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佛教频道 > 菩提路上 > 佛教时评 > 正文

热闻

  • 图片

培养佛教文化人 突破“人间佛教”瓶颈

2013-09-17 14:31:00  来源:佛教观察

\

  核心提示:人间佛教是本于内证的佛法在人间流布的表现形式,具有社会适应、社会关怀、社会批判这三个递次向上的层面。在不同时空环境下,在宗教、政治、学术三极相互关系中,“人间佛教”在海峡两岸的发展,相应呈现出时空差异和各自的特点。当前中国大陆佛教,正处在蓄势待发的复兴临界点。当前信仰版图失衡的现状,在佛教内外,产生了法住法位、回归神圣的信仰根源的力量。承认佛教的主体地位,是佛教的社会基础得到加强的结果。如果说“宗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提法,解决了上个世纪文革结束之后宗教存在的政治合法性问题。那么本世纪提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则在哲学高度上奠定了佛教存在的神圣性基础。人间佛教的弘化使命和目标,就是面对广大平信徒、佛学爱好者和非佛教信徒,培养造就能转变世道人心的佛教文化人。

一、人间佛教在海峡两岸发展的时空差异

  “人间佛教”是近百年来中国佛教的主流思潮,也是因应中国政治、社会和宗教环境激烈变动的一场宗教改革运动。以“庙产兴学”危机为契机,中国佛教自觉选择了人间佛教思想,作为振衰起弊,堂堂正正屹立于世界宗教之林的旗帜。“人间佛教”的思想和实践,为佛教从信仰层圈出发,契入社会、文化层圈,完成佛教的现代转向奠下了理论基础。

  人间佛教是本于内证的佛法在人间流布的表现形式,具有社会适应、社会关怀、社会批判这三个递次向上的层面。在不同时空环境下,在宗教、政治、学术三极相互关系中,“人间佛教”在海峡两岸的发展,相应呈现出时空差异和各自的特点。

  若以时间作区划,1949年之前的整个中国佛教,人间佛教思想尚处于“社会适应”阶段:面对社会的现代化转型、科学与理性精神、西学与基督教、无神论与马克思主义、工商阶级与市民社会,佛教在思想和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适。

  1949年之后,中国佛教处于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其发展格局宛若南北朝佛教的再现。

  在“解严”之前,台湾佛教虽仍以“社会适应”为主,即服从于国民党的政治需要,但开始向“社会关怀”阶段发展。这一时期,佛教作为独立的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日益突现,以慈济功德会为代表的社会利生事业,以佛光山和法鼓山为代表的文化教育和弘化活动,开始扭转了台湾的宗教生态。

  “解严”之后,台湾的人间佛教以“社会关怀”为基调,并进入实践“社会批判”的阶段。从慈善机构、医院到佛教大学,佛教的社会活动和组织动员能力足以与基督教相媲美。佛教报刊、电台、电视和通俗演讲会遍布全社会,佛教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品位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台湾佛教作为强势宗教的态势,在全世界的宗教版图上让人刮目相看。

  在中国大陆,佛教虽然一度濒临灭绝,但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宗教政策的逐渐落实,从废墟中崛起的佛教具有极大的弹性空间。虽然目前对人间佛教思想的阐释主要停留在适应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层面,但近几年大陆佛教徒和佛教学者已经在国际会议和报刊文章中对环境等社会问题正面表明了佛教的态度。

  按照缘起法,历史发展的阶段无法躐等。大陆佛教目前只能在“社会适应”阶段努力筑基,但可以“社会关怀”的部分举措(慈善、环保等目前可有作为,但文化、教育、出版等更高层次的弘化事业还有待时日),为自己取得更坚实的政教关系上的合法性基础。至于“社会批判”,眼下还只是少数知识分子脑中的理想,尚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香港在线 中国 国际 军事 社会 言论 教育 图片 访谈 财经 产经 宏观 食品 金融 科技 娱乐 体育 明星 健康 女人 汽车 艺术 佛教 副刊 历史 电视 专题