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瑞法师 (摄影:姚勇)
在没有看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节目的《如瑞法师》之前,我以为,尼姑的生活应该是,整洁、俭朴、清净如一的军营式宿舍,低首敛息穿梭在寺庙之中,敲着木鱼,闭着眼睛念经,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单一的、程式化的生活;以为她们是将红墙外的悲欢留在了身后的一个独特的女子群体。当听了如瑞法师的访谈录,我才感到佛门不是人生挫折的避风港、更不是拦截喜怒哀乐的缺乏生机之地,而是另外一个广阔的天地。
如瑞法师80年代初期出家,她为什么要放弃世间的那些来出家?用她的话说就是“要真正的没有挂碍的来为大家服务的。”对于一个对佛教只知道凤毛麟角的我,对于佛家弟子为什么学佛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对什么是菩萨?什么是佛?也一知半解的我。在节目中,真正了解了比丘尼。从如瑞法师的谈话中,也了解了什么是佛,什么是菩萨。如瑞法师告诉我们:“佛就是觉悟了的人,觉悟的人应该怎么样呢,全心全意无私的奉献,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佛。如果菩萨呢,就是你愿意无私无畏地为人民服务,但是你还在学习,你的能力还不够,佛是有了这样的能力了,他能无私的奉献了,你还得要学习,在学习中奉献。”
为了继承老法师的遗志,做一个十方尼众的道场,1991年如瑞法师回到了五台山,当时的普寿寺几乎是一片废墟。身揣105块钱的她,要想在这样的条件下建十方尼众道场几乎是一个梦。而法师为了不辜负老法师的遗愿,用八个字来要求自己,就是“惭愧、忏悔、敢当、敢为”。为什么这样说呢?她说道:“因为我知道我自己的智慧是有限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凡做什么事情都要虚心一点,要生一个惭愧心,本来我不一定能做这么大的事情,但是现在把这个担子压在我身上,我要生一个惭愧心,要激励自己能够积极向上。忏悔,一旦我在承担过程当中,如果犯了错误了,但是我相信我通过忏悔能改变我自己,让我不断的更新。这是佛教里告诉我们的两种修学法门,就是:惭愧,能激励我们积极向上;忏悔,能更新我们自己。”
在重建普寿寺最艰难的日子里,她一直在鼓励自己,她说“不管今天有没有太阳,我的心里都充满阳光,佛陀是我世界的太阳,菩萨是我世界里的月亮,我的世界里从来没有黑暗,我的世界里从来没有悲伤,我的世界里到处洋溢着热情,我的世界里从来都是积极进取向上。”让我看到了,也深深的感悟到,出家人并不是懦夫,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来躲避世俗的。她们是敢于放下世俗的一切,放下人们贪婪的欲望,为人类做更大更多的贡献的。我为如瑞法师自豪,也为她的弟子们自豪。用佛家的话来形容她们就是:“誓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为了让世人了解佛教中人的作用,在如瑞法师的带动下,普寿寺开展了三加一工程。“三”是指三个组织:即普寿寺、大乘寺、菩提爱心协会。“一”是指菩提爱心协会举办的第一起慈善事业。她们发动居士,给那些弱势的群体,就是那些老人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安慰。她还建了一个300亩土地的老人院,现在已经有几栋小楼建起来了,首先就要照顾那些孤寡老人让他们入住。
一个独特的群体在社会中间以独特的方式存在,同时以它独特的方式在服务于这个社会。她们在以她们独特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瑞法师说:“飘去的是云,留下的是天,天还是那样的湛蓝。流来的是水,流去的还是水,一切顺其自然。我要求自己,没有得就没有失的痛苦。我要求自己,奉献、奉献再奉献。”
让我们为这个独特的群体深深的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