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旧事:僧人与乡绅共治川江险滩

\
古人治水 (图片来源:资料)

  在江津朱沱镇的江面有一道3公里长的石梁,像一条潜水的游龙,堆积在石梁上的泥沙呈现黄色,又恍如鳞甲,故名黄石龙(也名斗笠子滩)。传说这条石龙原来是一条真龙,经常从水里抬起头,打烂行船,祸害百姓。后来多亏一个法术高强的和尚来到这里,采来岸坡上的丝茅草当剑,脚踏筲箕做成的船,驶向江心,当石龙正抬头伺机再次作害时,和尚挥剑斩下去……龙被制服了,从此行船安全。

  我打听到这个法术高强的和尚法名广惠,他哪有什么法术,只是心存一片善心、苦心和真诚。明弘治年间(1488至1505年)的某一年,广惠云游到了江津,来到朱沱镇的江边,一天之内,他亲眼看到几艘木船在黄石龙滩被撞沉,心里顿生慈悲,决心治理黄石龙滩,随即向过往的客商化缘,筹集整治资金。但相信他的人很少,而且当地人还认为治滩是官府的职责,一个和尚能有多大本事,因此筹集得的资金非常有限。

  广惠并没有灰心,后来前往成都、松潘等地游说,筹集资金。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筹集到三百余金,返回朱沱镇,实施他治理黄石龙滩的愿望。当地人这才见识了广惠的一片苦心和善心,也被他的真诚所感动,纷纷出力帮助治滩。经过70天的施工,凿去了石梁下游容易撞船的石梁尾部,行船过此,安然无事。广惠这才放心地离开,云游他方。

  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慈悲为怀的广惠和尚,建了一个寺庙奉祀,并记入《江津县志》,以示后人。

  清代的江津,还有姓孙的兄弟俩,有着广惠和尚一样的善心,在江边看到滩难惨景而决心治滩。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江津乡绅孙世芳、孙世瑞兄弟俩外出办事,路过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因赶路有些累,便坐在江岸的一块岩石上休息,闲看江上过往的行船。此段江心有一条千米长的石梁,横阻江流,波涛汹涌,形成著名的急流险滩,名叫罐口滩,也称神背嘴滩,是行船的大害。当地人认为江中有蛟龙作怪,称石梁为九条龙。

  孙家兄弟坐在岩石上休息的短暂时间里,先后有7条顺流而下的木船,行至罐口滩时,全部被浪打翻。孙家兄弟当即震惊了,没料到这滩如此凶猛,决定捐资打凿碍航的石梁。兄弟俩想到做到,捐资两万余金,雇请几百名民工,向泸州府、合江县衙立案治滩。施工期间,兄弟俩亲自在工地监工,用了7年时间,凿去滩中的豆腐石,滩势大减,少有木船沉没了。泸州府、合江县衙报请川南永宁道,奖予孙家兄弟俩“利济群生”4个字,刻在江岸的石壁上,广泛颂扬。

  (原标题:僧人与乡绅共治川江险滩)

责任编辑:张玺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