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为何访华后访问蒙古?或跟佛教有关

\

  在莫迪过去一年的访问中,表现出他已经把共同宗教遗产作为区域外交的中心,蒙古为莫迪的文化外交提供了许多可能性。 澎湃新闻记者 高征 图

  “夹在俄罗斯和中国之间、仅300万人口的内陆小国蒙古竟然成为了本周印度总理莫迪的出访目的地之一。”

  5月12日,《印度快报》发表文章称,由于莫迪正试图使中印关系跳出固有模式,中国在其此次三国之旅中自然处于重要地位;选择韩国,是由于莫迪旨在大力发展“印度制造”、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因而想要结束对世界领先经济体韩国的长期政治忽视;但是莫迪为什么会选择出访蒙古?

  “有人指出,蒙古是印度天然铀和其他贵重矿物的潜在来源,但是印度已经与许多更易运输的国家签署了铀供应协议。还有人认为,与中国的竞争是驱动莫迪出访蒙古的背后因素。如果中国花费了那么多政治精力来培养与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上印度邻国的关系,那么印度也应该在中国周边做同样的事情。”

  “蒙古确实是中国一个很敏感的邻居,因此莫迪投资在蒙古的时间似乎是值得的。可以肯定的是,印度对于蒙古有一定的地缘政治考量。过去几年里,印度和蒙古不断扩大防务交流和安全合作。”

  “但是印度在蒙古的活动也受到一定限制。蒙古过去与两个邻国关系不好,现在无意招惹俄罗斯和中国。像所有与大国为邻的小国一样,蒙古希望保持自己的‘战略自主’。然而,蒙古也在小心调整自己与其他大国的伙伴关系。”

  上世纪90年代,蒙古提出“第三邻国”外交理念。冷战结束后,蒙古起初将美国看做“第三邻国”,后来积极寻求与德国、日本和韩国展开合作。蒙古还奉行多边主义、地区主义和国际主义。此外,蒙古每年在其领土上举行“可汗探索”多边军事演习,并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这些活动给予了蒙古有趣的国际形象。

  文章称,对于蒙古来说,印度不仅是一个“第三邻国”,更是一个“精神邻国”。佛教在不同时期从印度和西藏传入蒙古,两千年来成为蒙古的主要宗教信仰。蒙古曾成为苏联势力范围的一部分,然而其佛教经受住了斯大林时代的“压迫”。

  印度在1955年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以外第一个与蒙古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蒙古主要致力于振兴宗教传统和推动民主化进程,而印度在这两个领域的成就都很突出。如果蒙古特别强调重申民族的文化认同感,那么莫迪可能就是那个正确的人。

  文章称,在莫迪过去一年的访问中,无论是出访尼泊尔时朝拜加德满都帕斯帕提那神庙,出访日本时在京都佛教寺庙中冥想,还是出访斯里兰卡时到古城阿努拉德普勒参拜大菩提树,都表现出他已经把共同宗教遗产作为区域外交的中心。那么,蒙古为莫迪的文化外交提供了许多可能性。

  当莫迪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时候,他就经常表达自己对佛教的兴趣。现在,莫迪赋予了佛教一个塑造次大陆和亚洲未来的特殊使命。本月初莫迪在德里庆祝卫塞节时说:“如果没有佛陀,21世纪不会是亚洲的世纪。”

  莫迪曾提过修复南亚次大陆佛教古迹,通过现代化交通设施将他们跨越国界整合起来,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可能性。如果对莫迪来说,精神至上主义和经济发展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他此次的三国之行会将佛教作为重要元素。

  (编译 李佳蒙 上海外国语大学iChina媒体工作室为报道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胡月冉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