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性法师(资料图)
“在奉献中忘我,在忘我中奉献”,注意这两句话有它的逻辑顺序,不能随意颠倒。那么你如何才能够办得到“在奉献中忘我,在忘我中奉献”?这是一个目标,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来实践它。
在现实人生当中,我们之所以奉献得痛苦、奉献得有烦恼,因为我们还没有忘我。在生活当中,有些人帮助别人,找了一身的烦恼,跑到我这儿来诉苦:“哎呀,师父您看这个人好坏。”我说怎么啦?他说:“我原来那么的帮他,他现在都不理我了。”我就问他:“你帮他是为了什么呢?”他说不为什么,我说:“怎么不为什么,不为什么你这烦恼能出来吗?”人在生活当中有一个惯性思维:我帮了他,他就一定该对我好;如果帮了他,他对我不好,这家伙一定是个坏人,心里就特别的恨他。但是,佛法讲你帮助他是你的本分,他在人生当中有他的自主权,有他的性格、价值观。你不可以图他一点利益啊,你这样才不生烦恼。因为你在奉献当中没有忘我,是有希望回报的奉献,那就生烦恼。
有人一听我这样讲,就说一切事情随缘吧。这也是不对的。今天很多学佛法的人对“随缘”的理解有偏差。我遇到一些人,我问他:“这个事情你怎么不干呢?”他说:“法师,大环境决定这个事不好干啊,我一个人也没办法,随缘吧。”我听着不是味道啊,佛法的随缘怎么成了这个样子?随缘成了一个偷懒的借口,成了一个消极的代号!这不是佛法。佛法的随缘包括八个字: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你随缘可是你心变了、心动了,就不是佛法的真正随缘。佛教的真正随缘是积极的人生态度!随缘不是让你去跟着那个环境和条件跑,是让你以不变的情怀,去积极应对条件和环境的。否则我们的命运怎么改变?!我们怎么成佛?!因为当你有一个不变的情怀,遇到环境和人的时候,你就会想办法去改变环境和创造条件!那才叫“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还有,常有佛教徒拿这句话说:知足常乐。你知足了,乐三分钟、三秒钟,偷着乐一下就完了。你能知足吗?你的事业你的人生没达到最顶峰你能知足吗?因为你办不到啊,你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哎。你那个知足啊,是带有无奈和凄凉的。对知足常乐的误解会造成这种想法:哎呀管它的啦,我们能做多少算多少吧。这种想法很消极,会让我们这个世间乱套。学佛法不能学消极了,学佛法一定是积极的!
怎么才能实现我们人生的价值呢?四个字:向善向上!永远要保持这样一个精神状态,不但要向善还要向上。向上很重要,我们今天很多人向善是向下、是向左、是向右、是向后躲。遇到矛盾、遇到问题,惹不起我躲得起。那不是佛法,我们要向上、积极地去解决、去面对,那才是佛教徒的真精神!“六度”里的精进是什么意思?像将军披着铠甲上战场那样,给你的心披甲精进。佛教徒要有这种气魄!佛有丈夫相。什么叫丈夫相?有气魄才叫有丈夫相,丈夫相不等于有胡子!今天的人长了一脸的胡子还是奶油小生,还是缺钙!所以这次我在新加坡讲缺钙靠什么补?不靠钙片靠愿力!愿力就是佛法的钙片!因为你只要有愿力,就永远有希望、会积极!那是浑身都有劲,哪会缺钙。所以我就确立了四个字的人生方向:“向善”和“向上”。要靠向善向上来实现我们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