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佛教频道 > 佛教要闻 > 正文

热闻

  • 图片

佛眼看香港纷争:不忍众生苦 盼各阶层和合无诤

2014-08-31 14:46:32  来源:大公网佛教

  (二)佛教以实现“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宏愿

  基于佛陀慈悲喜舍的本怀,佛弟子们对社会应尽责任就更为被强调。大乘佛法教导佛弟子应报答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或天下恩、国主恩、师尊恩、父母恩。《心地观经》云: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既然我们每一个人都荷负四恩,就应知恩报恩:报效父母、师长、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此乃不容推诿的责任。

  被称为大乘经中之王的《华严经》,教导学佛人应恒顺众生、平等饶益一切众生,鞠躬尽瘁为众生服务,满足众生的种种需求,对众生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有无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服务众生应如母爱子,如仆事主,不思回报,切实为众生疗治疾病、赈济贫困、抚恤孤独鳏寡;种植园林果树、便利来往行人;为利益众生而学诸技艺,乃至代诸众生,受种种苦,令其解脱。(《华严经.十回向品》)通过如此利益众生的不断修行,广结善缘,累积福慧,引导无量众生同修善行、共趣佛道,逐步实现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宏愿。

  大乘菩萨道六度、四摄的践行,其实就是投入社会、服务众生的活动;菩萨行者要以无缘的大悲心,彻底的报恩心,勇敢地肩负起利乐法界众生、度尽法界众生,同趣佛道、同生佛国、共证菩提的重任。又岂止是承担地球人间的社会责任?

  (三)入世济世的菩萨精神是当代佛教的必走之路

  据佛经的记载,自从佛陀成道之后,除了每年三个月的雨季,是安居不外出之外,几乎每天都会率领弟子们,到人间游化说法,关怀人间大众的疾苦,宣说脱苦之道,劝勉人间大众都应发心利益众生。除了在《增一阿含经》卷十一中,有锭光佛说了菩萨所行法;同经卷十九中,有弥勒菩萨请示六波罗蜜法,即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而《杂阿含经》卷二十,明载有四摄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可见六度与四摄,一向被认为是大乘的菩萨法门,早在《阿含经》中已出现了。

  六度中的布施行是利他门,持戒行看似自利门,可是五戒被称为五大施,持戒行也含摄了菩萨的三聚净戒,那便也是利他门了。四摄法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则全属于利他行的方便法。

  在《阿含经》中处处鼓励佛弟子们当行布施,这是佛教的社会福祉观。因为解决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除了合理的经济制度,其最好的办法,便是鼓励人人都乐意布施。而布施包含那些项目呢?《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七的〈邪聚品〉中有云:

  复有五施,令得大福,云何为五?一者造作园观,二者造作林树,三者造作桥梁,四者造作大船,五者与当来、过去(的人)造作房舍住处。

  这五个项目,都是社会大众的公共设施,包括了造作公园及其建筑物、森林、桥梁、大船、旅舍。这些在现代社会中,多半已由政府负责建造了,但是尚有政府做不到的公益福利,均可由民间团体、社会大众布施,例如对流离失所的灾民、难民,贫病交迫、饥寒相煎的穷人、病患,均应伸出援手,施衣食、给医药。教他们谋生的方法和技巧,乃至例如于《中阿含经》卷四十七的《瞿昙弥经》、《杂阿含经》卷四十八的一二八四经所见,也教奴婢及贫穷的人们,发起布施的欢喜心,解除了心灵的贫穷,就能面对物质的贫穷而不以为苦。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佛教的社会慈善事业,在菩萨道思想的推动下,得到进一步的实行,如早在北魏时期,僧只粟之设就有俭岁、赈给饥民的意图。当时朝廷已明智地意识到通过鼓励宗教组织办理慈善事业,比自身直接经办更有实效。此后,寺院建义仓、悲田坊、安乐坊、养病坊、安济坊,甚至专收社会不愿问津的麻疯病人的疠人坊、福田院等,在史书中屡有记载。另外,宋代朝廷令僧人掌办漏泽辕圜,即埋葬无主尸首的填埸亦值得一提。自佛教在中国生根后,凡跨越家族、宗族的社会化的民间公益事业,如修桥铺路、开挖沟渠、植树造林、放生护生等,往往借助寺院发起或有僧人参与、主持。在灾荒或战乱年代,各寺院普遍施粥、施衣、施药、施棺,也是举目无亲的的人们的避难所。这些都是佛教社会工作所扮演角色的雏型。时至今日,佛教的社会功能当然远不止于此。不过由此说明了,入世济世的菩萨精神,已是时代宗教的必走之路。

责任编辑: 小贝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香港在线 中国 国际 军事 社会 言论 教育 图片 访谈 财经 产经 宏观 食品 金融 科技 娱乐 体育 明星 健康 女人 汽车 艺术 佛教 副刊 历史 电视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