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已有近两千年历史,早已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无锡方言里有很多谚语、俗语,字面上提到佛教、和尚,不过那是借佛说理,以佛喻人,与宗教信仰无关,绝不会引起误会。不妨略述数例,聊聊家常。
当着和尚骂贼秃。——与和尚无关。只是比喻当面批评、指责,俗话所谓“现开销”。
不看僧面看佛面。——劝架时的常用语,指给我点面子,别再争吵不休了。
外来和尚好念经。——是说只相信“引进”的人,不相信身边的人,也指“崇洋媚外”。
歪嘴和尚念歪经。——好好的意思,被外行曲解了。基层干部“灵活贯彻”上级的指示,就像“歪嘴和尚”念经。
小庙容不下大菩萨。——大干部进小单位,发挥不了他的作用,这是旧观念,也有客套的成分。
香火赶出老和尚——“香火”是佛教信徒,只是“业余和尚”。香火赶出和尚,有客人挤走主人,喧宾夺主的意思。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形容得过且过,混日子,是一种消极心态。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只是嘴里热闹,却不往心里去。有些小学生背书,却并不理解,就像“小和尚念经”。
嘴里念“弥陀”,心里毒蛇窠——那是口蜜腹剑式的人物,十分危险。与念不念佛无关。
当佛一样敬,当贼一样防——指对人不信任,时刻提防,就像如今说的“内紧外松”。
宁拆一座庙,不拆一对婚——夫妻相争,旁人以劝和为主,这是积德,与“拆庙”不相干。
临时抱佛脚,越抱越蹩脚。——“抱佛脚”为祈福。有些学生平时不用功,临考“抱佛脚”,岂能考出好成绩?平时不注意养身、锻炼,得了病到处求偏方,也是“临死抱佛脚”。
烧香望和尚,一事两便当——干一件事,顺便把另一件事也捎带了。“烧香望和尚”,烧香的目的,恐怕在于“望和尚”,不必再引申开来了。
搅和“金刚经”,猪油炒面筋——猪油,是荤的;面筋,是素食,搅和在一起,就是一笔糊涂账;就像页码错乱的“金刚经”一样,弄不清楚了。
和尚不吃荤,带毛猪头一口吞。——和尚吃荤,不是秘闻。猪毛未尽,就狼吞虎咽,虽夸张,但十分生动。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这是类比,重点在于要人争气,求上进。借佛喻人也!
坐得正,立得稳,哪怕和尚尼姑合板凳——重点在于做人要“坐得正”,“立得稳”。
吃啥饭,当啥心;敲啥木鱼,念啥经。——干哪一样工作都要认真负责,处处当心。“敲木鱼”“念经”,也是陪衬。
还有两条,也由佛教引申而来,附带一说:
做功课——现在学生写作业,也叫“做功课”,其实,“功课”与和尚有关。静坐、练气功,称“做功”;诵经,悟道,称“做课”。“做功课”是僧侣的必修课。学生写作业,也是天天的任务,就像和尚“做功课”。
一本正经——弘扬佛道的经典称“正经”。有了“一本正经”,才能传道。不知后来怎么就引申为小题大做,“拾着鸡毛当令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