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希望 喜读经典|修证的必经之路——持戒

 《充满希望 喜读经典》第八期

  主讲人:文化学者韩望喜

  金刚经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

  欢迎回来,这里是希望对话,我是陈希,我是韩望喜。今天我们继续讲《金刚经》。般若就是智慧,空性就是实相。今天我们讲“六度波罗蜜的持戒波罗蜜”。韩博士,我们知道,六度是一切菩萨的必修课。六度又以布施为首,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为大乘佛教的中心教义,大乘的一切法门都可以归入六度之内,六度可以统摄一切佛法,上次我们讲了无相布施,“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今天您给我们讲讲持戒波罗蜜吧!

  我们还是接着讲。佛陀说,菩萨发大菩提心,不可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实际上都是由一个“我相”所开展出来,所以,佛教特别注重破除“我执”。佛陀说: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佛陀继续说道:“再者,须菩提!菩萨了知一切诸法,其性本空,都是缘起缘灭,所以对于世间所有的万事万物,都应无所执着,以不执著的心来行布施。在此无住法中,修行布施,利益众生。也就是六根清净,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而去行布施。也就是“三轮体空”,施空,受空,所施之物空。菩萨不住于相而行布施最为殊胜,实相法中,无人无我无物,三轮体空故。

  现在我们讲持戒波罗蜜。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 疑问品》中曾与大众说《无相颂》,颂曰:“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次修行,西方只在目前。”说的是什么呢?心中平等又何须劳烦再受持戒律,行为正直又何须用力再修习禅定。重恩情就能孝顺赡养父母,讲义气就能长幼相互怜悯与扶持。懂谦让就能使尊卑和睦无争斗,知忍耐就能使众恶消除而无喧闹。如果能坚持不懈,钻木必能出火,淤泥之中,生出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的是忠言。改正过错,能生起广大智慧,护短则心内无德,不是贤良之人。每天都要想着怎么利益众生,成就佛道并不在于布施钱财多少。无上菩提要向心中去寻觅,不用向心外执著求取玄妙。听我说完之后依此修行,西方极乐世界当下就在你眼前。

  六祖大师与门人讲戒定慧三学,说,熏香要向心内熏。讲到戒香时说:“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第一是戒香:就是在自心之中,无非、无恶、无嫉妒、贪嗔、劫害等恶念,名叫戒香。

  这讲的是要点亮心灯,寻觅心中之光,回归人的清净本性。众生的自心自性原本是清净的。正像六祖大师曾说的,自心自性如日月常明,只是因为迷误,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那些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盛嚣尘上。所以戒律要作为我们生活的规范,作为僧团统摄教化的纲领,解脱生死的正道。所以,必须要持戒,持戒才能降服其心,从持戒才能达到无戒,这是从有到无的修证的必经之路。

  佛陀成道之后的最初数年之中,根本没有戒律,因为初期的佛弟子们的根器特别深厚,心很清净。直到佛陀成道后的第五年,有比丘犯戒,佛教的戒律才陆续制定出来。戒律是为了僧团的清净庄严,也是为了佛子保有清净之心,佛教的戒律,比如最基本的五戒,那是做人的根本道德。

  戒、律有时虽可通用,但是戒和律有所不同。戒是有所不为,律是有所当为;戒是不能如此,律是应当如此;戒是个人的持守,律除了律己之外,还是僧团共同遵守的规则。戒律很重要,是一种道德标准,一种警醒,不能做的,做不得的事情,就不要去做。同时,任何宗教或者学说也好,最基本的一条,是不能违反人类的道德标准。

  戒包括三皈、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略说三皈依和五戒。

  学人成为佛弟子的第一步,就是接受三皈依,皈依三宝相当于注册学籍.使自己成为佛弟子。

  皈依,含有身心归向之意。三皈依是指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是指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皈依法是指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所说经、律、论;皈依僧是指皈依十方一切诸佛世界的僧团。在佛教,“僧”意译为“众”、“和合众”,通常是指僧团,三名以上出家人才可以称为“僧”。个人出家以后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者称沙弥(男)、沙弥尼(女),已经受具足戒的个人称为比丘(男,今人每将比丘也称为“僧”)、比丘尼(女)。因此,皈依僧是指皈依僧团,而不是皈依某一位比丘、比丘尼,也不是皈依某一个寺院。授三皈依的比丘(比丘尼)仅是代表僧团接受信众的皈依,同时也为信众的皈依起到见证的作用。

\

  三皈依是一切戒律的基础,学人受了三皈依,才取得再受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的资格。

  五戒,是在家信众应受持的五种制戒,也是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的基础。就是说,五戒是一切佛戒的基础,人人受持五戒,我们的世界,便是人间的净土。

  1、杀戒

  杀戒就是戒杀生(人与动物),破杀戒以五缘成不可悔:一者是人,(所杀者是人)。二者人想(蓄意杀人,而非想杀异类傍生。),三者起杀心,(有心杀人,而不是无意误杀或过失杀人)。四者兴方便(用种种手段杀人),五者被杀者死亡。满足这五个条件即成不可悔之重罪。

  若杀死的是父母,或阿罗汉,便是非常严重的杀罪,应堕无间地狱,是杀戒中的极重罪。若失手杀人或因精神错乱而杀人,或走路时无意中踩死小虫蚂蚁等,因为没起杀心,故不是破杀戒。

  不杀,其实就是慈悲心,不忍心。这是学佛的基础。

  2、盗戒

  盗戒就是禁止以盗取、骗取、侵吞、甚至是抢夺等非法方式占有他人的财物。破盗戒以六缘成不可悔:一者他物,(他人的财物)。二者他物想,(明知是他人财物而非自己之物)。三者起盗心,(起盗窃的念头。即存有盗窃的念头在先)。四者兴方便盗取,(借用种种方法盗取)。五者值五钱(所盗之物,价值五钱以上。古印度标准,印度摩羯陀国的国法,盗窃五钱以上,即为死罪。据蕅益大师藕益智旭(1599~1655)明代高僧,中国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考证,相当于明代8分银子),六者离本处。将所盗窃的财物带离原来的位置,或者改变颜色、形状等。

  如果物主不同意,无论用什么手段,骗取、窃取、强夺、霸占、吞没,凡具有以上所列的六个条件的,皆成重罪不可悔。

  这里有个故事,弘一大师善于书法,向他求墨宝的人很多,有一次他的在家弟子寄给他一卷宣纸,请他写字,大师写完所要写的字,还有宣纸剩余,他不知如何处理,便写信询问他的那位在家弟子。由此可以看出弘一大师在持戒方面是何等的严谨。

  3、邪淫戒

  除了夫妇之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都称为邪淫。如果有,即成重罪不可悔。但如果是受逼迫,并不犯戒。

  4、妄语戒

  妄语戒是指不能说一些虚妄不实的欺骗性的话。不可以说谎,彼此欺骗。妄语包括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等。具备以下五个条件即成大妄语:一者所向的是人,对人说大妄语;二者是人想,认定对方是人,而不是非人或畜生;三者有欺诳心,蓄意欺骗对方;四者说出大妄语一譬如假冒某某佛菩萨再来,未悟言悟,未证言证,等等;五者听说者领解——对方能理解所说的内容。如果对方是聋人、痴人、畜生,则不犯重罪。具备了这五个条件,不论是自己直接妄语,还是默认、暗示、指使他人妄语等等,也不管是否达到了妄语的目的,即成重罪不可悔。

  还有一种,现在比较多见的,就是故意的相互标榜,甲说乙是圣人,乙说甲是圣人,以求得公众或第三人的恭敬供养,而实际上都不是圣人,也是大妄语罪。如果是为了救护众生的善意的妄语,则无罪。

  妄语还包括两舌(挑拨离间)、恶口(谤骂、讽刺、尖酸、刻薄)、绮语(花言巧语、诲淫诲盗)等,都应戒除。

  5、饮酒戒

  饮酒戒即是禁止饮酒。具备三个条件:一者是酒,二者明知是酒,三者入口,即犯酒戒。

  就本身并不是罪,但酒却能使人犯罪。三杯酒下肚,在酒精的刺激下,刺激神经系统、兴奋、胆大、冲动、盲目、失去理智,可以骂人、打人、杀人、强奸、放火等等。

  五戒之中,杀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是性戒,不论佛陀制定与否,这类行为的本身就是罪恶,违者必定会感得恶报;饮酒戒是遮戒,经由佛陀制定而后才成为戒条,因饮酒会使人失去了理智而犯戒,故学人需戒酒。

  我们通常讲五戒十善,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的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离贪欲、离瞋恚、离邪见。从类别上看,十善分别属于身口意的三业,故称为十善业。

  佛教奉行的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如六祖大师说的,苦口的是良药,逆耳的是忠言。若能持之以恒,钻木取火,淤泥必生红莲。清净的世界,不离戒律,因此,佛陀在临将入灭之时,示意后世的佛子,应当以戒为师。

责任编辑:DN010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