义,教授做人的哲学。在1974年石油危机的时候,京瓷也没有因为企业不景气而解雇一名员工。拿出600多亿日元设立“京都奖”,奖励国内外在尖端科学、基础研究和思想艺术等三方面有突出成果的人士,创立了“盛和塾”,已培养了超过8000多名塾生,出资50万美元,设立了中国“稻盛京瓷西部开发奖学基金”包括制订的“京瓷环保宪章”,这些都是“利他”文化指导下的实际行动。

  自利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自利则生,没有自利,企业便失去了发展的源动力;利他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利他则久,没有利他的文化支持,企业则失去了生存的源动力”。

  故《佛教遗经》云,“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这是释迦牟尼佛的临终嘱托,足见“自利利他”是符合世间发展规律的,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企业文化是究竟圆满的。

责任编辑:王冠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