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法师忆出家情形:没有挣扎 一切都很自然

\
觉醒法师 (图片来源:资料图)

  觉醒法师,出生于东北,俗姓刘,名旭,1970年生,辽宁锦西人,结佛缘于沪上,15岁即在玉佛寺出家,深造于上海佛学院。25岁,成为上海佛教协会副秘书长;29岁成为玉佛寺第十一任方丈;32岁,成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33岁,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二十多年来,他研佛理、勤修行,不仅在寺庙管理及文化事业方面颇有建树,同时也为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和谐默默奉献着。

  灵机触动因缘遁空门

  觉醒法师自幼在东北长大,父母信佛,自小深受他们的影响。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带着他到江苏看望祖母,顺道来了五佛寺、大概是从小就与佛有缘,寺里的老和尚见到他时非常喜欢,有的摸摸他的头,有的拉拉他的耳朵,希望其留下,但被当时没有任何准备的他拒绝了。

  简单的上海之行后回到了东北,不久觉醒法师就收到了玉佛寺寄来的佛学院招生简章, “那时候我正在读初一,没把它当回事,可三个月之后,我突然有了出家的念头,于是就来到了玉佛寺”。

  “没有挣扎,一切都是很自然的,”觉醒法师回忆当年的情形, “这大概就是缘分吧”。很多事情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觉醒法师当时出家的念头是灵机一动的,想到就做了。当时家人也曾反对,爸爸因为是南方人,对出家尚可以接受,但对于生于北方的妈妈和外婆来说,无论如何,难以接受。后来,在觉醒法师一再坚持之下,她们最终才迫不得已同意。

  刻苦学习接掌玉佛寺

  1985年,觉醒法师跟随当时的玉佛寺监院欣一法师出家,同年5月在玉佛寺受三坛大戒后,过的并不是我们在电视电影荧幕上所看到的一般僧人吃素、念经、打坐的生活。当时,他先到上海佛学院读了六年的书,两年预科班,两年正科班,还有两年研究班的深造。佛学院所授知识是综合的,先打佛教基础知识,再学佛教历史和各宗派的基本教义。毕业之后,根据自身兴趣再选择禅宗、净土宗或其他宗派具体钻研。出家,也需要不断汲取知识,不断学习和进步。

  在佛学院学习的同时,觉醒法师当时还兼任已故方丈真禅法师的侍者,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协助处理书信文件往来等。真禅法师的教诲至今都影响着今天的觉醒法师, “记得我刚到寺院的时候,袜子破了就直接扔到垃圾筒,有一次正巧被真禅法师发现,他就捡起来严厉地告诫我,补补还能穿的!”就是这样一件小事让觉醒法师至今都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习惯,但对于社会公益事业却十分热心和慷慨,恩师的教诲也让他树立了“来之于社会,回报社会”的处世原则。在他跟随真禅法师的12个春秋,觉醒法师对玉佛寺的上上下下都有了全面的了解,这为以后的创新管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由于天资聪慧,并且学习刻苦,很快就有了收获,之后,觉醒法师分别担任了副寺、监院、寺务处副主任、主任等职务,1999年11月,众望所归下,被推举为玉佛寺第十一任方丈。抓文化与管理创?22-寺新理念

  2000年,觉醒法师恢复出版《觉群》杂志,并提出了“文化建寺、教育兴寺”这一全新概念,并创办“玉佛寺梵乐团”,这在中国当时的佛教界以及整个社会产生了不小的轰动,社会各界也开始对这个年轻的法师投以关注的眼光。

  此时的觉醒并非当年稚嫩的小沙弥,随着这几年社会的发展,觉醒法师已深刻地认识到,如今经济条件日益改善,人文环境不断优化,信徒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对外交流也日益频繁,因而进一步发展和建设玉佛寺的想法早在他心中坚定。 “这几年,我们一心一意做弘法利生事业,工作是越做越多,但也深感自身底气的不足,宗教造诣、文化水乎的欠缺会制约我们工作质量的提升,需要加油充电。形势逼人,加强僧团建设任务迫在眉睫!”

  2005年9月,在觉醒法师新理念的驱动下,玉佛寺同交大安泰管理学院合作创办成立了上海交大玉佛寺MBA课程班,有系统地对寺院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学知识培训,从而把玉佛寺的各项管理丁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其实除了“MBA核心课程研修班”,为了“适应加入WTO后国际化程度日渐提高的总体形势”,玉佛寺还把15位僧人送到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人一组,学习英、日、法,德、韩五个语种,学制四年,第五年将送往国外体验语言环境。2008年奥运和残奥会期间,作为一个上海赛区的贵宾接待点,玉佛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那些进修毕业的僧人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用武之地。

  慈善助世不忘回报社会

  为了表达对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感激之情,回报社会各界对玉佛寺的关心和护持,践行佛教“报国土恩,报众生恩”的思想,近年来,玉佛寺积极致力于社会慈善帮困事业。从2000年开始,玉佛寺于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三,定期地为100名困难学生和100户困难家庭举行助学帮困活动,捐赠数额从开始的2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5万元。为使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自2005年起,玉佛寺每年从除夕晚上的香花券功德金以及信徒的供奉捐献中提取款项,注入“觉群慈善基金”。九年来,累计出资285万元,使1800余人次困难学生和家庭直接受益。

  秉承为社会分忧、为困难群体造福的理念,多年来玉佛寺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2000年捐资200万设立了“真禅专项帮困基金”;2004年觉群大楼落成之际,捐赠100万元,用于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助学;2005年1月捐赠50万元成立了“觉群慈善专项基金”,帮助为社会做出过重大贡献且生活上遇到困难的老同志;2007、2008年年初一出售的香花券所得,全部捐赠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专项用于“觉群慈善教育培训基地”,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2008年冰雪灾害及汶川地震中,玉佛寺累计向市红十字会、市慈善基金会捐赠善款500余万元及衣物棉被若干件。2009年元月25日,一年一度的“温暖除夕夜”慈善晚会上,玉佛寺隆重推出“觉群慈善创业基金”项目,该项基金由玉佛寺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青联、共青团上海市委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首期1000万元,专项用于资助上海大学生自主创业、再就业,以此缓解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社会压力,更大程度地鼓舞大学生们的士气,积极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为早日度过金融危机而共同努力。自1994年以来,无论是面对洪涝、地震、海啸、冰雪和“非典”等自然灾害,还是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困难群体,玉佛寺都会尽己所能,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玉佛寺通过各种方式为社会捐款捐物,累计金额已超过3000万元。

  曾有人持怀疑态度:一个出家人,管那么多俗事干嘛?对此,觉醒法师不以为然。他认为,佛陀创教的宗旨就是普渡众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就是一种回报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提到对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展望时,觉醒法师谈到了几个目标和想法。一是由传统的救济型慈善转向源头型的帮助,如办希望小学,设立就业培训基地等,有句古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从根本上脱贫;二是进一步形成和宣传佛教慈善理念,使广大信徒更加自觉地用行动传播行善好风气;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完善跟踪服务,把效果落到实处。

  上海,一个经济型大都市,玉佛寺坐落在市中心,这样的地理位置对寺庙的清净修行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而对觉醒法师来说却同时也是一个机遇,他说,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都市寺院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世博临近,玉佛寺目前也在积极筹备迎接,觉醒法师,正在带领玉佛寺朝着心中的方向行走, “文化建寺,教育兴寺,慈善助世”,一个都不能少。(记者吴敏慧)(文章摘自《觉群》2009年第4期)

责任编辑:胡月冉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