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办学 作者:很多人都有一种误解,认为和尚不必有多高的文化水平,会念经就行了。但您却一直主张提高出家人的文化素质,您是怎么想的? 隆莲法师:其实这并不是我个人的主张。佛教的皈依本来就是“三皈依”。就是说,你要信仰佛教做个僧人的话,不仅仅只是皈依佛陀和师父,还应当皈依“法”。这个“法”,就是指的三藏十二部经典和历代高僧的著作。要把这些教义搞明白,没有文化怎么行? 作者:能读懂这些经书的人恐怕不多吧? 隆莲法师:光是“三藏十二部”,读一遍就得花几年的时间。过去老百姓的文化水平普遍都很低,投靠山门的穷人自然也没什么文化。的确没有多少人能读懂经书。现在时代已经发展了,全民族都在提高文化水平,出家人也应当提高文化水平,不能再用过去的老观念来看问题了。 作者:您的意思是说,不能把信仰佛教仅仅停留在拜佛烧香上? 隆莲法师:对。只是烧香拜佛,不可能真正地弘扬佛教。要让佛法更多地被人了解和接受,首先就必须提高出家人的文化素质。现在中外交流越来越多,人家外国人到你的庙里,向你提几个问题,你什么都不懂,光会念“阿弥陀佛”,那怎么行? 作者:所以您就积极呼吁创办了这所佛学院? 隆莲法师:那不是我个人的呼吁,很多人都一起呼吁。中国佛协和各地宗教局都很支持。特别是赵朴老,为此是投入了很多心血。在此之前中国已有了好几个佛学院,但还没有一所是专门培养比丘尼的。我想我有责任来做这件事。 作者:办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隆莲法师:困难?(笑)那就是一个字:钱。 作者:? 隆莲法师:简单地说吧,我们学校从84年正式开学起,每个学生的经费是650元,平均每个月50多一点儿。包括吃、穿、住、医疗、学习资料等等,到现在仍是这么多。与实际需要相比差距很大。光是伙食费一个月50也不够啊。学生虽然是吃素,可正是年轻长身体的时候,饭总要让她们吃饱呵。我们只好让每个学生再交钱。但仍很困难,那些年纪大的老师来上课,我们都出不起车钱。 作者:那你为什么不采取些别的办法呢?比如打开山门,进些香火钱,或者出去化缘? 隆莲法师:有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他们对我坚持不开山门很恼火。如果打开山门,方圆几十里的城镇和农村居士会来进一些香火钱。可学校就那么大一块地方,如果山门打开,学生还怎么上课?至于化缘,我是个不会化缘的人。我也不想让我的学生出去化缘。学生应当以学习为主,不能分散她们的心思。 作者:您的想法大家接受了吗? 隆莲法师:接不接受,我都要坚持这一点。其实大家应该明白,办学校本来就是个蚀本的事。你想想哪个学校是赚钱的?办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财,而是为了“赚人才”。如果我们国家不把自己的学校办好,学生们就会跑到外面去读,跑一个少一个,人才都流失了……尽管我对那些跑出去就不回来的人很不满意,但我们搞教育的人是不是也有责任呢? 作者:你这一生写了近千首诗,对诗歌一定有不少见解。 隆莲法师:我平时东涂西抹,没有系统琢磨过……我想作为诗,首先要有丰富的情感。古人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平平淡淡的话是不能表达感情的,有了“嗟叹”,有了强烈的感情,才能成为诗。有了诗,才会有其他:“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你看,舞蹈、词曲乃至戏剧,都是从诗里演变出来的。 作者:就是说,诗是表达感情的?“诗言志”? 隆莲法师:对,我认为“诗言志”是诗歌的“宪法”。如果我们没有思想,大可不必作诗。一定要心之所志,表由衷之言。不能拿假思想假感情来和读者见面。 作者:我给你整理诗的时候发现,你的诗中亦有一些应酬之作。我以为只有我们俗人才做一些勉强的事,你们出家人也不能完全超脱吗? 隆莲法师:我们出家人也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也要与这个社会中的人打交道。超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我的确写了一些应酬之作。不过我以为诗之发生都含有应酬的成分。诗(指旧体诗)有唱和,一唱一和,就已经有了应酬的意思在里面。当然,真的好诗,就不能为应酬而作。诗之好文也好,说空话不行,要有感而发,言之有物。 作者:据我所知,你所写的,大都是旧体诗,那你对新诗怎么看? 隆莲法师:只要是表达真实情感的新诗,我也一样喜欢。比如说闻一多的《洗衣曲》:“一件二件三件,洗衣要洗干净,四件五件六件,熨衣要熨得平。”看上去似乎很平淡,但到最后两句,感情和气势一下就出来了:“哪里不干净,哪里不平,问支那人,问支那人。”诗人在这里演了一个双簧,把我们中华民族的苦难和反抗之心全都表达了出来,它实在是令我折服,使我相信白话诗也一样能做出好诗来。 作者:对旧体诗呢?是不是要偏爱一些? 隆莲法师: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从小接受的主要是古典文学的熏陶,当然对旧体诗更熟悉、更亲切一些。旧体诗好在凝练,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达到,那里头有千百年来的结晶。现在有许多年轻人也喜欢它们。我相信它们是有生命力的,不会被时代淘汰。当然,它也有局限性,不自由,不开放。但有时候,形式的局限就是诗词的美。 作者:无论新诗旧诗,你以为怎样才能写出好诗呢? 隆莲法师:首先是创新。一般来说,新诗是指的白话诗,旧诗是指的文言诗。其实最早的诗还是白话诗,只不过是提炼了的白话。我以为诗在文体上的新旧不重要,文体是随时代的演变而演变的。重要的是内容上的新旧。无论是白话诗还是文言诗,你都不能陈陈相因,尽写陈词滥调。诗要创新。其次,诗要有个性,要有自己的见解。再者,诗还应当超脱些,庸俗的东西不能成为诗。如王摩诘的五言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它不仅仅文字清丽,且有意境,这种意境能使我们从尘嚣中超脱出来,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作者:您最喜欢的诗人词人有哪些呢? 隆莲法师:(思索了一下)我爱读杜诗,仇兆鳌的详注是我常备的书。早年喜欢读苏诗。我家有一本木刻版的王文诰注本,很好。可惜损失了。词人么,更早的时候曾欣赏李清照的词。后来我写的词就比较随意了。 作者:苏东坡是你的老乡,他的诗、词、文、赋样样都行,还精于书、画、医学,您年轻时也学了那么多学问,是不是受他的影响更多呢? 隆莲法师:可以这么说吧。但我不能和他比,我是这个。(比了一下小指头,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