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佛教频道 > 佛教要闻 > 正文

热闻

  • 图片

佛眼看香港纷争:不忍众生苦 盼各阶层和合无诤

2014-08-31 14:46:32  来源:大公网佛教

  二、佛教的智慧和方法能对治人类的社会问题

  佛教是为寻求人生和宇宙的真实(实相),进而求得解脱而展开的宗教体系。佛教的真实主要是从道德层面讲的,是道德价值判断、落实与体现。佛教伦理中的因果报应思想,去恶从善、平等慈悲和自利利他三大伦理准则,以及五戒、十善、四摄和六度等伦理德目,对于维护中国佛教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衰,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并对中国社会伦理和民风习俗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伦理具有两重性,既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社会伦理成分。佛教伦理中的世俗伦理成分能够为和谐社会提供道德支持。佛教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彼岸世界──极乐净土,其特点有三:一是居住者身心健康,二是社会生活美好,三是自然环境优美。这与社会主义理想社会的构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佛教伦理以其普遍性、超越性特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形成一种有效的、化世导俗之道,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净化人心、缓解现代危机、增进责任义务等普世意义。

  因此佛教、佛教徒、佛教团体机构作为因缘所生的有为法,乃社会大机体中的组成部份。其生存依赖于人类社会,依赖于人民大众所提供的各种物质和文化条件。没有社会生产和思想文化的发达,人间便不会有佛教出现、流传;没有父母生养、师长教育、亲朋扶助、工农商政供给衣食住行等诸缘,任何佛教徒都无法生存,更谈不上修学佛道。既然有赖、有取于社会,则理当回报社会,承担社会成员所应负的各种社会责任,力尽弘传佛陀正法,净化人间、改善人生、建设人间净土、利乐有情的义务。

  (一)、佛陀也不忘报答亲恩国恩

  事实上,佛陀的教义及基本精神,并非如世俗理解那样消极、避世且不问世事。从佛陀的言传身教可以看到,他并非隐居山只求自我清修的僧侣,而是一位极度热心于济世导俗的法王。虽出家修道得成大觉,而不忘报答亲族国恩,专门回国探望父王净饭王及亲属,并为他们说法。后来父王病危,佛陀又再度回国为父王说法、治丧,亲自扶棺送葬,竭尽人子之责。当邻国琉璃王率兵攻伐自己的国家迦毗罗卫城时,佛陀虽知国人业报难逃,仍然三次于半路上劝阻琉璃王退兵。国亡城破后,佛陀又亲率僧众回国看望被琉璃王残害的释迦族妇女,说法抚慰,广施无畏,表现出炽热的爱国爱民之心。

  佛陀成道后更深入世间化导众生,四十余年诲人不倦,直至临涅盘仍为弟子说法。不仅说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法,教人自净其心超脱生死,而且谆谆教诲青年、妇女、长者等在家人,如何营生治事、持家理财、交友尊师;过好父慈子孝、夫妻和谐,家庭幸福的世俗生活,从而获得现世安乐、后世增胜。佛陀还多次教导频婆娑罗、波斯匿、阿阇世等印度名王如法修身治国,推行民主法治,以十善导民,使人民丰衣足食,社会祥和安定。

  佛陀不仅每天耐心教诲众多前来求教的人们,而且谙知时事,关心民生疾苦,主动为民众排忧解难。如释迦族与拘利族争水,佛陀特地远道赶去调解。毗舍离城瘟疫流行,佛陀不怕被传染,专程进城去安慰、教化病人。佛陀以其身教表明:力尽社会责任,关心民众生活疾苦,乃佛法的根本精神与宗旨。而当时佛陀门下众大弟子,皆为证果的阿罗汉,并非只求自我解脱,而是各自深入民间,广结善缘,化导众生。

  由此可见,佛教是一个既出世而又入世;既自利而又利他的、关心社会、服务人群的宗教。

责任编辑: 小贝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香港在线 中国 国际 军事 社会 言论 教育 图片 访谈 财经 产经 宏观 食品 金融 科技 娱乐 体育 明星 健康 女人 汽车 艺术 佛教 副刊 历史 电视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